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各学科教学常态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员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引领、服务”作用,促进教师及教研员的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黑河市教研院决定在全院各学科教研员中开展“跟踪式听评课”活动,为确保活动严密规范,特制定此方案。  相似文献   

2.
梁凤娥 《教师》2012,(25):30-30
评课作为一项教研活动.是听课的继续和提高。俗话说:教学相长。其实“教”与“听”“教”与“评”何尝不是如此!“听”是“评”的基础,“评”是“听”的反映。“听”——听什么?“评”——怎样评?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一、评课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参加了一次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课的类型是示范课.授课教师有两位。一位是特级教师.另一位是一般教师,两节课各有“千秋”。特级教师上的是高二年级女生的选修课——体操类.另一位老师上的是高~年级的足球课.评课人本应该就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可从头到尾听到的只是对特级教师的赞赏和恭维.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评价只是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对那位没有名气的老师却只字未提。而实际上课的过程是:体操课上教师在运动负荷的把握上就有点欠缺,整节课学生间歇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0分钟;足球课上的是脚弓内侧传接球,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加入游戏——传球接力比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技术。提高了教学效果。2.零距离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的统一要求,今年上半年物理学科继续在黑河四中进行"跟踪式听评课"活动,重点跟踪刘海波老师的同时,跟踪该校物理组的全体教师。教研员们通过认真听课评课,与教师真诚交流,明显感觉到教师在进步与成长,尤其是马卿老师的变化很大,她由一个抵制课堂改革的教师逐渐成为课改的推进者、倡导者和实施者。2014年4月14日,马卿老师执教了《压强(2)》一课,本课为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本  相似文献   

4.
在“千人进课堂,万人大比武”活动中,通过参与示范课听评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的方式,听了不少中小学教师的课。这些课,让我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看到了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苦心经营。然而,欣喜之余,也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仍旧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问题暴露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科学、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千人进课堂,万人大比武”活动中.通过参与示范课听评和“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的方式,听了不少中小学教师的课。这些课。让我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看到了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苦心经营。然而,欣喜之余,也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仍旧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问题暴露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科学、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因为工作关系,我又一次来到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又一次听到了余中云老师的讲课。这次听课的内容是试卷评讲,因为他们学校中考刚刚结束。一般地说,试卷评讲不易讲好,但是我听了余老师的课以后,感觉很好。评讲中,他不是光说答案对错,而是将错的原因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熔于一炉,使学生知道“哪儿错”,还知道“为什么错”、“下次不会再错”等内容。课堂上师生相互问答,气氛活跃,轻松自如,没有一点枯燥之感。课后我问学生,学生也一致反映“很好”,并说,“平时我们就喜欢听余老师的语文课”。 “为什么余老师的课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我带着这样的问题与余中云老师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7.
付艺 《黑河教育》2014,(8):32-32
正曾经有人说,教师的成长只有通过各种培训才能有所提升。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太全面,从我的实践来说,我在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开展的"跟踪式听评课"活动中同样感受到了什么是快乐成长。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的崔宏老师,对我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崔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影响着我,重新点燃了我的工作热情和对提升能力的渴望,更点燃了我对成功教师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上,我“遇上”了蔡老师的“倒推”一课。活动的前两天,我在主会场听了8堂课,最后一天,我溜到了分会场。蔡老师在主会场上课时.我正在分会场最后一排.边看大屏幕,边和几位老师“聊课”——起初,对这堂课并没有太在意。当蔡老师做起了游戏,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  相似文献   

9.
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喜欢听公开课。因为公开课是集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学科智慧的课。与一般老师不同的是,我喜欢关注公开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琢磨公开课上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多了,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对公开课上大多数学生真实的“生存状态”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0.
王敏 《教育文汇》2012,(3):41-41
近几年听了不少课,印象最深的还数去年在“名师赴皖北送课”活动中听的一节示范课。这节课由马鞍山二中特级教师盛庆丰执教。当时听课的老师很多,快要土课时,却出现了意外情况:盛老师准备讲的课文是《我有一个梦想》,但学生却带错了书。我想这下糟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实验学校,这意味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的真正确立。我们在合作探讨“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听评课作为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听评课,却又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老师们缺少听评课的框架,即我“依据什么”听评课?二是听评课的活动很不规范,即“如何”听评课?于是,我们在崔允都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开始了听评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听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上好作文指导课──《记一分钟活动》课评山西省电教馆郝子萍在山西省电教馆举办的小学作文电化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笔者有幸听了大同市城区六校张晓燕老师的《记一分钟活动》一节六年级作文指导课。这节课上,为解决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着的“无话可说”与...  相似文献   

14.
在“名师送课下乡”活动中,我听了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汤建芬老师教学“面积单位的认识”一课.汤老师将课改新理念融入常态的课堂教学之中,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可学、可用且又耐人寻味的研究课,其中几处让我叹服并回味.  相似文献   

15.
重科研轻教学:讲师升教授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教育》2006,(18)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晏才宏被很多学生称为“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他的电路课,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满分居全校之首。许多老师坦陈“我教的课比晏老师还差很远”。晏才宏老师的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晏老师终年57岁,他优良的师风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受到广泛的赞扬,然而就这样一个老师,由于没有论文,在他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相似文献   

16.
顾汝佐老师在一次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的听、评课活动中说:“我听了好多课,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学生痒的地方没抓到,不痒的地方倒是抓到了,结果还是痒。”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盐城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活动中,响水县张林林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实为本的教学作风,纯正精练的教学语言,尤其是那精彩有效的活动设计,令我回味无穷。下面我就本节课的几个精彩片断,谈几点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老师:同学们好!昨天我在走廊上听见一个同学说:“我不喜欢贾老师,每次见到她心里就不舒服,她的课我也不想听。”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9.
感谢《小学教学》编辑部的领导与编辑们给我机会,使我能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郑桂元“观察的范围”这一课。听郑老师讲课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着郑老师引领学生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的美丽.享受着学生在探索道路上演奏出的那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这些享受都源于郑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恰当引导。郑老师的课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各级赛课活动相继展开,笔者一直参与各级赛课的评委工作,在观摩时,常常听学生这样谈论老师:“我特别喜欢某老师,听他的课也饶有兴致;不喜欢某老师,他的课像催眠曲。”的确,一天要连续听6至8节课,有些课听得淡然无味,打不起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