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角度是指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信息挖掘、表现的事物价值取向。广播新闻报道可以从社会、实际生活等角度进行事件的播报,提高报道新闻信息的质量和效率是目前新闻报道工作者的重要发展目标。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广大听众的实际需求,因此相关的广播新闻报道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努力学会与时俱进,加强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推动广播新闻报道行业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广播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许彭 《新闻世界》2011,(5):46-47
深度报道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创作广播深度报道应该结合深度报道的特点来进行。笔者认为可以从选择典型、显著的新闻事件;挖掘事实的深层内涵;注重现场采访,全面收集各种音响素材;注意从现象中过滤并提炼信息;叙议结合,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评论功能五大方面来做好广播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
余磊 《声屏世界》2008,(12):48-48
正确的广播新闻议题设置,能够确保广播新闻报道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有利于广播新闻系统、全面地报道新闻事件;能够客观地评估广播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有利于广播新闻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广播中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口述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时政新闻报道承担的责任更重,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广播时政报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创新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党、国家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本文先对广播时政新闻报道的优势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创新和改进谈了个人观点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对于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对台广播报道的特点,阐述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与提升对台广播宣传效果的关系,具体分析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并提出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广播行进式报道是从上个世纪延续下来的一种适应于广播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广播新闻报道质量的更高要求,广播行进式报道日益受到听众追捧。本文从广播行进式报道的“行进式思维”出发,对广播行进式报道的主题策划、组织准备、各方联络、整体表现等方面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不同于一般平面式的事实罗列,更不是对新闻事实的浅尝辄止,应该是事实客体在记者主体意识统领下的深度反思,是新闻事实表象下更为深层的本质表达.与报纸、电视相比,广播深度报道在揭示事物本质、挖掘新闻内涵时更加入了音响的呈现,从而使广播深度报道产生了独有的魅力,显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用“音响”打造“深度”,让听众进一步地准确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使广播的深度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新闻价值得到有效挖掘,提高了新闻传播价值和广播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重大主题报道具有高视点、全方位等特点,广播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据基础性的位置。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广播频率的重大主题报道为例,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播重大主题报道理念与实践路径为时序展开对比分析,结合具体语境对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赋能主题报道模式的变迁与理念的演化进行解析,为主题报道以及广播新闻报道的模式、策划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广播流行语的特点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对其进行规范的观点及规范的使用原则。文章认为,流行语不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日渐增多,在新闻中也开始使用,并开始进入一向较为严肃的广播用语中。流行语具有简易、时髦和权威的特点,在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可增强受众的亲近感。对于广播而言,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广播语言的魅力。对新闻报道中流行语的规范,要遵循新闻语言原则,同时做到选择要适当,符合汉语特点,并且要考虑流行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量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融合,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提升自身公信力与权威性,就必须发挥广播深度报道优势,通过移动收听、形象说理以及声情并茂优势在众多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社会大众带来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广播报道。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报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申启武 《中国广播》2010,(12):61-64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评选一共设置了消息、评论、专题、系列(连续)报道、访谈、现场直播以及新闻编排7大项,基本涵盖了广播新闻节目的所有类型,完成了对2009年度广播新闻传播的全面检阅。而100件参评作品也确实反映了过去一年广播新闻报道的成就和风貌。这100件参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担当以及他们的努力和追求;而获奖的56件作品则具体体现了广播的媒介特性和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宁波电台的新闻改革注重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出发,新闻报道由原来居高临下的“俯视”转向深入普通人生活的“平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让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强化广播新闻的平民化诉求方面进行了探索。由于广播新闻将报道的视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因而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陆素 《中国广播》2013,(1):71-72
主题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的广播主题报道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时效性较差、内容不够鲜活、形式比较陈旧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12年两会前夕推出的主题报道《我说我的幸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崭新的报道形式打破了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原有模式,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给广播人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改进广播连续报道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立肃 《新闻界》2001,(4):18-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其功能作用充满想象力和富有创造力的开掘,使得互联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演进为一种媒体形态。它直接催生了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的变革性发展,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的拓展,受众所关注的不仅是新闻事实的最新报道,还热切渴望迅速了解事实发展的深层背景和发展态势等等“新闻背景后的新闻”。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连续报道历来是广播新闻报道的重型武器。但是近几年它却发展缓慢,优秀作品更是寥寥无几。以1999年中国广播新闻奖评选为例,…  相似文献   

16.
以声音作为唯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的声音,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7.
哈悦 《记者摇篮》2005,(5):43-43
以声音作为惟一传播媒质的广播新闻,应该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展现。千变万化与丰富多彩,为广播报道开辟了广阔、多样的舒展空间和运用手段。因此,广播新闻报道只有大力开掘声音源,充分挖掘与运用新闻报道的种种声音,才能激发和满足受众的收听兴奋,提高收听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正由录音报道时代进入连线报道时代。在广播新闻报道上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争分夺秒的时效意识、贴近听众的传播优势、团队合作的制作过程、难得完美的传播效果。了解了这些特点,广播人才可以有针对性应对,适应广播连线报道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李利峰 《大观周刊》2011,(28):118-118
每一次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也是各家媒体之间的赛跑。如何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发挥好作用.是各家媒体不断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的方向。在近年来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始终能在一场场的新闻竞技中凸显其优势,发挥其他媒体难以替代的功能。本文从广播的发展历程、广播在突发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以及广播应该如何优化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入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广播要在众多媒体中获得有利地位,提升公信力,就要发挥广播深度报道在声情并茂、形象说理、移动收听等方面的优势,立足长处,精挑选题、巧选视角、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写出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深度报道,更好地发挥广播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