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2.
目的:通过SCS创客教学法,探索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SCS创客教学方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在整体护理能力、核心能力、创造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CS创客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能力,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梯级调度与通信中心需求为基础,以Delphi为前端开发工具,Oracle为后台数据库,MapX为GIS平台,开发了基于降雨径流模型的3层分布式预报系统,实现了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优化了预报计算过程,缩短了数据分析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水文预报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性降雨径流模型的结构,说明了各模型对产流和汇流部分的处理方式,描述了各模型的共性和个性,以期对模型的使用和研究起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雅砻江流域雅江以上集水区缺少水文资料的问题,利用以遥感数据为主的多源数据构建了网格水文局水平衡模型(Hydrologiska Byrns Vattenbalansavdelning,HBV),较好地模拟了雅江站2008年—2013年的降雨径流过程。利用美国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提供的气象数据产品,采用FAO56Penman公式与修正的Hargreaves公式分别计算潜在蒸散发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T),从数值与时间尺度分析了二者与MODIS/MOD16潜在蒸散发数据产品分别作为网格HBV模型的驱动数据对模型降雨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模型参数与网格HBV模型自身结构的原因,潜在蒸散发输入数据对网格HBV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SCS降雨模型,选取COD、氨氮两个常规评价指标以及铬、锰、铜、镍四个重金属指标,研究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产生的地面径流重金属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工矿、商业、交通、住宅和建筑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产生的COD、氨氮、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浓度分别为37.20mg/L、0.67mg/L、0.12mg/L、0.01mg/L、0.03mg/L、0.03mg/L;产生的污染负荷总量分别是2361.08kg、35.20kg、7.41kg、1.47kg、1.28kg、7.44kg;商业用地产生的COD、氨氮污染负荷比例最大,负荷比例分别为66.56%、41.25%;交通用地产生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比例最大,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66.13%、7.75%、39.84%、45.30%;降雨径流将对研究区河道、湖泊以及河口产生短期或中长期污染.  相似文献   

7.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动力,寻求有效途径对降雨径流进行科学预测,是陕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本文选取后沟小流域8个不同坡度和面积的径流小区,结合2011-2012年汛期的6场降雨产流的实测数据,评价陕南地区坡耕地基于SCS-CN模型的适用性,并考虑降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Iα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陕南地区小流域坡耕地初损参数λ为0.10.4.随着Iα的变化对CN进行修正,确定CN值为58.选取的8个径流小区中,利用SCS-CN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径流量模拟值变化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降雨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6场降雨事件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分别为8 082.3 L和7 419.8 L,相对误差为8.8%.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南地区降雨径流预测及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模型认知和建模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晶体结构中的推断与数字分析考查逐渐深入,形成了近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以模型和建模作为教学方法,力图帮助学生在模型认知过程中攻破晶胞计算这个难题,促进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提升学生晶胞计算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SWAT模型在喀斯特地区径流模拟中的实用性,以赤水河流域为例,在GIS、RS等技术的支持下,应用SWAT模型利用2000年至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与逐月径流量数据对流域上游地区月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率定期的决定系数R2和Nash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80与0.75,验证期的决定系数R2和Nash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81与0.77,模型的实用性较好,SWAT模型适用于喀斯特地区河流径流的模拟.模型结果可为流域上游水资源生态补偿、流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及流域水土保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dmey小波变换、db4小波变换将柳江年径流总量及年最大径流量时间序列分别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频率信号,再使用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径流分解的频率信号分别设置参数并进行预测,最后利用小波逆变换对预测结果进行重构,以此建立年径流总量、年最大径流量预测模型.与只采用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比,联合了小波变换的方法均获得更精确的预报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将小波变换运用于径流时间序列的预测能有效提高径流变化趋势预测的准确率,预报的稳定性以及精确度均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岷江流域近52年(1961-2012)的径流与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变换、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岷江流域径流、气温、降水等主要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52年来岷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增加,年均降水量以20.18 mm/10 a的速率减少,区域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明显.(2)岷江流域多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0.38×108m3/10 a,流域径流量在1968年左右出现减少突变,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径流量增加,1993年左右又发生一次减少突变,径流显著减少.(3)通过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转换分析发现,岷江流域径流量主要存在69 a的年际周期、17 a和28 a的年代际周期,径流量总体特征是向干枯化趋势发展.(4)通过年径流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区域降水量是影响岷江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子,在该流域降水量减小的背景下,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小;流域径流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位于干流中游的登瀛岩水文站实测资料.埘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法、累积距平法等方法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对该水文站二十世纪中后期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表明沱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具有典型季节性,多年变化平缓,呈现略微减少的趋势。为流域中长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们江出海口困局涉及历史及地缘政治的多重因素,除了通过发展自贸区和采用“借港出海”等方式来应对问题之外,更需要积极地为我国行使图们江出海权寻求国际法律依据。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有关国际法律依据支撑的前提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借港出海战略,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14.
流域水文模型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试图较全面和系统地对其概念、分类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简要地对集总模型和分布式模型作了对比分析,并对流域水文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及评价标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义学教育是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逐步发展,并且呈现出以官办为主、空间分布广泛、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存在阶段性波折、在特定的教育目的下有着特定的教学内容等特征。清代清水江流域义学教育的发展对清水江流域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至今,在黑龙江流域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渤海古城址,这些古城址不仅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江河两岸,且在原始森林中也有众多的渤海时期的山城。这些古城址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当时渤海国行政建制的规模,也为人们了解渤海国在黑龙江流域的城镇化过程提供了大量资料。因此,从黑龙江流域渤海古城的角度,人们可以窥见渤海国时期黑龙江流域迅速封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选用1964~1990年内金沙江上游和下游14个雨量站资料进行降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地区分布相当不均匀,年内主要集中分配在汛期6~9月,年际变化不大;选用金沙江干支流上4个控制站年径流系列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深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枯周期明显,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渭河林家村站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渭河林家村站1956-2000年以来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以绝对关联度定量描述径流量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说明引起渭河林家村站径流量变化趋势的原因之一是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而且与年平均气温有一定的关系,为河川径流变化趋势成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因为地理环境的制约,嘉陵江流域并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地理空间,而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由于地缘的优势,它们各自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并在不同时期演变为不同的文化空间,而最终成为大的区系文化空间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