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石,是个体对于本民族文化由内而外产生的一种文化信仰,是推动文化进步的心理根基。提升文化自信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根本性价值和意义。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其文化自信的状态如何,直接决定其参与社会建设的内生动力机制。本文正是基于此,以高职大学生为例,探讨其文化自信提升的价值,梳理其文化自信提升的短板,探索其文化自信提升的有效路径,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厚实根基。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和形成提供良好的载体.同时,大学生归属感的形成与否对班级文化建设也具有影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从深层次反映了其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表现为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疏离、对外来文化的盲崇,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迷惘。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其作为一种肯定的态度,一种深刻持久的力量,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文化消费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引领方向;在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时,还要遵循大学生文化消费发生及实现的内在逻辑;从教育、传媒和机制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引领,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理念,同时具有相应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首先简要分析了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美育提升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契合性,最后提出了美育提升高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和繁荣昌盛不断地注入活力.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红色文化提供了培育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切入点、风向标及营养剂.高校应采取广泛的、多样化的、立体化的思政教育途径,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心理认同度,增进亲近程度,引导大学生立志做红色文化的忠实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短视频热潮的出现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新的形式与载体,同时,由于短视频内容存在去中心化、泛娱乐化与逐利化等特征,如果缺乏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引导,可能使得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培育面临着困境。在此背景下,要实现短视频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融合共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鼓励主流文化主体入驻短视频平台,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二是加强短视频与革命文化的相互融合,深化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三是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对国家的认同程度事关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文化认同决定着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取向,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广东省内5所高校进行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调研结果显示,文化自信视域下广东大学生国家认同程度较高,不同群体对于国家认同有明显差异。根据调研结论,应做好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与传统大学生相比,其交往空间、信息获取方式和交往方式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受到网络虚拟空间的深刻影响而具有鲜明在时代特征。在面对纷繁芜杂、多元交织的文化景观时,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复杂化的思想和心理特征,致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文化自信缺失。如何在变迁的教育环境下利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积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当前高等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在如今文化激荡的多元环境之中,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和重要载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文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与新时代大学生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原因,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树立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斗争愈演愈烈,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面临着主流文化要素不断流失、主导文化的权威被削弱、优秀传统文化被疏远、主流价值导向被侵蚀等问题,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迫在眉睫.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此,高校...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息息相关。要将文化自信培育广泛融入“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探究以文化自信为基点的“四个自信”耦合逻辑,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鉴赏以及文化交流互鉴能力,不断传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基因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有效的健全和完善,使其向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将书法教育引入到大学教育之中,以书法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进行探讨,此次研究主要从书法文化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入手,并对书法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的阐述,书法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有着较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发展,民族才能强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让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从而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其在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文化自信是当前亟需解决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与大学生文化自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国梦有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大学生应在文化自信培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梦;在学习中积累文化知识,夯实中国梦;在实践中提升文化能力,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16.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分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研究其民族认同感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进行实证调查,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方文化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然后,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阐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最后重点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社会态度的范畴,文化自信的形成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态度心理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信息理论、心理反抗理论和科尔曼的改变态度三阶段理论来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一些心理学上的方法指导。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加强文化方面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第二,增加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第三,激发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对国家的地位、作用和国家主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高度的国家认同来自充分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雄厚,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中,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基础,正视西方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键,强化主流文化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在一个认同的、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困惑。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程度较大,是组成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度。一般来讲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的要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学校要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教师要多关怀和帮助学生,多利用网络途径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