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我院陈力丹教授新著《解析新闻传播学2012》,于2012年4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共计30万字。这是他2006年以来出版的第七本《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著作。这本书从他2011年及2012年1月写的文字中选取了与当前关系较为紧密的69篇,根据内容划分为九章:第一章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3篇)、第二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学如何发展?向何处深入?徐培汀教授的回答非常肯定。他认为新闻既有术理,又有学理,不能如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宋歆 《军事记者》2005,(6):49-50
新闻传播学研究“无学”亦或是“有学”,一直是个深深困扰我的问题。“新闻无学”简单地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应用层面上,理论与现实脱节,甚至是完全滞后,对现实问题没有指导意义;二是在理论层面上,没有自身的逻辑结构。所谓的理论不过是对现实现象的解释。后来,我在新闻实践中与许多同行接触,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新闻传播学也是持这一看法的。有学干脆将当前的新闻传播学称之为“黑板新闻学”。这就使得我在很长时间里都心怀困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学?  相似文献   

4.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从来不是纯粹概念范畴的问题,而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家发展知行合一的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百年新闻传播实践史、中国的数字化与平台化传播实践和全球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实践范式”转向,共同为构建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厚基础、时代机遇与全新路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学者与学子勇于、乐于和善于在交叉碰撞中创新、在开放包容中治学、在多元视角下求真,积极拥抱现实生活和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以面向学科重大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面向实践重大问题为基础,以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为关键,以实践、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转化为具体路径,不断推进对中外理论的转化、实践与理论的转化、多学科知识的转化和机制与评价的转化;只有基于实践,致力于从影响学界认知,到影响业界研判,再逐层影响到国家决策之高度,才有可能迎来新闻传播学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重大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语有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当“和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词汇时,“多元化”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发展,是多元化的真实写照。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出现和发展,则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中的奇葩,为其提供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胡正强 《出版广角》2021,(16):92-95
《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集多年来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而推出的一部具有体系性的专题论著,用30余万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基本应有的内容,具有体系完整严密、内容丰富多元、论述精锐深邃、理论实用兼备、叙述当行本色等诸多特点,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开拓和示范意义.《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的出版面世,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改革将起到强有力的深化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主编的《新闻学论集》第22辑,近日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赵刚 《视听纵横》2007,(5):70-71
近年来,以社会新闻为主体,以城市平民为收视定位的民生新闻作为一支生力军,在收视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与娱乐节目、电视剧三足鼎立,这其中,民生新闻拼时效、拼现场、拼猎奇、拼煽情.成为各个电视频道争夺收视市场的利器。在各地的收视份额竞争中,民生新闻虽然被各种质疑的声音包围,却常常还是高居各类栏目的榜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郑坚 《新闻界》2008,(2):144-145
新闻与传播学是兼具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特点的应用学科,应当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夏琼 《新闻前哨》2010,(4):10-13
媒介发展史,也是一部传播公信力的发展历史。200多年前,在国际领域,伴随着报纸的诞生.与媒介公信力有关的现象、讨论开始出现;200多年后,在中国本土.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中国气派的媒介公信力正在发生着理论与实践的互激,学界和业界开始探索媒介公信力的发生发展规律:媒介公信力的历史渊源、概念界定、产生机制、判断维度、功能作用、监督规范……《媒介公信论》一书正是上述议题的书写。  相似文献   

12.
黄瑚 《中国记者》2015,(2):29-30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的案例教材《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付梓出版。作为主要编撰人之一的笔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今中国新闻教育中的重量具有深切的体味,认定该教材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国新闻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的中国,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结构、手段与方法已被彻底改变,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周岩 《新闻记者》2004,(9):44-44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供职于深圳商报社的甘险峰博士的专著《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对外新闻传播,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世纪末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办西文报纸以“张国势”的主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对外新闻传播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4.
在蔚为大观的中国新闻传播学之林中,有一棵粗壮而丰茂的大树,拔起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新闻事业的丰厚沃土中,到2004年,她已经长到第23个年轮了。她参天而立,卓而不群。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初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传播思想史论坛"学术研讨会上,又见到74岁高龄的徐培汀教授,他依然是那样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更为可喜的是科研成果不断问世.不久,在京便收到他的大作《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下称《学说史》).手捧大作,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12,(4):7-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孙江波在《2011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上指出,2011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基础渐厚,但理论创新有待加强。文中对本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新闻前哨》发表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的事件、人物、观点的小型考证文章21篇,这种深化研究在学术上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2004年8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40多篇论文,按照所涉及的论域,大致分为"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4组.  相似文献   

20.
当社会实践让人们日益深切地感受信息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的时候,新闻传播学科的价值也被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新闻传播学科价值和能量的最直观呈现,就是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建造起规模宏大的专业教育体系。以中国为例,目前近600所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