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强 《江苏高教》2023,(7):28-37
科研的实质是知识生产,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必然引发高校科研范式变革。立足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视角分析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发展趋势、揭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逻辑走向、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机制创新,对于助推科技强国战略实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组织结构从简单走向复杂、科研价值取向从兴趣走向责任、科研创新重心从理论走向应用、科研创新方式从离散走向协同的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展趋势,给高校有组织科研发出了从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从学者兴趣到国家意志、从学术场域到社会场域、从线性发展到螺旋上升的逻辑转向信号。反思中国高校有组织科研,仍然存在着政策落实“堵点”、发展动力“盲点”、组织机制“痛点”、科研治理“难点”、评价制度“卡点”,需要通过建构战略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问题驱动的发展动力机制、形神兼聚的科研组织机制、相通相融的科研治理机制和服务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提升高校科研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2.
从场域理论视角看,教育博士应该如何发展定位与培养呢?文章首先阐释场域理论及高等教育场域。其次,从哲学逻辑、权力逻辑和行动逻辑三个方面揭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内在逻辑性。最后,就我国现实的教育博士发展定位与培养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当前还面临着协同不够、壁垒众多等问题。根据场域理论,终身学习场域由权力场、学习者场、教育场、经济场等多元子场域构成。我国的终身学习场域,经历了从“众星捧月”的单极自主模式,到“珠联璧合”的多元合作模式,再到“群星璀璨”的生态协同模式的变迁。推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协同治理,需要理清复杂关系下的逻辑关系和制约因素,统筹协调,构建生态协同的场域关系构型;激活动力,优化资本转译的场域利益机制;交互耦合,推进教育资源的场域资本增值;监督评估,强化良性发展的场域结构规则;拓展平台,增益多元主体的场域协同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章程建设的组织场域,章程建设则是一种跨场域层次的制度建构。一方面,章程的制定是国家教育制度在高校场域的扩散过程,国家教育制度为章程制定提供环境基础与概念框架,大学章程是国家教育制度扩散的具象表征。另一方面,章程的修订是国家教育制度在高校场域的创新过程,表现为治理主体法定化、治理内容科学化和治理程序规范化等制度创新;既反映了场域内行政群体和专业群体的民意表达,又表现了场域外章程新修订的群体效应。随着章程建设实践的深入,逐渐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制度过程,呈现出从规制属性突出到兼具规制与文化-认知属性的特征,这离不开举办者、高校组织与场域内每个行动者的共同努力及协商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全新命题,被时代赋予丰富的内涵要求。以知识生产视角观之,模式1到模式3,三螺旋到五螺旋,潜隐的知识创新思想、民主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揭示其蕴含的价值向度,启发中国高等教育“行天下之大道”的目光。由此,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树立以世界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构建多元创新生态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推进全球共建共享的高等教育现代治理。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看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泛在的价值操作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育和评价之间,存在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与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之间的组合模式。正式教育的正式评价起着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教育评价在特定场域展开,受场域的影响。教育评价具有治理的功能,是治理的工具。从个体到组织、国家乃至国际,治理的层级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不同。善治既是对国家治理的评价,也具有教育治理的指导价值。评价具有导向性作用,评价也是治理的对象。从评价治理的角度上说,教育评价要持自反性的立场,对评价保持再评价的开放思维。一方面增强元评价意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对现实问题的场域特征保持警觉,警惕教育评价陷入行为主义、经济主义、地方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凝聚教师智慧、彰显教育专业性的关键所在。反思和行动中反思是专业信念、个体经验和行动策略合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要运作方式。在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基础上,从专业理论知识建构的质量、教学中案例情境信息的逼真性、行动中策略积累的实践机遇以及反思性思维训练四个维度探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缺陷,主要在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深度加工、教学案例情境信息脱离实际、实践场域中的"摹""练"难两全、课程实施不注重反思性思维训练。改革策略即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精致性复述、引入情境信息丰满的真实案例、提供"摹""练"结合的实习实训机会和重视教学中的反思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叙事研究是发掘教师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也就是在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智慧、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和艺术,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场域理论对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提出学科交叉场域是“知识生产组织建构行动者参与”三元关系嵌套的结构空间。本研究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其学科交叉场域存在的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失灵现象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应对学科交叉场域功能失灵并促进学科交叉场域与外部系统需求的动态平衡,我国可从理念重塑与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在理念重塑方面,我国大学应转变学科观念,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重塑价值追求,从形式交叉转向交叉创新;拓宽战略格局,从仅立足学科转向立足内生资源、制度环境和外部产业三维坐标。在模式变革方面,我国大学可坚持以创新为根本,将学科交叉深度嵌入大学创新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面向成果的学科交叉体制机制;坚持以赋能为核心,助力教师在场域转换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专业学位教育在美国从最初的从业培训,到学士、硕士、博士层次教育项目,再到近年来的新型专业实践博士,经历了一个规模扩张与模式变迁相辅相成的过程。本文以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护理和理疗专业博士为例,主要从专业学位的演进、博士项目、培养单位和培养目标四个方面对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经历了从学科自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1向“三维螺旋”与“行政主导”下的知识生产模式2再向多元主体与多方共治下的知识生产模式3的转变。伴随着大学知识生产向模式3的转型,我国大学学科行政主导的治理方式面临着制约多元主体作用发挥、难以适应学科要素发展、影响学科文化体系重塑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我国大学学科治理方式改革中,应积极呼应知识生产模式3的现实需要,优化多元主体参与学科治理的顶层设计、构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学科治理方式、打造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学科文化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与文化代谢场域的形成,文化场域中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们在复杂多变的中国社会缺乏真正现代大学的条件下,以中西制度文化碰撞为转机扣住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外部场域,以民国失序社会为舞台开辟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内部场域,以新文化运动为契机营造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知识场域,以教育救国为感召促成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行动场域,以西方成熟的大学模式为嫁接典范建立了中国现代大学形成的参照场域,最终铸就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场域及其丰富的历史蕴义。  相似文献   

13.
专业教育模式当代变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智 《高等理科教育》2008,47(1):122-124
文章对我国高校1980年以来专业教育模式变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把握其新的演进走向,对我国高校中正广泛、深入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专业教育模式在培养重心上出现了从模式化到个性化的位移,在专业知识上出现了从知识分割到知识会聚的重组,在教育时空上出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拓展。这些与经济社会结构和学校自身传统相结合的、相同或相异的成分,带有结构化、体系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新型专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评价制度和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到,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的变迁是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互构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政府实行总体性支配,学术场域的自主性较小,政府依赖"以政治评价为中心"的学术评价制度维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两者都服膺价值理性;及至改革开放初的政府治理模式转型期间,学术场域自主性趋强,学术评价制度转以"行政评议与同行评议相结合"为主要特色;而从1990年以来,随着政府技术性治理模式的确立,学术场域量化考评模式开始盛行,政府治理与学术管理双双进入"工具理性"的牢笼。我们的出路在于: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增加政府治理中的"多元参与和多方互动",同时在学术评价制度中扩大参与和对话,增强学术场域的自主性,由此在权力场域与学术场域中,用"沟通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以超越"工具理性"的桎梏。  相似文献   

15.
博士生研究场域作为兼具“学术规训”与“知识探究”功能的场所,是专业社会化普遍规律与学科文化差异特征相互交织的产物。结合布迪厄场域理论与韦伯理想类型法,对书斋、实验室、田野与数字网络四大研究场域进行多案例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研究场域因空间形态的差异,直接规定了博士生关系网络联结、研究惯习形成、文化资本积累与角色身份建构的性质与进程。基于此,研究建构出一个类型学整合框架,并提倡在博士生教育研究中“把研究场域作为方法”,重新认识到博士生专业社会化是联结制度规则与主体行动的成长叙事。  相似文献   

16.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受不同教育思潮影响,经历了从“手工科”到“应用工农艺”再到“劳作科”的演变历程。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既紧随着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步伐而调整,同时又不断呈现出自身内在独有的特征:课程目标由单向度设定走向多向度发展,课程内容由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转向劳动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场域由教室转向实地参观考察。思考和总结近现代中等师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演变发展的经验教训,当下师范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确立劳动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构建知识、技能与情感相统一的课程内容,建立校内外联结的课程场域。  相似文献   

17.
创新范式从传统闭合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2.0"范式转型。与此同时,知识生产范式已由模式1走向模式2并正在向模式3转型。大学-政府-产业-公民社会"四重螺旋"一方面为模式3知识生产提供了适应性情景,另一方面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模式选择。根据核心行为主体不同,"四重螺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表现为"三重螺旋+用户""以企业为中心""以公共部门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四种可选模式,并通过四条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教育博士项目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和传统PHD办学趋同化的问题,这使得教育博士项目受到争议和批评。为此,澳大利亚一些高校对教育博士项目开展了多元化改革探索,其中新英格兰大学运用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和混合课程模型对教育博士项目进行重新设计,旨在提高与业界的合作水平、增强教育博士研究成果的可利用性,并从高度学术性的研究转向更加关注其专业背景的研究。澳大利亚教育博士的改革举措对中国当前教育博士试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初首先开创现代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世界树立典范的德国大学,如今正在传统的"师徒制"的训练模式之外,建立研究生院等新的组织形式,推进结构化的博士培养模式。这一改革出现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背景下,体现了博士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的变迁,代表了欧洲传统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而对其制度特色、实践效果和未来走向的研究还应充分考虑本土制度文化因素以及机构和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正在对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发起有力挑战,"何以为师"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智能教学素养的视角进行阐述,而忽视了从社会学意义上对教师面临场域变革挑战的观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传统教育场域的解构,是新的智能教育场域的建构.基于此,文章以场域中的变革性能量"资本"为统领,剖析了场域演进的"蝴蝶效应",对比了传统与智能教育场域在价值取向、运行逻辑、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是教师重构专业身份的能动力量,是教师用以实现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价值的价值,它包含三个要素: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表征教师个体系统的主体实践力;智能教学社会资本,表征教师人际系统的能动整合力;智能教学决策资本,表征教师人机系统的协同决策力.在价值意蕴上,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赋予教师从传统到智能教育场域跃迁的能量,社会资本赋予教师借助他人专业资本开展智能教学的权力,决策资本赋予教师合理、合法地开展智能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