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许多数学问题中往往含有“变”和“不变”的因素.充分挖掘题中“不变性”这一“静点”作为解  相似文献   

2.
当直线的倾斜角是特殊角(特别是45°、135°时),直线上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投影到平行于x轴、y轴方向的有向线段来进行计算.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3.
与解析几何有关的“最佳选址”问题已成为高考数学的热点,如2004年福建高考题、2005年天津高考题等,本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解析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每年高考数学试卷中解析几何的分值都在20分左右,这些题目往往运算量比较大,同学们得分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还是同学们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是客观题,有时候没必要像解答题那样一步一步地去计算。我们要追求小题小算,尽量不算。如果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结论和解题技巧,就能避开复杂运算,直捣问题本...  相似文献   

5.
在解析几何里,对某些问题,作某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可将原问题转化为对称点的相关问题.只要处理得当,有时会以简驭繁,有时会化拙为巧,有时会出奇制胜.下面举几例,让同学们仔细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做解析几何题时,如果遇到思维障碍,解题受阻,往往束手无策.此时,应当考虑一下试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若能挖掘出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并适当选用,能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正> 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指出:“在讨论数学问题时,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的确,对于一般情形的问题,通过分析其特例,往往可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特别是在解立几题时,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 ,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又不宜搞“题海战术” .我常想能否选择一些有意义 ,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 ,使学生通过一道题目 ,就如同进入一道大门而发现一个崭新的天地 .我在进行双曲线定义教学时 ,利用新教材《数学》第二册 (上 ) 10 5页的例1,巧妙变化 ,深入挖掘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课堂实况简录如下投影显示例 1 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F1(- 5 ,0 )、F2 (5 ,0 ) ,双曲线上一点P到F1、F2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6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教师 :请大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圆x2 + y2 =R2 在其上任一点 (x0 ,y0 )处的切线方程为x0 x+ y0 y=R2 如果对于直线Ax+By +C =0 (C ≠ 0 )作如下变形 :R2 A-CR2 x +R2 B-CR2 y =1.若点P(- R2 AC ,- R2 BC )满足圆的方程 ,则直线与圆相切于点P .椭圆 x2a2 + y2b2 =1在其上任一点 (x0 ,y0 )处的切线方程为 x0 xa2 + y0 yb2 =1,对于直线Ax+By +C =0 (C≠ 0 )作如下变形 :    a2 A-Ca2 x+b2 B Cb2 y=1.若点P(- a2 AC , b2 BC )满足椭圆方程 ,则直线与椭圆相切于点点P .双曲线x2a2 - y2…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些解析几何题的求解过程中,不少同学经常陷入"找到了路",却"走不出"的困境.由于不注意探求优化解题过程、降低运算量的方法与技巧,常常因繁杂的运算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适度平几化,注意充分挖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借助平面几何性质,则能避免繁冗的代数运算,使问题简捷获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1.
平面解析几何的核心是坐标法和运动变换的思想,因此它不仅要综合几何的各个知识,还要综合代数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析几何的求解问题,历来是学生颇感头痛的问题,有没有窍门可寻呢?本文介绍平面解析几何求解问题的10种思想方法,希望能圆满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圆是解析几何的典型图形,也是一种独特的解题工具.对于某些解析几何问题,若能根据已知条件巧妙地构造辅助圆去求解,则可获得  相似文献   

13.
选择题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有12道题,占全卷40%的分值,若全部按标准方法去求解,则会耗时太多,甚至影响到后面试题的解答.鉴于选择题不要求解题过程并且答案惟一,可以选用"以点盖面"的方法.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下面我们来看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很难解答,若用“代换法”则可以简繁敏、化难为易。此题若直接计算则很繁琐,不妨用“代换法”解之。设 a= + + + ,b= + + + +则原式=(1+a)×b—(1+b)×a 例2.化简 此题直接约分很难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 设 a=58,b=85。 则原式 例3.某人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求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此题没有给出路程这一条件,似乎无法解答,若用“代换法”则可迎刃而解。 设从山顶到山下的路程为a千米,则可列式为:          (千米)答(略…  相似文献   

16.
郑燕 《中学理科》2005,(10):15-16
构建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来解题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学建模思想,简称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在代数、解析几何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而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则少见总结.其实,在许多立体几何问题中,只要深入挖掘、拓展关系,抓住问题的共性,即可巧建得相应几何模型,从而简明快捷地解决许多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中学数学中,对某些代数式的最值问题通常使用凑配技巧(如配方法)求解,现在高中数学增加了向量内容,我们在使用向量方法求解最值问题,特别是一些无理式的最值问题时,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陈斌 《新高考》2006,(5):7-8
图像法是描述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决物体相互作用的动量和能量问题时往往更直观、更形象、更简洁,有着公式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