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藏界》2014,(11):22-24
早几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看上去遍地黄金,弹指间一进一出入账以百万元计的故事在坊间、在网络上不停地流传,一大批穷得只剩下钱的煤老板、企业家还不知道傅抱石、八大山人是何方神圣就杀入了拍卖会,原以为坐等数钱,没想到转眼就遭腰斩。在北京保利刚刚结束的春拍上,齐白石的《花鸟四屏》拍得5577.5万元,原以为成绩喜人,但不久就被发现该幅作品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拍出了9200万元,3年时间缩水3622.5万元。这样的例子在今年的艺术品高端市场并不少见,一大批贸然入场的投资客,这个春天正在上演集体割肉。  相似文献   

2.
刘晓丹  夏秋南 《收藏》2014,(3):18-23
三董相承 董邦达生于康熙三十从年(1699年),字孚存,号东山,又号非闻,浙江富阳人。他幼年家贫,致力于学,于雍正元年(1723年)被选拔为贡生。  相似文献   

3.
4.
《收藏》2008,(1):195-195
李洪伟:1977年生,河北定兴县人。2005年入北京画院南海岩工作室至今。现居北京,职业画家。他习传统、重写生,绘画内容多以描写新疆、西藏民族风土人情为主,多次举办个展和参加全国重要展项。作品被海内外人士广泛收藏。  相似文献   

5.
文钟然 《收藏》2007,(3):86-87
我的书画藏品中有一幅现代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的《春光烂漫图》,一幅当代著名的中国美术史论权威、书画家王伯敏教授的《野航图》,此两幅作品都是山水人物的小立轴。这两幅小小的山水画,尽现二位艺术大师传统山水画之深厚功力,融古合今,中西一炉,将工笔和写意、水墨和色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易剑东 《新体育》2009,(5):79-79
从去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到现在,中国男女三大球国家队选帅就一直牵系着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张凯 《收藏》2009,(3):36-38
八大山人和石涛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在曲折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凭借高超的绘画技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无畏的创造精神,锻造出了明清朝代更迭之际中国花乌画和山水画的经典风貌,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数百年。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在市场上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现状却是其赝品充斥,鱼目混珠,从历史研究与当前收藏看,二人作品不仅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间,而且在收藏市场上具备无限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收藏》2020,(8):124-125
8月11日,盼望已久的中国嘉德2020春季拍卖会将盛大开启。中国书画、瓷器、玉器、佛像造像、古典家具、古籍善本、当代艺术等专场,将携各类精品亮相。据悉,其将于8月11日至14日预展,8月15日至19日拍卖,展拍地点均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的嘉德艺术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9.
《画梵像》,纸本设色,纵1635.5厘米,横30.47厘米,共分134幅,成画于公元1180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与《清明上河图》一起被称为"南北双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之说,绘画作品只有具备摹之形传其神,才能真正达到绘画作品之天趣。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形神兼备"是两者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1.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李烈初 《收藏》2008,(9):60-65
一蟹不如一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才20来岁,很想学点鉴定书画的知识。当时,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古书只言片语,也是玄之又玄。唯一的办法,只有多听老一辈鉴藏家的宝贵意见。有一次,有位老先生在裱画店里鉴赏一件任伯年的桃花,说道:“现在外面这个就算真迹了。”我觉得他的话很奇怪:名家书画要么是真迹,要么是赝品,怎么会跑出个“外面算真迹,里面不算真迹”?  相似文献   

13.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14.
王永林 《收藏》2006,(6):128-128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中国书画始终以8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稳坐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无论是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还是当代书画,在拍卖会上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总是买家竞争的对象。特别是那些流传有绪、或征集自画家本人及向画家本人求证保真的大家名家之作,往往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格奇迹。可以说,中国书画支撑着艺术品市场的大半壁河山,而且随着当代书画的异军突起,这种局面将长久延续并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5.
西沐 《收藏》2006,(12):48-51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正在从思想、观念、表现方式诸方面进行着深刻而又全面的转型。与此相对应,中国画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迅速发展,也正处在转型期中。这种转型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我们要追寻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西沐  谷雨 《收藏》2007,(1):68-72
中国画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使其具有了特定的艺术价值,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关注建立在艺术价值之上的中国画的市场价值。人们在发现中国画市场价值的同时,中国画市场的大幕就已被逐步地开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画市场也就有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朱浩云 《收藏》2007,(2):66-69
整个元代尽管不到百年,但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注重笔墨情趣,融书法入画,强调文学修养和诗、书、画的统一,开创了文人绘画的新纪元。钱钟书先生曾说:“元人之画,最重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主,元人之诗,却多描头画角,以细润是归,转类画中之工笔。”  相似文献   

18.
西沫 《收藏》2006,(9):130-132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画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很多时候,中国画市场的基础还是建立在礼品市场基础之上的,价值的形成及交换规律往往取决于某一画家艺术之外的东西,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评判要素。在这种偏离艺术价值规律的状况下,中国画市场走上了1993年、1994年的第一次高峰和2004年、2005年的第二次高峰。两次高峰的冲击使中国画市场的发展由点及面迅速展开,进入了有规模的初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朱浩云 《收藏》2006,(8):138-143
2005年是甸 油画市场异军突起的一年。由于中国油画的价格与西方油画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大量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油画市场。  相似文献   

20.
张冰冰 《收藏》2011,(1):70-73
18-19世纪广州外销画的再次流转大多来自拍卖会,自其被来华的西方人士购买回国时即已开始出现在西方的拍卖市场。例如1796年,美籍荷兰人范罢览从广州带回38卷共1700余幅水彩画,3年后,即1799年就由伦敦佳士得拍卖出售了,其中5幅拍出了175英镑的高价。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许多学者、收藏家和博物馆开始关注中国清代外销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