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良传 《小学生》2010,(5):37-38
什么是和谐校园?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就教育系统来说,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求。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就教育本质来说,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教育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教育,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管理相适应。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否则会成为无序管理,也就无效果可言。这是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价值取向个体性倾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价值取向又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故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对价值取向的分析、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价值取向这个牛鼻子,价值观教育就能达到深入彻底、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它要求政府、社会、教育者秉承公正的原则,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受教育者平等对待。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体现了他的教育公平思想。而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就意味着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华炜  李莉 《教学与管理》2001,(10):16-17
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诸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要素主要是:人、财、物、时空和信息。为了保证教育过程的进行,就必须投入和利用一定的教育资源条件——人力、物力、财力等,就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劳动和物质财富,否则,教育过程就不能进行。而教育过程中资源条件的利用和消耗存在一个有效性问题,即教育资源的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评估是检验教育过程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有效手段,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天平”。如果无有效的、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就很难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所取得的效益,也就很难形成对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邱振伟 《河北教育》2005,(22):41-41
1.学校、老师与家长关系定位 现代的教育要求教育部门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学习化社会,学校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与家长的客户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家长、学生不再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而是教育的选择者、使用者、消费者和评判者。若学校提供的产品——教育服务(管理、教育、教学)不合格或达不到家长、学生满意,长此以往,家长就逐渐失去了对学校的信任,学校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同时,现代社会也要求管理者,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管理。学校没钱,就无法进行设备更新、设施改造。学校发展就会困难重重。学校管理跟不上,教育水平跟不上,社会声誉提不上来,学生家长就不会选择你,更别说向你投资了。学校缺少发展资金,大河没水小河干,教师的待遇就更别说提高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定位,并要树立适应这种定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西省万载县在实施高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中,始终坚持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紧紧围绕“超前意识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标准要求,分步骤实施,高效率使用”的宗旨,以“要争就争第一,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的办学理念,走教育创新之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笔者所在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就教育本身而言,教育的成功是环境陶冶和人格熏陶的结果,而且这种陶冶是润物无声的;就教师而言,教育的成功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施加良好影响的结果,它包括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建树,而且始终伴随以德育德。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崇高教育理想信念、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素质。近年来,兴山一中实施了“四大工程”,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1.
更新教育思想是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刘绍怀教育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来源于教育实践,又对教育实践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一种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相适应时,就对教育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起消极甚至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必须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突破,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工作有没有开拓性。关键在思想是否解放,观念是否更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解放思想。不更新观念,就不会跳出旧传统观念、旧模式的框框,就不会制定正确的思路,就不会积极探索、大胆探索,也就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依靠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理论清晰,目标模式明确,在加强专才教育的同时,加强通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张俊卿 《河北教育》2005,(17):15-15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比作砍柴,搞教育科研就是磨刀。刀磨得快,砍起柴来就会得心应手。对一所学校而言,抓好教育科学研究,教师的理念新、业务水平高、方法对路,教师就会最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就会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教已有20多年,最近越来越困惑: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教育最终要实现什么?教育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教育的理想是让学生获得全面、扎实而又有用的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就有了一切,没有知识就没有一切。有人说,教育的理想是让学生获得能力,知识仅仅是基础.有能力就有了一切,没有能力就没有一切。又有人说,教育的理  相似文献   

16.
廖锦 《贵州教育》2012,(17):1-1
办好学校的关键在管理。而学校管理必须加强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育思想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学校就能健康、和谐、可持速发展;反之,办学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学校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如排斥后进学生、教育乱收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重点班”、未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等现象的出现,无不与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或教育思想不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读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抽离时代性、历史性、文学虚构性等特点,就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层面解读这本小说,就能淘换出一目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育“理想国”活剧本,或者说教育实验田实践操作指南。寻着“倪焕之”的教师之路,随着他的足迹,走进叶圣陶教育实验田,按着实验田规定法式,伸个腿、弯个腰,转个身……我个人似乎跟万千新教育实验者融化在一块了,仿佛世界又扩大了!  相似文献   

18.
初冬时节,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理论工作、教育行政干部汇聚古城泸州,参加四川省“建设教育强省研讨会”,为四川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变教育大省为教育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献计献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什么是教育强省,就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意义及建设教育强省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内涵与外延 教师继续教育赋予传统师范教育以新的内涵与外延:就教育类别而言,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范专业方向,向成人教育、在职教育、终身教育延伸;就专业课程而言,从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单一课程,向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掌握学法、探索传授艺术的综合课程转变;就教学组织方式而言,从一次性完成的系统的学历教育,向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的非学历教育转变;就教育目的而言,从培养新教师的初始目标,向专业学识、职业修养、教育科研乃至教学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就教育功能而言,从承担补充新教师的任务,向教师资源的开发、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过程、信息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三个基本要素中,信息技术是基础,没有信息技术就无法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没有教育信息资源,就没有教育信息化过程。下面以美国和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比较入手,找出差距,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