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长江水利教育》1989年第4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论文,其中有一小错(118页,第3行)应纠正如下:又:黎祥族同志在《长江水利教育》1990年第3期(即1990年第3期)发表一篇题为《《“双变”渗水试验方法原理》的数学启示》的论文,有一小错(56页第2行)应纠正如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理论界多年来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的肖新生同志《马克思主义出发点探析》一文把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归结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该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易佑平同志与肖新生商榷的文章《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992年第1期该刊又发表了肖新生同志答易佑平的《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一文,重申了原有的观点。笔者既有与肖文不同的观点,也有与易文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就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并与肖、易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3.
本刊1990年自然科学版(自总第9期)发表了徐道同志《Ceva定理的推广》的结果,王伟贤同志来稿指出;1988年12月《美国数学月刊》上刊载的《Ceva定理在高维空间的推广》,从另一角度推广了Ceva定理,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并寄来了该文的中译稿,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发表于一九○三年第八期的《浙江潮》,迄今已七十六年,而其作意,近年来始引起注意。杨天石同志在《鲁迅<中国地质略论>的写作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护矿斗争》一文中对此有所论述。王杏根同志曾撰文于《山东师院学报》一九七七年第六期,对杨文提出商榷。翌年,该刊第四期又发表杨天石同志的《读<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辨证>》一文,对王文表示异议。王杏根同志再写此文作答。本刊予以发表,以期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多余的话》的主要倾向及其性质,这是评价瞿秋白的关键。粉碎“四人帮”以后,史学界的同志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推倒了“四人帮”一伙强加在瞿秋白同志身上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使秋白同志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得到了昭雪。但在重新评价秋白同志的历史功过的过程中,对《多余的话》的真伪问题及其主要思想倾向问题,有些分歧,现将这些分歧意见整理发表,并将《多余的话》全文作为附录刊出,以便于深入开展讨论。近年来,学术界发表的论文中,涉及到《多余的话》评价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篇:《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第三、第十二期,先后发表了李洪林同志的《打破党史禁区》,陈铁健同志的《重评多余的话》,王维礼、杜文君同志的《应当全面评价瞿秋白》。一九七九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史资料》(丛刊)第一辑刊载了蒋铃、马鸿生同志合写的简讯《关于瞿秋白的评价问题》。一九七九年本刊第一、第二期先后发表了王关兴同志的《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批判“四人帮”对瞿秋白烈士的诬陷》和王亚朴同志的《怎样看待〈多余的话〉》。一九八○年三月廿一日,丁玲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我对〈多余的话〉的理解。。一、关于《多余的话》的真伪问题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还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末期经济学界曾经开展过讨论。近因《经济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一期摘要发表孙冶方同志的《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一文,“价值范畴”的归属问题,又重新引起讨论。讨论中,有商榷,也有支持。一九八○年《经济研究》第二、六期分别发表的胡亿生同志的《我对价值规律问题的一点认识》和张云德同志的《价值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的《小学教学研究》一到,我总是先翻开《数学》栏目,拜读“教法探讨”、“问题研究”、“争鸣之页”等内容,爱不释手,受益不浅。但我发现一个问题:1992年贵刊第十期第33页四川省张全明同志所写的《似是而非关键应搞清“是”》一文竟然又在广西的《小学教学参考资料》第十期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自本刊1983年第1期发表柳兆连同志《百分数文字题教学质疑》一文以来,编辑部陆续收到银川铁路一小龚正春、银川十一小学安金柱等同志的文章对柳文提出不同看法.现在我们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编写组关于中师课本第一册基本内容和编写意图的说明,对这一问题做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9.
一《南阳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发表了暨南大学一位作者与我的《谈<鸿门宴>的结局》(1981年第1期)的文章相“商榷”的文章,正题叫做《项羽为什么失败》,副题即《与齐子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书报之窗     
《语文战线》从八○年第三期开始,开辟“语文教育家介绍”专栏,在已出版的第三、第五期里,分别介绍了吕叔湘同志和张志公同志。这两篇文章简略介绍了吕、张二同志的籍贯、生平、担任过的职务、治学精神、工作态度以及对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贡献,重点介绍了他们的学术专著。第三期介绍了吕叔湘同志的学术专著《中国文法要略》、《文言虚字》、《语法修辞讲话》、《汉语语法论文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建国以来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第五期介绍了张志公同志的学术专著《汉语语法常  相似文献   

11.
我校教育系杨鑫辉同志,从1979年开始跨入新开拓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领域,至今已取得一批成果。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有:《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刍议》(《心理学报》1983年第3期)、《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报》1984年第2期)、《“学记”心理学思想初探》(《心理学探新》1981年第1期)、《中国古代若干个性理论》(《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4期)、《中国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等数学》89年第2期发表了熊曾润同志《三次多项式极值的一种初等求法》,读后很受启发.这里我想给出极值的另一种初等求法. 任意给定关于变量x的实系数三次多项  相似文献   

13.
晓亮同志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两篇讨论“生产力”范畴中包不包含精神因素的文章(见《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1983年第9期)。这两篇文章对于学术界深入探讨“生产力”范畴,科学地分析、研究它的内容、结构,不无重要意义。我们读了晓亮同志的文章很受教益;但对他在这两篇文章中所发表的基本观点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二期发表了李大伟同志的《本质范畴的现行定义及解释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质疑》明确提出,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关于质和本质的定义是错误的,“不是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有关思想的正确表述”.此前,李大伟同志在《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上发表的《试评教育本质争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以下简称《出路》)中也曾提出过  相似文献   

15.
一些说明     
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同志在《人民教育》一九七九年第2期发表的来信中,把新编初中数学第一册第一课引用了恩格斯的一句话,当作林彪、“四人帮”的流毒(以下简称“流毒”)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典型例子。我们作为该书的编者,要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载了薛纪湉同志的《在“较深的意义”上界说真理》一文,提出“把真理界说为正确反映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的观点,认为不应把正确的感性认识纳入真理范畴。同刊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了陶胜先同志的《真理应  相似文献   

17.
<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以下统称“文章”)一文发表在《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0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文章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课为例,介绍了教师的备课理念、内容设计和教学反思.文章具体说明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架设思维阶梯,  相似文献   

18.
严修同志在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谈目前流行的一种病句》一文,引起了语文工作者的关注。同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发表了一组短文,对严文提出了不同意见。徐世英同志在本刊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病句”不病》的文章,也表示不同意严文的看法。接着,严修同志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的本刊上发表了《“‘病句’不病”吗?》的文章,对徐文逐点进行了答辩。本刊发表了徐、严二位同志的文章之后,陆续收到了各地许多同志的来稿,或者对徐文的观点,或者对严文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意见分歧很大。我们十分感谢各地同志对本刊的热情支持,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发表了。为了处理好大家的意见,我们同部分作者进行了研究,后来请来稿者之一的李裕德同志对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的意见起草一个综述,几经讨论,现在发表出来。暂时我们就不准备再讨论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译丛》1983年第4期发表了列宁《对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批注片断》。在此以前,该刊1979年第2期还曾发表过列宁《论罗·卢森堡〈资本积累〉一书的文章的提纲草稿和材料》。列宁的这些批注和材料,已经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认真研究这些批注和材料,将有助于全面领会列宁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的论述,也有助于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列宁的上述批注和材料,在国内是由我和陆立军、巫继学同志首先加以引用的。1980年,在我单独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又进一步引用了列宁的原话,认为他曾经“十分忿概地”把卢森堡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说成普遍规律的言论斥为“胡说八道”。此后,王慎之和王绍顺同志亦曾分别引用了上述这句话。而《经济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的任微同志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1988年第6期《世界史研究动态》上发表一篇读书札记,在肯定杨铮同志新著《当代国际问题集览》(简称《集览》,下同)独特贡献的同时,指出了该书在某些基本史实方面的错误与不当之处,希望再版时予以更正。近来杨铮同志发表《对席来旺文章的答复》一文(简称《答复》,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除表示承认有某些“不周全之处”外,着重归纳出4个“实质性问题”进行答辩,并希望就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