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在某地,每到高考时节,都有人会想起王老师。此事还得从2000年说起。王老师是一个小县城中学的教师,是当地惟一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人,教的班升学率总是名列前茅。在这一年高考前夕,他带的高三班以及他的女儿都在积极备考的时候,他突然发病住院,经查是肝癌晚期。  相似文献   

2.
在某地,每到高考时节,都有人会想起王老师。此事还得从2000年说起。王老师是一个小县城中学的教师,是当地惟一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人,教的班升学率总是名列前茅。在这一年高考前夕,他带的高三班以及他的女儿都在积极备考的时候,他突然发病住院,经查是肝癌晚期。  相似文献   

3.
沉重的爱     
陆宗成 《师道》2008,(6):42-43
作家曾颖在《让学生仇恨的优秀教师》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王老师是四川某县城的中学教师,是当地惟一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人,教的班升学率总是名列前茅。高考前夕,他带的高三班以及他的女儿都在积极备考的时候,他突然发病住院,经查是肝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考试,他叮嘱家人不许把他的病情告诉女儿和学生们,让他们安心考试。  相似文献   

4.
李非 《教书育人》2006,(12):33-36
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李亚莉老师,就是这样个人。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京开展了快乐教师行动。快乐教师行动在小学教师中成效明显,而面对升学和素质教育变成硬性考察指标的双重压力,中学老师培训之后依旧很难“快乐”,很快恢复了过去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每到高考时节,我都会想起王老师。虽然我与他素不相识,也没有过一句话的直接交流,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总觉得与他有着特别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我以前在内地一所生源较好的学校任教,老师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管纪律,我们的主要精力基本花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研究考试规律上,学校每年高考升学率很高,考取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多,老师也因此而出名。每年高考分数一出来,我们老师就忙个不停,既要接受记者采访,又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祝贺。每年的教师节前后,各种各样的桂冠都会戴在我们头上,什么名师、新秀、劳模、有突出贡献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也为此沾沾自喜,甚至会有傲视群雄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考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竞争日趋激烈、高考科目多与考生负担重、追求高考升学率等问题,本质和根源并不在高考,高考只是使一些问题突显出来而已。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教育及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和问题多数还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制度虽有不少局限,也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它能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9.
师殇     
陆宗成 《师道》2007,(7):18-19
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姜慧商是个名人。 17年前,也就是别人都叫他小姜的时候,他就做出了一件挺轰动的事——高考时,以613分夺取了“州文科状元”的桂冠。以他的成绩,当时完全可以填报北京大学的,但是他居然填报了省内的一所师范院校。他家摆谢师宴时,没有一位老师赴宴。  相似文献   

10.
李亚 《中国教师》2014,(12):92-93
<正>石家庄实验中学的教师武分涉是一个传奇。在石家庄实验中学的贴吧里,他被称为"牛人"。每半年一次的教师业务考试,武分涉几乎都是满分。初见武老师,因为他说话口吃,我以为他不能上讲台授课。谁知,进了教室,走上讲台,他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总之,他带给我们太多震撼。安心教学,辛勤耕耘1977年(新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武分涉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1981年,武分涉大学毕业,成为河北省无极师范(石家庄实验中学的前身)的一名教师,迄  相似文献   

11.
随后,我们带着老师外出听课,听全国优秀教师上各种版本教材的课。老师们头脑中死盯着“一本教材”教的框框终于打破了。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2):I0008-I0009
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1958年建校,是一所集小学到高中的聋人学校,兼收肢体残障生。在校生300余人,教职工110人。其中,吕雪晶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并开设校本选修课50多门,聋生高考升学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100%,并有多人在世界残奥会等大赛中获奖。学校曾获北京市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单位、中国西部教育顾问校等20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3.
寻找     
刘敏 《文学教育(上)》2014,(12):159-160
1980年,我16岁,参加全国高考,被家乡小县城一所普通的师范学校录取,从此我便有机会走出农家.县城离老家白螺矶50公里,但对我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少年已经是很远的地方了.那时交通远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每次开学放假只能搭乘县城客运公司的班车.开始以为搭车是件快乐轻松的事,殊不知对于以前很少搭车且有晕车毛病的我来说,每次开学和放假都无异于一次次灾难.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相似文献   

15.
1911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相似文献   

16.
校园也是江湖,有各种各样的纷争,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恼人事。青春本来就多事,小小的心灵,大大的敏感,让我们在高中的生活里很容易就被伤了,很多陪伴一生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是这时看似不经意的经历留下的后遗症。看看高中生活中什么事情最让你伤不起调查中,大家列举的各种伤里,是不是也有你的痛。  相似文献   

17.
来到东丽中学后,赵爱军老师把我带到了学校会议室。会议桌中间摆着两盆美丽的蝴蝶兰,会议室墙壁上挂着“天道酬勤”的条幅,采访环境安静优雅。赵老师为人爽朗、待人热情,非常容易沟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采访期间,赵老师多次因事离开,每次回来她都报以歉意的微笑:“实在是太忙了!”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蒋小平就特别敬慕教师的职业,觉得老师是那么美丽、那么神气、那么伟大。在公司奋斗了多年的他,于2004年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来到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踏上了三尺讲台,圆了儿时的梦。  相似文献   

19.
谁能救你?     
我记得贾樟柯在一次被采访时说,他在荒败的小县城混时,有很多机会沦落,变成坏孩子,毁了自己。这是诚实的自白。我在知青岁月中也有太多机会沦丧,破罐子破摔。刚才有年轻人问:“谁能救救我们?”  相似文献   

20.
赵力华 《班主任》2013,(11):32-32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告诉我,我班有两个女生在考场传纸条、打手势对答案。我问他是谁,他说:“一个叫贾楠,另一个我记不住了,只记得姓张,戴副眼镜。”姓张,还戴副眼镜?不用问,一定是张子涵。这个女生上次考试就作弊。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她当时也痛哭流涕,发誓悔改,没想到这么快又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