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法律缘何需要解释是一个理论法学的问题,其所要解决的是法律解释的命题能否成立的问题。法律的生命在于理解、解释和应用,法律的本身具有的开放性、概括性与案件的丰富个性产生的冲突,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间出现的矛盾等都需要运用法律解释来协调。  相似文献   

2.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 对法律解释含义的理解.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中国学界对法律解释的概念主要有几种,分别如下。  相似文献   

3.
司法解释既是法律解释的主要形式之一,又是法治的一项制度;既是规范性法律件,又是法律建设活动。健全司法解释制度是实现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除了司法解释外,依据法定分类方法,还有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等法律解释。此外,和司法密切相关并有必要和司法解释相提并论的还有地方司法解释和案例;即使司法解释内部,依解释的主体不同,又可分为司法审判解释和司法检察解释。然而,法定的有权法律解释分类中标准不同一,司法解释和其它有权法律解释之间不协调或冲突;司法审判解释和司法检察解释之间,因解释主体多元,既影响司法解释的效力,又影响司法解释和法律的统一;司法解释对实际存在的地方司法解释和案例也应正规。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有许多法律内容学生是无法理解的,甚至出现与现实相冲突的情况。本文试图通过课堂虚拟教学,从案例演示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无效民事行为的界定,以及无效民事行为的可撤销和可转化。  相似文献   

5.
法律解释是与法律适用相并行的、旨在解决法律的一般性与案件的个别性之间差异的活动.本文试图对法律解释进行相关界定,并回答法律解释为何必要,以及法律解释如何可能的问题,以期为人们理解法律解释提供认识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时间观亘古有之,但不同社会,不同化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不相同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建构、反应和解释的学科就是时间学,据研究,在化时间观里,非正式时间最能导致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理解性教学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释哲学是20世纪的显学,它所强调的是理解与解释之中那种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的品格和创造的品格。这种与世界经济、社会、化发展比较吻合的理论品格,对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困惑有极为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价值。因此,解释哲学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和深刻。教育是受解释哲学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领域,目前正在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从解释学的角度来阐述理解性教学论发生的社会根源、哲学根源以及心理学根源,然后去寻找其逻辑起点,这对理解性教学论的健康发展极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网址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访问技术,本以网络实务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网址技术为例,探讨网址技术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抢注网络实务与他人注册商标,企业厂商名称等冲突的问题。我国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和规定,采取扩大解释和适当变化的方式,作为过渡阶段措施;同时通过改革网络实名注册管理办法,加强注册机构与商标管理机构,企业名称登记机构之间的必要协调等方法来积极解决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9.
《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转质问题作了规定,即法律上承认了承诺转质,而对责任转质不予认可。本对承诺转质在法律适用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从而达到全面理解转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任何法律的适用,都必须通过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或理解)。通过河鲈科淡水小鱼案,德沃金成功地批驳了以古典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意图论法律解释观,强调只有坚持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才能既保持稳定性又保持连续性,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我国加快法制建设进程的今天,合理地借鉴整体性的法律解释观无疑是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然社会效应总会与立法者所期待发生的价值牵引发生偏差。侵权责任法立法价值取向的实现存在不可忽视的障碍。立法者赋予侵权责任法利益衡平、区别对待与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在司法实践中受到社会外部性的影响,其实然结果出现一定偏差,导致了抑制主体自由、法的确定性失却与不平等性一定程度上加剧的负效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和寻求侵权法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契舍点的解决路径,对于缓解侵权责任法立法价值取向在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的二元矛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遍国际法的法律秩序,欧共体法建立了不同于普遍国际法的许多规则,一致解释原则当属其中之一。欧洲法院建立和发展一致解释规则旨在保证欧共体法的效力,在确立欧共体法优先地位的基础上,保持了该规则调和的性质,同时试图通过温和而间接的方式使欧共体法在成员国法律制度内取得类似直接效力原则所获得的效力,其内在的强制性随之凸显。与具有直接效力的欧共体法相比,它更易于被各成员国接受,因此与直接效力原则、国家赔偿原则一起成为欧共体法效力的保证。而新近通过Pupino案将该规则扩展适用至欧盟法的第三支柱①,对于欧盟法的发展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自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重陷困境。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国际法因其基础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偏颇,已难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文化在为国际法寻找出路问题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等对解决国际法的自觉遵守问题,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问题,对如何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等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解释。中国的强大为中国学者借助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国际法作出独特贡献提供了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4.
孟连傣族习惯法规定了拾得者一定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及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这些规定与《民法通则》及《物权法》的规定很不相同,这两部法律均否认了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及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两相比较,孟连傣族习惯法的规定更为合理,既符合伦理学中人性类型的相对数量统计性规律,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同时,从实际效果来看,赋予拾得者这些权利取得的效果也更好。事实上,正因为法律规定的不合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拾得遗失物也未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立法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自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赋予自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向人民法院告诉并要求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由于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律规定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司法实践中的部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目前进行的修订《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的法律规则,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立法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对其解读存在分歧,即使同是立法部门,前后制定的《担保法》和《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也并不一致。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本着私法自治的理念,在利益衡量上注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担保人内部相互之间的追偿则应通过债的连带关系原理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合同法》第64条对于“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规定的过于简约,尤其是对于第三人的相关权利没有做出规定。从学理解释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合同法》实际上给予了第三人向债务人的履行请求权。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第三人也应该拥有对违约的债务人的独立的主张违约责任的权利。《合同法》应当参酌相关立法例,对这两点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8.
认识1999年新《合同法》的促进交易原则对正确理解,运用合同法意义重大。该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是合同法理论成熟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熟使然。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确保和促进交易的发生。它在合同法中不仅体现在其订立制度,履行及解释制度与前三部合同法律有较大的不同,而且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具有原则条件的限定,克服了它的副效应。  相似文献   

19.
德国基本法是德国法律和政治的基石,也是德国宪政得以发展之关键。德国基本法从其产生至今,虽历经多次修改然而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这与德国基本法的文本内容、宪政发生的条件以及宪法法院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