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平 《新闻窗》2012,(4):18-19
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系统。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制作中受新闻价值标准的制约,因此,人们经常使用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来解释新闻事件的选择、发表的可能性、以及新闻的实际表达等。  相似文献   

2.
王明光 《新闻实践》2007,(10):40-41
记者在众多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中判断新闻价值大小,靠的是平时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以及对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一种行为定势,即对客观新闻事实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种对新闻事实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就是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什么样的新闻价值观,对新闻事实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这种以某种新闻价值观来作为自己行为和认知评判依据或标准就是新闻价值取向。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黄丹 《新闻知识》2006,(7):39-41
什么是新闻价值?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新闻价值观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它必然要受到同时期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新闻事业产生的一百多年里,新闻价值观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价值观就有了传统与现代之分。本文拟对传统新闻价值关与现代新闻价值观进行对比分析,期望能对新闻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有更全面和深刻地认识。一、传统与现代新闻价值观的不同释义传统新闻价值观主要以要素说为核心,虽然对新闻价值所具备的要素有不同的认识,但大体上一致认为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建文 《当代传播》2002,1(6):12-14
当人们提出要从政治学或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时,一般不会引起异议;但是,如果提出要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新闻传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持异议者会认为:“新闻的本质特征是真实性,不涉及美与不美的问题。”“如果引入‘美’的范畴来为新闻传播导向,岂不变成粉饰现实,美化客体,搞虚假报道吗?” 上述情况说明了:新闻传播的内涵从整体上说十分丰富,在对它进行深入思考时,可以也应该引入相关学科的不同的学理;新闻传播的内涵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比较频繁、比较显豁,也比较容易从学理上把握。至于新闻传播与美学的联系则是内在的,对它的认识是需要用学理的逻辑加以透析的。因此,不仅那些不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的受众在接受具有美的内蕴的新闻传播时,对其中的审美因素难于辨析和认知,不排除会有某些情感的触动,但难于从美学的角度说清楚,即使一些业内人士亦如此。  相似文献   

5.
杨子 《新闻记者》2003,(8):13-14
近年来,名人新闻覆盖了我们的媒体。一个体育明星可以比娱乐明星更加频频亮相,一个商业明星可以不花一分钱地在众多媒体上直接或间接地推销他的魅力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现象。有关名人的任何消息都可以被称为新闻吗?如果不是,又如何解释他们占据了新闻媒体的大量版面?伏明霞和梁锦松恋爱、结婚是新闻吗?张朝阳和王石攀登珠峰是新闻吗?萨达姆的女儿要求去英国避难是新闻吗?这些充其量只是次要的新闻或混淆视听的伪新闻或娱乐新闻,但是它们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新闻媒体的宝贵版面。我们的新闻价值和新闻品质正在发生空前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新闻事实本身所决定的,然而,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会深化作品的主题,提高它的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新闻背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深化主题,提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仅就这个问题小抒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也可称作质疑精神,它要求记者围绕新闻事实不断发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于疑,善于问,是记者提升新闻采写水平不可或缺的素质要求。那么在新闻报道中问题意识究竟该怎么运用呢?用于挖掘新闻价值,丰富报道的信息量。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而不同记者有可能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运用问题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价值,可提问如下:这一新闻事实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引人关注之处?为什么会这样?其意义是什么?请看下面这则报道:我国将出现…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新闻价值的实质说、联系说,还是功效说,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新闻价值观都需要进一步整合、价值要素相互之间进行协调,只有构建多元、完整、和谐的新闻价值体系,进行职业理念的革新,才能达到新闻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闻价值观,其实就是"观"新闻价值。一切自然之物和新闻信息从来不会自我标注价值,对新闻价值高低的认定都是人为的,而左右人们评估新闻价值的意识就是新闻价值观。严格的定义,新闻价值观系新闻"接受和传播"主体对新闻素材及作品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记者如果要追求新闻的社会效益,那么首先应该明道. 明道是什么?是知晓新闻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这就要求记者把职业道德作为从业基础,这样,记者才会秉承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所写的新闻才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度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灵魂,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新闻实践中记者缺乏敏感度,必然会导致新闻素材不完整,新闻价值不高.本文将对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进行讨论,简要分析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保证新闻消息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文社科情感转向理论范式以及新媒体网络运行逻辑,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暖”新闻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新闻传播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人学”转向和新闻“温度”与“品质”,是具有中国话语特点的建设性新闻观。宏观来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统领,其本身就为新闻传播工作指向了人。中观层面的新闻观应该怎样体现人?怎样为人的精神服务?这取决于新闻文本的价值观,它不同于新闻价值,它是用于判断和左右新闻价值的更为隐秘和更具决定作用的悬置的价值观在文本中的体现,这种价值观念内嵌于新闻文本中,并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和建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新闻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都有自己的看法,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相悖的。新闻价值虽然是个抽象的概念,但笔者相信,就像智商可以量化一样,可以尝试探索一套对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进行量化的标准。本文从量化的角度尝试对新闻价值进行分析,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入手,分析可以量化的条件和原因。据此再对新闻价值量化进行探析并提出新闻价值偏差的概念,基于这个前提,再探讨新闻价值量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编辑者在舆论监督新闻的采编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对新闻进行客观的报道,不添加自己的个人情感,要具有客观性。但是舆论监督新闻的监督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要重视新闻采编的方法技巧,提升舆论监督新闻的监督效果和节目的价值。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舆论监督新闻的采编方法、技巧进行简单的研究,以期能得到更好的新闻采编方法来提高节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孙法智  任建谊 《传媒》2000,(3):16-17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越丰富,价值就越大。 新闻价值观决定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价值取向。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对于判断、衡量、取舍和选择新闻的标准截然不同。新闻工作者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才能正确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大小,并决定其取舍。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把导向性作为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道德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价值观念评判着别人的或自己的行为。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受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的新闻道德规范体系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是调节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好新闻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保证新闻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力量。它与新闻制度、经济活动方式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新闻道德的核心是怎样形成的?新闻道德与新闻制度有什么样的联系?新闻道德对利益谋取方式和行为是怎样认定的?这正是本所要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本刊2002年第5期发表了刘建明先生的文章<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本期特意刊登叶育登先生撰写的探讨性文章<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质疑〈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我们意在提供学术研究的宽松环境,期望学术界始终保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景象,以利对观点和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的品质要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品质是新闻从总体上衡量所具有的质量。报纸编辑衡量新闻稿 ,大多着眼于稿件的新闻价值。稿件的新闻价值提高了 ,有利于增加报纸的吸引力 ,使报纸能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取胜。但是事实上 ,即便稿件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有时和办报人所期待的读者对报道的重视和关注还会有相当距离 ,因为新闻价值只解决新闻重要与否、是否值得报道的问题 ,并不能完全解决可读性问题。有价值的新闻并不一定能引起读者热切的阅读愿望 ,这一点从报纸每天在读者手中停留的时间就可以看出。每天刊载重要新闻的报纸 ,如果按其新闻价值来衡量 ,对读者应该具有相…  相似文献   

19.
“新闻事件”是否可以经营策划?新闻传媒机构是否会因为直接参与策划而使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遭到质疑?本刊自今年第三期发表郑鸣的文章《新闻事件“可以经营和策划吗?——就目前新闻界值得注意的几个动态质疑》以后,陆续收到一些稿件,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我们真诚地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参加讨论,发表高见。我刊还将适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以使各方人士就此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外采访,在家编稿,向通讯员约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从什么角度采写新闻?用什么标准选择稿件?这就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新闻选择问题。那么,报纸究竟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新闻稿件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它归纳为:量价值、选角度、提问题、找由头。概括地说就是新闻选择的四把尺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