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播于2007年的天津相声广播是全国首个相声专业广播,十年来一直广受欢迎。为了保持稳定发展,天津相声广播主动向自己"开刀",对内实行量化考核,通过工作机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节目,成为细分专业广播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又一个辞旧迎新、回顾展望之际,本刊特约请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撰文,以天津相声广播的成长为例,从市场定位、改革创新、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探究细分的专业广播应该如何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9,(12):F0003-F0003
江西都市广播是我省开播最早的专业广播。也是我省唯一覆盖全省主城区的都市专业广播。历经十六年的发展,2009年江西都市广播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3.
经济广播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广播因夺广播改革先声而红,也因社会变革和更加符合大众收听需求的音乐广播、交通广播和新闻广播等专业广播的崛起而中衰。经济广播是应该被长久异化——与其他专业广播嫁接,或空留经济广播的旗帜,或被革命,还是广播人肩负起新的使命,披荆斩棘开创经济广播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专业广播的出现和对专业广播的经营.使广播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其功能由以一般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转向以需求细化了的各个受众群体为服务对象,成为推动广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专业广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索中国农村广播体制创新的"天津模式"——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文集》近日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汇集了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编辑记者深入农村进行采访报道的切身体会,真实地记录了天津农村广播、天津区县联盟广播编播人员在基层新闻实践中成长的足迹和经验体会,并附有多幅频道开展"五下乡"活动的精彩图片。2006年12月30日开播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是一个在没有政府干预、没有行政命令的前提下,从广播行业内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广播改革的日益深化,广播越来越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专业频率应运而生,广播频率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那么专业广播凭什么来赢得最广大的听众,抢占广播市场?我们认为办出特色和品格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8.
温国华 《军事记者》2008,(12):28-30
1979年,经党中央批准,一个由国家广播电视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双重领导的军事广播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诞生,开始了我国军事广播事业的新时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中央台军事广播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成长壮大之路。它立足于我国军事广播的优良传统,努力开拓军事广播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方法;它紧随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步履,  相似文献   

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陕西农村广播三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年前的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她的开播引人关注。在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城市时,她成为一朵奇葩。三年,陕西农村广播这朵奇葩花开别样红。三秦大地的农民视她为亲人,说“一日不听农村广播,就像饭菜盐不足”。2004年10月,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全面介绍陕西农村广播的情况和经验,评价“陕西农村广播很对农民心思,办到了农民心里,办到了农村急需上。作为全国首家省级电台专业农村广播频率,他们的经验值得重视。”省委书记李建国批示“希望本着三贴近的要求,把我省农村广播办的更好”。在陕西人民广…  相似文献   

10.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中国广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制度变迁,当专业办台经验日趋成熟之后“,频率精品化”成为现代广播发展的更高要求。“精品频率”犹如一个优秀品牌,能够在电波大战中独树一帜,占领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本文将从一个广播从业人员的角度谈谈对于广播专业频率精品化的粗浅认识。树立精品频率意识随着广播频率专业的日趋成熟和规范,打造一套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的精品广播频率已经成为广播人的共识。上个世纪,在全国广播还没有完全进行专业化区分的年代,人们强调的是办精品栏目,推出名牌栏目。10年后的今天,在一个专业频率中…  相似文献   

11.
魏金华 《中国广播》2006,(12):44-46
1986年10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成为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广播专业化的里程碑。斗转星移,专业广播经过二十年的锤炼,已成为国内各级电台普遍的、日益成熟和丰富的运营模式。在这样一个时期,作为中国专业广播鼻祖的经济广播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听众多样化的需求、应对其他专业广播的挑战和竞争,甚至是何去何从成了经济广播人苦苦思考的问题。陕西财富广播作为西北地区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经济广播,承载了拓荒者同样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面对近年来交通、音乐等新的强势专业广播崛起,承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至今已经整整走过20年的历程。中央电台1953年12月1日创办的铅印内部刊物《编播业务》,后于1988年更名为《广播业务》,是《中国广播》杂志的前身。从1953年到1993年的40年间,《广播业务》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当时全国广播编辑记者的业务指南。从1993年7月《中国广播》正式创刊,至今已有20年。这20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20年,  相似文献   

13.
龚波 《记者摇篮》2008,(11):56-57
在我踏上广播之路的十七个年头里,经常与同事们探讨关于主持人成长的话题。我加入广播人行列之初,正赶上以1991年沈阳经济台直播为发端的广播改革。正是它,标志着“主持人时代”的到来。从那时起,无论是“直播”、“频率专业化”还是“格式化”,主持人都无可争辩地成为公众目光的焦点和广播变革进程的主角。事易时移,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是中国广播大变化、大改革、快发展的二十年。 由珠江经济台引领的系列台、专业台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广播分众化、专业台设置的广播大裂变现象。  相似文献   

15.
十年的时光,是探索、磨砺以及辉煌相伴的十年,是一茬又一茬广播追梦人心手相传、不懈努力的十年。在中l到新闻广播发展最快的这十年里,中国之声在一天天成长。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也在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苏蓓 《新闻窗》2009,(5):67-68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西屋电器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开始定期广播。这一天被公认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新出世的广播以其无与伦比的时效和真实生动的优势迅速成长为最强势的主流媒体。但是自电视媒体诞生以后,因其不仅拥有广播所具有的亲切、生动等优势,还具有形象性和更真实、更具现场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2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记忆中却像是短暂的一瞬。看到《中国广播》纪念创刊20周年书画、稿件征集启事,许多往事浮现脑际,恍如昨日。在我手头还留有几份刊物,它们反映了我和《中国广播》长期密切的交往,也记录了我在广播道路上发展成长的轨迹。这些刊物厚薄不一,装帧各异,有的甚至是油印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4):F0003-F0003
2001年3月31日,江西交通广播(江西电台信息交通频率)的第一声呼号承载着年轻的梦想,在赣鄱大地开始了激情5年的发展历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打造品牌、强化服务、开拓市场、发展成为同频同步覆盖全省的强势广播媒体,成长为全国发展较快、江西强势广播专业频率,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马德兵 《新闻世界》2011,(3):9-10,95
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一直注重提高节目质量,围绕建设"理财、消费、维权"三个平台,打造频率和节目品牌。在广州赛立信公司进行的专业市场调查中,2010年第三季度,安徽经济广播在安徽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3%,收听率达到0.28%,均比2007年翻了一番,位居安徽地区广播频率前列。为了帮助编辑、记者主持人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更好地服务听众,2010年6月到11月,安徽经济广播开展了栏目调查研究活动。频率要求各个栏目选取并研究3到5个同类型广播栏目,与自己的栏目进行对比分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对50位以上听众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再通过归纳、分析,明确栏目目标受众和需求,提出进一步办好节目的思路和措施,并将调查研究成果形成文字,作为今后办好节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09,(5):F0003-F0003
江西音乐广播是江西省内最早开办的专业广播,拥有众多精通音乐的专业主持人才。策划播出的节目个性独特、影象鲜明,广受都市人群、中高端听众的喜爱。江西音乐广播擅长用高品质的音晌来伴随、丰富人们多彩的生活,被听众和业内誉为“听得见的色彩”。江西音乐广播在南昌的频点是FM103.4。“听见色彩,听见103.4——江西音乐广播!”“好音乐,好心情,江西音乐广播!”等彰显个性的宣传语,既是江西音乐广播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无数听友的温馨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