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伟 《内江科技》2010,31(12):125-125
本文通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对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注水开发油田水驱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时有效的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进一步的挖潜措施,达到精细、科学、效益开发油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3,(7):33-35
<正>低渗透油田在开发中后期,注水开发效果的评价对油田开发调整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国内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存水率公式得出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来研究对注水效果的评价。本文以D油田B区块为例,根据无因次注采比、含水率公式求得理论阶段存水率公式。通过给定不同注采比Rz,便可作出理论阶段存水率标准曲线拟合图版,然后与实际阶段存水率对比,动态地评价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好坏。研究表明在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实际存水率落在阶段存水率标准曲线拟合图版之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理想;落在标准曲线拟合图版之上或之下,注水量偏大或偏小,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通过动态法计算出来的存水率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起到了客观准确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3.
孔燕  徐保庆 《内江科技》2012,(3):165-166
为了正确评价油藏剖面的纵向动用程度,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奠定基础,通过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方法评价油藏注水剖面不均匀程度,应用不均匀系数进行不同油藏剖面的不均匀程度或进行措施前后的效果评价,并结合临盘油田注水井实例进行了分析,解决了注水剖面不均匀程度及部分措施效果难以评价的问题,对油田注水过程中如何注好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澄圣  钱安华  蒋莉 《内江科技》2007,28(11):116-116,146
YJB油田1998年10月投入开发,1991年投入全面注水开发,通过细分层开发及整体压裂改造,油田开发得到改善。2004年油田根据开发中动静态矛盾突出,进行了陀螺测斜,落实了构造及井网状况,此后进行了综合调整,平面上完善了注采井网,纵向上进一步细分层注水,油田开发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精品课网站学员结果不够形象直观的问题,提出改进雷达图法的精品课网站学员综合评论方法,该方法的流程:首先建立精品课网站学员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使用雷达图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精品课网站学员评价做出系统分析,通过对精品课网站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角度全面,数据可靠性高,具有实际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海宁  刘贵临 《内江科技》2011,32(3):112-112
注水是目前油田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采油技术,也是目前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在油田注水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注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工具的损坏或注水方案的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为了提高注水效率,应根据注水井工况对不合格井实施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顺慈 《内江科技》2015,(1):84-85,116
污水过滤器是目前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水质处理的常规设备。本文结合现场实际,针对性地结合过滤器的滤料厚度、反冲洗强度、反冲洗周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评价,并且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春杰 《内江科技》2010,30(1):107-107
周期注水及化学调剖技术作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两项重要措施.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周期注水与调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周期注水与调剖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在应用中取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水驱开发油田来讲,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多套井网并行开发,开采条件及井下管柱状况越趋复杂,前几年,由于采取外排形式,溢流量、洗井水量均较大,因此洗井效果较好。目前依据环保要求,罐车洗井等环保式洗井逐渐取代了外排式洗井,成为目前的主要洗井方式,由于受排量、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洗井质量和效果很难保障,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对目前注水井不同洗井原因的研究,提出更为适合不同注水井洗井的合理排量,进一步提高洗井质量,保证注水效果,为提高注水质量及保证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孙振勇 《内江科技》2010,31(3):91-92
黄沙坨油田是裂缝性边底水火山粗面岩油藏,储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裂缝、孔隙等发育的程度、状况控制着油井的生产状态。本文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特征,并从油藏裂缝发育状况、驱油效率、采出程度、注采井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黄沙坨裂缝性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对火山岩油藏水驱规律、油藏动态变化取得了全新的阶段性认识,进一步完善了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评价体系。针对注水开发中存在的矛盾,通过控制注水强度、完善注采井网,延缓底水锥进造成水淹,调整和缓解油田开发矛盾,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同类型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滨南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油田中水井欠注比例较高的情况,以滨南油田开发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欠注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注水开发中水井欠注问题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志虹 《内江科技》2008,29(2):133-133
在注水开发后期出现的地质问题及套管的损坏,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工区所属区块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对影响封堵一次成功率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包括加强对封堵井段认识、堵剂优选、前期配套施工、科学合理封堵方案及对封堵效果跟踪评价的改进方案。自2006年5月 ̄2006年11月在不同类型的封堵井段应用了10口井,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卫马油田井下注水管柱结垢严重一直是注水工作中的难题,直接影响文卫马油田分注效果。现场进行了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改进,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对于油田开发后期的有效注水和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层注水井的测试工作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造成分层注水井重复测试的根本原因,即分层注水井现场注水量、注水压力与测试成果对比超误差,对引起测试误差的各个环节引起重视,并加大分析、处理的力度,从而减少重复测试的井数,进一步提高注水的质量问题。提出有利于目前测试工作的建议和方法,为提高注水有效时率及保证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提液增油是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保持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目前,南堡油田M区和N区油藏注水开发已见了明显的效果,油藏能量得到补充,自然递减变缓,能量和含水上升逐渐成为影响油田稳产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国内外其他相似油田的开发状况,开展南堡油田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期提液技术研究,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采取注采比调整等措施,确定合理的提液时机、提液速度、提液强度,从而解决提液前后油藏开发中的主要矛盾,以达到南堡油田稳产、上产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储油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导致我国在开采的过程中经常采取注水的方式,并经过多年的实施,总结出来了大量数据,并开展了多项的实验研究,所以在应用上面操作性能较高。而且由于在于其他的相关技术相比,注水技术拥有价格廉价、供应量充足、驱油效果消耗低等优点,所以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大多数施工单位都采取注水开发的形式,在未来的几年里面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在油田的开发上面仍是主要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石油工作者来说详细的了解注水开发油田的技术及开发效果拥有很重要的意义,注水技术成果的出现将能够对于油田开采上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注水开发是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油田注水可以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可以认为注水直接决定着油田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混合作用,物理性质发生着从量到质的变化,如气油比降低、饱和压力降低、体积系数降低、原油粘度升高等,其中原油粘度增加对于油气运移、聚集和油田开发影响特别大。  相似文献   

19.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平 《内江科技》2009,30(7):79-80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对注入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细注水”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和基本前提。本文介绍了当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时污水处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集油田注水开发的逐步深入,套损现象日趋严重,影响小集油田注水开发水平提高。本文分别从套损基本特征及套损的分布规律出发,对注水压力影响岩石抗剪强度、岩石内摩擦角等方面进行套损机理研究,得出注水引起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注水诱发泥岩水化引起套管变形,研究新发现腐蚀引起套管损坏变形是小集油田另一个重要原因,并为小集油田今后的开发提出预防对策,这对油田今后的套管治理与保护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