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平 《当代电大》2006,(2):47-47
我觉得“80后”这个概念是和“青少年”或者“老年”等差不多的一个概念,是按出生年份划分的,没有必要讨论这是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当然文学是没有年龄之分的,文学也没有什么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淑慧 《小学生》2007,(10):24-24
心目中的英雄:刘翔 我们祖国从古到今,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在我们福建的民族英雄就有许多。例如:林则徐打击英国侵略者,坚决禁烟;戚继光消灭倭寇,保卫祖国东南沿海安全;孙中山领导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君主统治;郑成功为了收复台湾,不惜一切代价,驱逐荷兰侵略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阳光搜索》2005,(6):52-53
砍价就是一场心理游戏。很多MM之所以热衷于砍价,很大程度上在于享受胜利感.和摊主彼此“姐姐”、“妹妹”、“宝贝”地唤着.看似甜蜜无比实则斗智斗勇,只要舍得时间狠得下心,你总能以台理的价钱买下中意的东西,那种成就感不啻于打一场胜仗。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穷得像一只倒空了的垃圾桶。 班上要为贫困生建档,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交了贫困申请,但后来听说要给每个人发1500元国家补助金,我们班的“贫困生”大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此言果然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5.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廖廖几字的一句话,便可营造一种“气候”,给人一种透彻肌骨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吉木 《教师博览》2007,(2):62-62
所谓“张郎”者,蟑螂也。关于蟑螂,我们知道些什么?夏天的晚上,黑乎乎的屋子里,突然听到一阵急剧的扇动翅膀的“哧啦”声,接着一个什么东西在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已经爬到你身上,再接着自然是一阵尖叫和久久难以散去的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7.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中国文字的过于艰深以至于一直被一些所谓的精英把持着,民间对白纸黑字一直持着一种特别敬畏的态度。这种“惯性”延续至今,便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典型的表现便是特别迷信纸上所写的东西,而忽视具体的存在:重墨写的“历史”,轻血写的事实;重历史档案,轻现实  相似文献   

8.
周政 《湖南教育》2006,(1):43-43
朋友说,他们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时,有“教师辅导学生发表习作”一项。我朋友是教物理的,辅导学生发表了几篇短文章,年终评比时均被五折处理。问其故,领导说,文章字数少于五百,每篇文章只能算半篇。初听起来,也没什么稀奇,一言堂社会,哪事不是领导说了算?但仔细思考,我却为此事而忧。笔者认为,文章算不算一篇,应看文章是否有主题,主题是否说清了,而不在字数。倘若文不揭题,离题万里,字数多又有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封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两个!”,不是被传为世界通信史上的美谈吗?我们能说这不是两封信吗?信中内容不是…  相似文献   

9.
张茜 《湖南教育》2006,(1):43-43
最近读到一篇中学生的作文,该生实话实说,对老师“分门别类”加以评说——“不喜欢的老师”有三种:一是“保姆型”,从吃饭到睡觉,从读书写字到穿着打扮,事无巨细,样样都管;二是“裁判型”,手拿教材和教案,外加一本“标准答案”“,A、B、C、D”地讲题目、读答案;三是“纠察型”,有事没事总爱在学生周围“巡视”,操场上,自习课时,只要学生忽然安静下来,必定在附近或窗口有一对闪闪发光的镜片。“喜欢的老师”也有三种:一是“教练型”,当然不像徐根宝那样急吼吼地训斥弟子,也不像拉扎多尼那样与弟子讲两种语言难以沟通,而是像胡鸿飞那样,循循…  相似文献   

10.
一次,在中学当教师的儿子在房间欣赏一幅《布袋和尚》的古代名画,那画上题字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痛快!”儿子说,这布袋里装  相似文献   

11.
曾经见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堆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小石头,被送进了一座“育人所”,经过漫长的磨砺之后,出来时都已是圆头圆脑、滑不溜丢的鹅卵石,早分辨不出原来的模样。此画原为“无题”,但若是有人给它似个注脚,用上“学校”或“教育”之类的字眼,虽未见得就是作要本意,但有过学生经历的人只怕十之八九会点头称是吧。  相似文献   

12.
静夜。独坐。品一杯清茶。窗外,夜色已浓。对面楼栋不时传来师兄学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是毕业班的了,离别的笙箫,悄悄的在他们地心头吹起。而对面的我,独坐寝室,任思绪缕缕随夜色飘飞。蓦然回首,惊地发现,读研的日子已过了一半。回想这一年多来走过的路和经历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新学期,"明星"陈冠希走进了教材:在成都49中高三年级的开学主题班会上,"艳照门"成了该校校本教材里的负面素材。而重庆、广州、香港等地的许多学校,一开学就把这一事件作为了专题课程。陈冠希引发了一次罕见的恶劣事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怎样的认识方式?"艳照门"事件,让"粉丝"关于偶像的种种美好记忆,顷刻间黯然失色,也让许多青少年陷入困惑之中。他们无法理解,同一个"明星",为什么竟会有  相似文献   

14.
“阅读综合症”的表现,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可看的书非常多,每次面对着一大堆好书,总是不知道看哪一本好。当我看到对这种情形的详细描述,以及这种情形被称为“阅读综合症”时,立刻知道,我已经被这种症状困扰10多年了!考虑到患有此症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我决定将自己的患病过程和  相似文献   

15.
李敬泽 《师道》2006,(1):44-44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句话有层层叠叠的意思,其中一层是,如果你能准确地理解一只蝴蝶振翼或者一枚草叶摇曳,那么你就有可能洞悉未来之秘,顺应即将发生的某种巨大变化。由至微看到至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所谓“洞烛机先”,“机”就是事物之变的轻微萌动,得了该“机”,就像选中了一只垃圾股,然后垃圾变成了黄金。所以,现在有个人,上观天、下观地,神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他在干吗呢?我告诉你,他多半是正在追“机”。追到了“机”当然是大喜事,翻翻报纸杂志,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传奇的追“机”经验,由此改变了人生,他们通常还会鼓励你,“…  相似文献   

16.
"诚"和"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彼此产生不同的效果。古代社会多以"非诚"促"有信"。在现代社会,且不说社会主义国家本应诚信,从实用主义的逻辑来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多元,传播速度很快,唯有"诚"才可能会有真正的"信",否则,将危害深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务的"诚"的制度另一种表述。由于当前信息公开制度过于粗略,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本为落实"诚"的制度出现了不"信"的问题。因此,建议采取相关措施,以完善信息公开的全和真的问题,促进政务的"诚"和"信",保障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7.
连日来的几场透雨,给燠热的夏日洒下无限清凉,我的“东篱雅舍”内不再熬人,屋前也是花木葳蕤、蔬菜葱郁,煞是可爱。“东篱雅舍”是我的书斋号。  相似文献   

18.
全旺镇的横溪村,有个风景优美的白鹭洲。有人说那里的白鹭现在越来越少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总想找个机会一探究竟。等啊等,机会终于来了,6月1日下午,严老师组织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白鹭洲进行实地考察。一路上,我们很少看见白鹭,只看到许多枫杨树的叶子被虫吃得乱七八糟,有的只剩下一个烂掉的树桩,真可惜,我们拍了几张照片,还向当地老农了解了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任琨 《教育文汇》2005,(7):62-63
过去,在皇宫。“拟圣旨”的活儿是大臣们做的事儿;如今,在学校,此等差使是俺这个“教导处”来做。  相似文献   

20.
一只狗 这只狗本来很平凡,幸福地养尊处优在一位校长家里,因耐不住寂寞出去溜达,却不幸丧身于一个想看清它内脏的调皮生手里。杀死的是校长的宠物这一条不说,仅“漠视生命,生性残忍”的帽子就足以罩死他。可是,怒不可遏的校长居然告诉孩子,只要画出一幅精美的人体骨骼和血液循环图就可以抵过。若干年以后,这个孩子成为了著名的解剖学家。人们说,是平凡的狗成就了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