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半疯教诲     
<正>甲:"老头儿,你为何把别人的小麦倒入你自己的麻袋里?"乙:"因为我是个半疯的人啊!"甲:"既然是半疯的人,那为何不把自己的小麦倒入别人的麻袋里?"乙:"那我就成了完全的疯子啦!"  相似文献   

3.
和报社其他同事相比,特稿记者似乎是最莫名其妙的一群人.你要是出去说你是搞特稿的,人家会觉得你特别搞笑,然后一堆"华而不实"、"炫技"、"煽情"之类的"帽子"扣过来,躲都躲不开啊. 当然,对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新闻业来说,特稿记者也能在夹缝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他们职业尊严的体现,用国外老祖宗的话来说,那就是——"拜托!看在上帝的份上,给我一个故事,把它写得好看些."  相似文献   

4.
"人家整咱,咱没办法,咱可千万不要自己整自己!" 这句话是我自己发明的,名之曰"快乐语录",因为常念我这条语录,能给你带来快乐. 根据我的测算,一个人的烦恼,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来自自己,只有"飞来横祸"那百分之一不是你自己找的.俗话说"招灾惹祸",说的就是灾都是自己招的,祸都是自己惹的.  相似文献   

5.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人家讲"科学",你总不好讲"反科学";人家讲"民主",你也不好讲"反民主",于是就提出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国学".那意思就是,我这个"国学",跟你那个"科学"、"民主"是不一样的.现在居然搞出一大堆所谓的"国学名人",真是荒谬."国粹"是另外一个意思,那是清朝末年一部分搞革命的人,拿来对付满清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酒量太大了     
<正>生病的儿子:"打针前为什么要擦棉球?"父亲:"那是酒精,先把你的屁股擦醉了,再打针就不疼了。"儿子:"可是我还是疼呀!"父亲:"那是因为你的屁股酒量太大了!"  相似文献   

7.
大凡开会,总有人念稿子.当年可不是这样的.不信,你读一读《毛泽东选集》,那里面所收的讲话稿,能让你一下子感受到会场的气氛.这是不用稿子讲话留下的痕迹. 我见过毛泽东演讲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在延安窑洞外面,小凳子上放着茶缸,毛泽东扳着手指头,正在一二三四地侃侃而谈.其实,老一辈革命家讲话都不兴念稿子.就说陈毅元帅吧,那简直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凡是听过他报告的人,对他的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豪爽的性格,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据说有次他做报告,面前放着一张纸,人们都以为是发言稿,后来发现上面一个字也没有.陈老总的解释是:"我是怕有人说我不认真,才放上一张纸的.我自己说我想说的话,要啥子稿子嘛!"  相似文献   

8.
林夕 《青年记者》2008,(13):21-22
"你为什么想做记者?" "不知道." "你学什么的?" "激光." "哦,那你一定很有新闻理想." "对不起,绝对没有." "……" 这段话已经重复过几百次,上千次,每一个人得知我非科班出身,还是学理工的,加上书没念完就跑出来当记者,都很好奇,设想我或许应该是怀着点什么新闻理想的,可是,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到.  相似文献   

9.
我的上蔡之行,距今快30年了。那是我很难忘的一次采访。此后多年,我结下了浓浓的“上蔡情结”;上蔡人也把我这个普通的记,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你想在一夜之间就能把你的人品学问和工作能力提高到貌似高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地步吗?我有个"诀窍",当官,包你一夜之间就能成为"全才",什么都懂,不信你试试,准灵.  相似文献   

11.
粟亦心 《声屏世界》2013,(3):143-145
在我的人生信条中,有几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其中"坚持"是我最顶礼膜拜的。多年以来,当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我都习惯把"坚持"放在第一位,因此品尝到了很多在我能力以外的成功。我渐渐地明白一个真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坚持!一路坚持一路歌2003年的春天,大学刚毕业的我只身回到了家乡长沙,那一年我22岁,正值大好青春。经历了非典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前,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红烧鱼理论":如果我是一道红烧鱼的菜肴,那就必须是那条红烧鱼,而不去做鱼上的那几根香菜和胡萝卜丝--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相似文献   

13.
"错位"竞争,重大策划出新出奇纵观近年来的纸质媒体,有一个极其普通的"通病",那就是相互模仿成风:你开这个栏目,我也开这个栏目;你这个版面能吸引广告,我也迅速跟上;你这个版位能夺来眼球,我也这样安排.去年年末,《人民日报》使用网络词"给力"得到追捧,于是,几乎全国所有报纸都出现过"给力"的标题词,一时,"绐力"成了标题区最无创意甚至令人产生视觉疲劳的语汇.而"千报一脸"恰恰是纸媒生存的最大敌人.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原社长田聪明曾在一次闲谈时考我:"唐老鸭,你知道<实践论>吗?"我说我知道."那你告诉我,它讲的是什么?" 我说,第一句是什么,我记不清了,不过全篇精髓是"知和行"的道理,"实践-认识-实践"的道理.一句话,"知"和"行"概括了全部人生.  相似文献   

15.
在我小的时候最幸运的一件事儿就是我家与抚顺市图书馆为邻,彼此间仅隔一条马路,这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如今已经年近半百,可每每回忆旧事,总要忆起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里那"静". 无论街面上如何车水马龙或人声鼎沸,走进图书馆你就会立刻感受到那里的"静".一进图书馆的大门是贯通的大厅和借书处,即使这里总是有人在走动,可也是井然有序地"静".人们所能听到的也就是那细微的翻检目录卡片的声音.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那装有卡片的抽屉推拉得发出了声音,肯定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原本算不上动静的动静,在这种"静"地就算得上"震动"了!当年吸引我悄悄溜进那里的并不是书,就是儿时对那"静"的好奇.  相似文献   

16.
徐旭 《声屏世界》2012,(5):52-53
提笔之际,突然想起金融界的坏孩子——索罗斯的一句话:"如果,你爱你的企业。那就去抓住资本的翅膀,因为它是天使!如果,你恨你的企业。那就把它丢进资本的漩涡,因为它是恶魔!"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有了以下一些自我感觉不成熟的观点。藉此之际和大家讨论分享。  相似文献   

17.
话说梁灵光在把那份"协议书"递到李书记手上的同时,又进而主动请缨:让他负责完成镇机关历年积存文书材料的整理立卷任务. "那好呀!我一直在为那一大堆尚未整理立卷的文书材料发愁呢!但愿你能'妙手回春',让它们早日成为一卷卷的档案才好哩!……"李书记自然是乐在心中.喜在眉梢喽!  相似文献   

18.
百期遐思     
我是伴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由童年走进少年,又进入中年的.我和我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人一样,有一个浓浓的"北京情结".而今,年龄在增长,心态在变化,可"北京情结"却一如既往.因为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是伟大祖国的心脏.仰望着她的金碧辉煌,注视着她的举手投足,一种幸福温馨,激越豪迈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讲述了这样一则寓言:在窝里吃老鼠的猫头鹰对夜莺说:"不要在你那棵荫凉的树上唱歌了,到我洞里来让我吃掉你."夜莺回答说:"我生来就是为了在这里唱歌并嘲笑你的." 郑筱萸与药商们本应该是夜莺与猫头鹰的关系,可是,郑筱萸终究没有抵挡住猫头鹰的诱惑,抛弃了"唱歌并嘲笑"的职责,投进了猫头鹰那无底深渊.  相似文献   

20.
遗憾     
2008年1月17日下午,刚刚下班回家,大约晚上6点的样子,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喂,你是陈健吗?""是啊。你是哪里?""我是《人民日报》的顾仲阳,你写的《他肯定会来》那篇稿子,我感觉开头写得比较活,也比较充实,我就是看到你那个题目才吸引我读的。"接着他建议:"你那个稿子后面是不是别表述,再补充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像讲故事一样把它写出来,我觉得只这一个事例不能充分地表现这个人(文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