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市二完小三年级八十八班教室的墙上,一张张奖状鲜艳夺目:段考第一名、期考第一名、广播操比赛第一名,集体舞比赛优胜纪念,等等。这是曾淑清老师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的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曾老师是怎样引导全班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茁壮成长的呢? 教室里,曾老师在讲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英雄李成文烈士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自卫还击战电影"作为对1979-1989年间南疆边境战事的银幕反映,是80年代中国电影故事片创作的特定产物,它的作品形态亦是80年代故事片创作的整体形态:宣教片、探索片、娱乐片,"三足鼎立"的典型代表。回顾这一类特殊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今已被遗忘了的"自卫还击战电影"。  相似文献   

3.
今年四月以来,成都市中、小学积极开展向对越自卫还击战英模学习的活动。广大青少年决心学英雄思想,走英雄道路,为实现“四化”争“三好”,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两个多月来,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除组织学生学习报刊杂志上所发表的重要文章和英模事迹外,还邀请了边防部队的英雄、功臣和参战校友到学校作报告,畅谈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大胜利,宣讲英勇作战的战例和动人的英模事迹。许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春天反击越南入侵者,保卫祖国边疆的自卫还击战的日日夜夜里,广西边境县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守岗位,不怕牺牲,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当中许多向志立了功受了奖。这里讲的是凭祥、龙州、防城等县市一些学校教师、学生在自卫还击战中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5.
徐怀中同志的《西线轶事》发表后,在文艺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1980年短篇小说创作奖第一名。这篇小说之所以这样引人瞩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作者在军事题材方面,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这篇小说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西线战场为背景,着力刻画了陶坷、严莉等六个女兵和刘毛妹这个男兵的形象。他们承受了严峻的战争考验,成为新一代的青年英雄,反映了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最吸引我的是刘姥姥这个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塑造了一个下层社会出身的劳动人民,通过下层社会劳动人民的亲闻亲见,将荣国府富贵繁荣、荒淫、溃败的生活和贫苦农民的生活予以对照,加以揭露;把她当作贾府盛衰的目击者和客观见证人。所以说刘姥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总是生活在主体和客体两个世界之中,如何在人物塑造中真正把握好这两个世界的内在关系,是作品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方方小说在人物塑造艺术上对该问题给予了新的理解与操作,从而使人物达到了两个世界的审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焦桃 《阅读与鉴赏》2009,(11):46-46,52
鲁迅写文章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高尔基塑造人物也是取同类人的五十个合成一个。也就是说,鲁迅、高尔基刻画人物用的都是合成式。合成式.不仅适用于塑造人物。而且适用于组织材料。生活中的材料往往是零碎的、片段的,很少有一个完整的事件可以直接人文.这就是学生对作文深感棘手的原因所在。倘若对生活场景和各种材料加以合成.那么在高考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相似文献   

9.
张光裕 《快乐阅读》2011,(25):133-134
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作小说的三要素。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小说来源于生活,而它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占了很大比例。要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的社会人生图景;体会作者对小说中塑造的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等。是初中小说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小说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丽金 《文教资料》2010,(18):96-98
去年春季获得强劲收视率的《最后的朋友》,讲述了受伤的五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波折过后获得积极面对生活勇气的故事。究其受欢迎的原因,便是爱,越爱越吸引人,5个年轻男女相互纠缠的爱以及暴力、同性恋等劲爆的话题,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这部不仅仅是夹杂着不寻常爱情的电视剧,更是一门艺术。干净唯美的东京,清新柔和的蓝天白云,5个渴望真爱的年轻人,编剧以东方人独特的艺术敏感和文化眼光塑造着人物,细腻委婉地表达着人物的情感,从一个别样的角度揭示了全人类永恒话题——爱情。  相似文献   

11.
丁沛海 《考试周刊》2011,(38):65-65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可以说细节描写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又使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相似文献   

12.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能揭示人物灵魂中的秘密,发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潜流。作品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得越具体、越充分,人物细腻复杂的感情和曲折微妙的心态就表现得越真切、越生动,甚至使人物之“神”全部活现出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讴歌知识分子爱国献身的小说,着意揭示人物对祖国价值的深刻认识,同时还注意将人物的爱国情操与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远大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表现;描写古代人民保家卫国斗争的作品,摒弃了大汉主义的思想偏见;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突破禁区,全面展现全民抗战的时代风貌;反映对越自卫战的作品,熔进了较多的人性、人情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作品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相似文献   

15.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作品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德顺爷扮演了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威角色,人物塑造非常丰满.高加林并非社会主义新人的讴歌对象,也并不是个利己主义者,而是一个不成熟的,但又是有爱心的、世俗的,人物塑造的也非常丰满.  相似文献   

17.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传神,人物的个性就越鲜明突出。这一点,在鲁迅的众多小说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正有意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作者通过对那个时代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运用熟悉的艺术样式,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生活。这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作为小说创作,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而作者真实准确地塑造了生活在一个矛盾冲突非常关键的时代的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矛盾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人生》通过对高加林、刘巧珍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在社会变革的大浪潮下,不同人物命运的变化。在复杂的矛盾中,展现了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青年的悲剧抗争史。主人公高加林的典型性引来各种褒贬不一的评价。对高加林的形象分析,既要着眼于大的社会背景,也要注意把握人物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对采琳娜这个人物的大胆成功塑造,让我们眼前不禁出现了一位栩栩如生、俏皮可爱有时肤浅但又真挚诚恳的普通农女的形象.通过这一个人物的刻画,反应出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森严.表达了一个生活在社会第三阶层的普通人的纯朴、可爱、但也向往好的物质生活并且努力追求自己伟大爱情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