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香港公民教育侧重于参与性、动态性的实践教育,注重参与过程中的主体认知和情感体验,并根据国际大环境,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民教育的内涵。对香港公民教育历程和经验的考察,对于我国内地公民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飞 《全球教育展望》2011,(8):65-69,59
缺乏公民的主体性参与,公民教育极容易产生"疏离"的状态,即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与脱离。这种"疏离"状态由于违背了公民教育的实践属性和主体参与性,因此并不利于公民品质的培养,反而将阻碍健全的公民品质的成长。基于此,有必要建构一种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社区公共生活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之中,来促进他们的公民知识、公民理性、公民价值感和公民行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公民教育从"疏离"走向"参与",可以更好地体现公民教育的实践本性,促进公民教育的实践回归。  相似文献   

3.
美国中小学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其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在公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互动性、参与性的活动成为正式课程的必要补充,并且公民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公民教育的深入开展。本文介绍了美国课外公民教育的14种形式,以期给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时代,公民教育承担着国家构建和发展的艰巨责任。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点,公民资格的充分践行是公民教育的根本诉求。回顾公民资格理论及其演变历程和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理清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公民身份都是源于西方的历史性概念.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臣民”、“国民”和“人民”是公民身份的异化表现,都忽略了公民“个体自身”的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公民”的身份诉求显得愈加重要.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量,当下中国应倡导公民即“个体公民”,公民教育即“个体公民教育”.个体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优先下的权责统一为核心,以底线伦理为取向.它的内容大概包括主体教育、权利教育、责任教育、协商教育.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根本问题是公民身份问题,界定公民概念的内涵必须基于对公民身份的探讨,而公民身份与国家之间具有"结构二重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身份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建构我国公民身份认同的过程。公民身份认同可以分为公民自我角色意识的认同、公民社会行为的认同和公民制度的认同,公民在建构自身身份认同的同时完成了国家认同,并通过履行公民行为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建构公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公民教育应该是在基于公民身份的教育制度中,去建构积极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公民身份不仅是一种制度的、法律的规定,而且是一种身份认同。制度规定了公民身份的形式,把形式转化为现实,需要公民对其身份的认同。认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为促进公民身份的积极认同,需要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实现公民身份的'再造'。我们以公民身份形象、公民身份认同的内容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心理要素为维度,建立三维立体的...  相似文献   

8.
制度的完善是推进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国家政治来说,公民的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国家各项公共政策合法、公平、稳定的主要手段。我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对公民参与性的制度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相关制度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各类瓶颈问题,并从政策理论的深化中创新公民参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落实,能够构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维护一个公正、廉洁的社会。公民社会在我国已经产生并且逐渐发展。公民社会提倡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开放性、参与性、法治原则等,这些价值和原则与新闻舆论监督有着一定的联系。将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会有利于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好公民是现代国家公民教育的旨归。公民服务作为一项既能体现公民身份又能养成公民行为的方式,在美国被视为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而得到推崇。在美国,公民服务具有培养公民责任感,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凝聚国民的精神力量,形成包容的、多元的公民文化,以及塑造世界公民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6~1958)、成都地质学院(1958~1993)、成都理工学院(1993~2001)、成都理工大学(2001~现在),是成都理工大学在不同时期所使用(过)的名称.伴随学校名称演变的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与服务面向的转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通过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的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单科性地质院校向多科性院校的转型,并且在发展新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保持并发展了传统的地矿类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我国单科性院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2.
神话根据其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可以大体上分成“原始神话”与“再生型神话”。于明代后期问世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晚期杰作,广泛汲取和融合了远古神话的基本素材和精神资源,同时又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改造,从而成为再生型神话集大成之作,并以小说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神话文化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我准备在课堂上讲的一个几何问题: 问题1如图1,已知△ABC中,AB=AC,点P、Q分别在两腰上,且AP=PQ=QB=BC,求角A度数.  相似文献   

14.
应用著名的Klamkin不等式与林鹤一不等式等,建立了涉及三角形与任意一点的几个不等式,同时提出了几个未解决的猜想.  相似文献   

15.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science teaching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learning and also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biology education, the history of microscopy deserves a special place. The discovery of this instrument not only opened a new and fantastic microworld but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e unifying principl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e., cell theory). The microscopes of Leeuwenhoek and Hooke opened windows into the microworld of living organism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knowledge of these themes was analyzed in a group of students beginning an undergraduate biology course.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history of microscopy is poorly treated at the secondary school level. We propose a didactic activity using a replica of Leeuwenhoek''s microscope made with Plexiglas and a lens obtained from a key chain laser pointer or from a broken CD drive. The proposed activity motivated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microscopy and helped them to appreciate scientific knowledg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6.
构造函数探索解题新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题目本身的特点出发,构造一个辅助函数,再利用函数的特性(奇偶性,单调性,可导性等)以及函数的图象来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认知(从特殊到一般,然后再从一般到特殊)及思想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西游记传》在《西游记》演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陈新先生的点校本是一部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整理本,但失校、误校现象时有所见,本文择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8.
巴西地大物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井井有条,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教育较发达。巴西在文明道德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Kesavan  S. 《Resonance》1998,3(10):49-58

In this concluding part, we will discuss the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eigenvalues of the Laplace operator and also describe a counter-example which led to the settling of the question raised by M Kac which was posed in the first part.

  相似文献   

20.
The Singapore Polytechnic underwent a period of both rupture and adaptation as British advisers worked with the post-colonial government to facilitate techn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Singapore’s transition to a nation-state. Established in 1958 and based on the metropolitan model, the Singapore Polytechnic constituted an imperial project for orderly development and decolonisation. It encountered criticisms from nationalists for its colonial links and a brief period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advisers and the post-colonial People’s Action Party (PAP) government, underlining colonial Singapore’s uneven transition to its post-colonial future. However, the PAP quickly repair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advisers to plan the next phase of the Polytechnic’s development into a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the 1960s. Unlike many other cases, the history of the Singapore Polytechnic suggests that technical experts, while tied to political interests, did not always f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