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朓是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山水诗人,其山水诗创作深受后者的影响。但是,谢朓诗才高明,能在继承灵运的基础上,融汇自己的个性、经历和时代精神,既学习前人,又有所超越。尤其是其诗自觉运用声律,对句整齐,体式严格,体现了永明体的诗风,又能挣脱以诗谈玄说佛的束缚,独具清婉流美之风格,对后代山水诗创作亦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谢朓山水诗的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都邑城阙意象之豪壮美","黄昏落日意象之哀丽美","四时景物之秀逸美"等方面.诗人在创造这些意象美时,大都与其情感密切关联,而使之成为其心灵审美的一种律化.  相似文献   

3.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最典型代表。本文采用分析对比等手法,结合诗歌创作理论,具体剖析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对这种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师》2017,(25)
古代诗词中没有纯粹的写景,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写景、抒情总是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同样,融情入景,可以使景物更加美丽、动人,可以使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更加美丽、动人,爱憎更加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5.
6.
唐代以前,我国诗歌的抒情手法经历了由直诉情怀、情景拼合、情景契合到情景交融的演进过程。由于近体诗体裁的制约,唐人创造了融情入景的抒情手法,使抒情诗创作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实现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情"字是写景作文贯穿始终的主线。拟结合《江南的冬景》,从"妙心感知,另眼观察景物;浓墨绘景,勾勒斑斓画卷;以景迁情,唤醒细腻情感;动静结合,静景动态描绘"几个维度,对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谢朓山水诗的意象之美。主要表现在“都邑城阙意象之豪壮美”,“黄昏落日意象之哀丽美”,“四时景物之秀逸美”等方面。诗人在创造这些意象美时,大都与其情感密切关联,而使之成为其心灵审美的一种律化。  相似文献   

10.
11.
谢朓是我国山水诗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山水诗在他的手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谢朓山水诗的抒情具有三个特点:情景交融的境界;独特的抒情模式;悲欣交集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纵情山水成为诗人赍志不伸的一生得以排遣郁闷的生存方式,山水诗是谢灵运仕途徘徊的产物.他努力营造的荒寒幽寂之境、卷舒流动之境、绮丽华滋之境,为其内心不可遏制的愤懑获得暂时的安顿,在他生命处于困顿、沮丧时具有乐天知命的抚慰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孟浩然诗歌的基本风格虽“清淡”,这种风格的形成,就诗作的表现手法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浓景淡写,二是浓情淡出,浓景淡写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清词淡语”写浓景,“舍艳取淡”写浓景,“淡笔轻点”写浓景,浓情淡出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即:用缓出的形式言激情,用浅出的形式言深情。  相似文献   

14.
山水诗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的概念,可分广狭二义。狭义的山水诗,乃诗人在描写山水景物中,集中体现其对山水自然景物之美的赞叹欣赏情感的诗,这类诗作甚少。大量的山水诗属广义的山水诗,即诗人在新临山水的过程中,将自然山水景物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体现诗人思想情感且山水景物描写应占诗的篇幅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艺史上,士人写山水诗如同画山水画,但山水诗理论并不如山水画论突显。个中原因,一是写山水诗理论往往隐在于宋代以后一直繁荣的诗话之中;二是诗人创作山水诗更遵循"诗言志"这一总价值旨趣。上世纪西学传入以来,中国山水诗理论研究成就显著,但也有其局限性,一些论断并不符合中国山水诗发展变化的事实,因此作为理论来说是苍白的。  相似文献   

16.
查慎行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表现在:意境阔朗,气势豪壮,想象丰富,格调劲健;情感真挚,细腻入微,直抒胸怀;诸体皆备,尤精律绝;大量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质朴,自然天成。通俗浅显。准确生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樊运宽教授创作诗词逾千首,出版诗词集《竹韵泉声集》。他对桂林山水风光情有独钟,这类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份量最重,韵味最浓。字里行间流淌的典雅诗美和时代气息,展现了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的旷达情怀和不凡抱负。其诗词命意高远,思致渊永;想象超拔,意象奇杰;写境非凡,神领意造;韵律协畅,声色俱全;曲昭文体,孚甲新意彰显了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山水诗前人已指出其得益于佛教思想,尤其是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对谢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谢灵运极物写貌的山水诗与东晋品鉴式的山水诗之间有质的区别,体现了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这一点与谢灵运继承和发挥慧远佛教美学思想密切相关。谢灵运山水诗创造性地发展了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的美学思想,在山水诗的创造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美学追求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美学特征。这种不同的美学特征在中西诗歌艺术风格的表现上显得尤为突出。以严维的《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与德国女诗人许尔霍夫的《月出》为例,分别从情景之关系、意象描绘、静态与动态描写等几方面来探讨中西诗歌艺术表现的差异,意在对中西诗歌艺术表现方面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受《周易》的影响,尤其受取象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且在山水诗刻画准确与体验细腻的秀丽景色中,蕴藏着丰富的理趣,从而给人某种启示。其所取之象的品质,慢慢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化,最终成为古典诗歌的常见的“象”,其取象艺术对其后世的山水诗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