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职业倦怠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压力缺乏兴趣之时,就会感到厌倦,产生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况,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下降的状态。那么职业倦怠现象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均存在,但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现象尤为突出。比如,在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当涉及让你再一次选择职业时,你是否选择教师这一职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最容易产生倦怠的职业中,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员是最中之最.大家都知道这份工作就相当于情绪垃圾桶,别人所有的不满、愤怒、悲伤、绝望都一股脑地倾倒在你这里,来访者是好多了,日积月累,你却吃不消了.  相似文献   

3.
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心理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通常出现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在:长期的情绪倦怠感、人格的解体、低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王猛 《华章》2012,(31)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压力下产生身心疲惫的状态或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研究表明,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对课程准备不足,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就会降低.这不仅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由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加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职业倦怠就是主要表现之一。下面就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为例来谈谈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认识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随后Maslach等人把职业倦怠定义为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文增  刘晓明 《教育探索》2005,(12):106-108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揭示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状况、教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重点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能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社会,应激事件增多,冲突加剧,在工作中突出地表现为工作者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已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情境,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个体,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教学,而且要面对家长、社会的诸多压力.这种现象可能耗损教师的工作士气和情绪,导致教师心身的倦怠.本文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探索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了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这是一种由于长期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群体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源于英语“Job burnout”,也称为“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教师职业倦怠则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呈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slach等人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指出,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消极心理反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职业倦怠是许多职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从业中倦怠的感受更强烈,其中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的倦怠反应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如果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职业倦怠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枯竭”,是一种因个体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对挫折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003年南京师大的刘晓明等对长春市199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中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虽然问题不严重,但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2004年9月《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推出“老师,您累吗?”的在线调查…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使用职业倦怠这个词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是易产生倦怠的  相似文献   

16.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职业要求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需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工作不求进取,甚至会造成身体不适、健忘、失眠等疾病;对工作则会促成无成就感,厌倦教育,讨厌学生,从而促成体罚学生的现象,把对工作的不满转嫁给学生。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第一,职业因素,如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角色冲突、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职业的低创造性等,还有工作环境、教学情境、组织气氛对教师心理造成的影响。第二,个人因素,如教师人格特征、社会能力的知觉也是影响倦怠的因素。第三,社会变革,使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对教师个人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为面对人的工作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高校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越来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较高要求和期望值,社会越来越多的种种诱惑……,久而久之,就会损耗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研究应当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心理角度对教师现实状态进行关注,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人文关怀。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两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  相似文献   

20.
朱正波 《中国教师》2014,(Z1):262+264
"burn-out"(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自此人们对"职业倦怠"日益予以重视,教师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种种要求和现实环境的样样限制和舆论压力,这些都使得我们教师常常处于高强度压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其后果可能会导致教师的身心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