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距。这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优秀教师不断外流且外流入数逐年增多,呈现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普通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公立学校流向私立学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倾向。这样的一种现象对教师流出地的教育发展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2.
内陆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出发,结合地域经济、社会、化的特点,对内陆城镇进行了定义.运用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南阳市为例,研究了内陆城镇体育消费的水平、结构以及影响内陆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依据区域体育发展格局,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陆开放高地由“大开发”转向“大开放”,重庆经济正在快速国际化,正在形成向西、向南全面深入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给区域外语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内陆地区外语人才培养相对保守封闭,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因此,重庆高校应相应地调整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语种设置等,当地政府也应制定区域经济快速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多元化外语教育政策。重庆是内陆典型中心城市,其案例可以为其他内陆开放高地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陆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城市群与沿海地区相比,在自然资源和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且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育层级.内陆城市群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即传统产业型集群、新兴产业型集群、产学研衍生型集群,目前都面临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导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困境.其区域创新需要从学习型组织到溢出效应保护、从模仿合作到多重创新、从软环境营造到硬件建设等方面,构建创新网络,优化创新模式,营造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于吉海 《地理教育》2011,(11):22-22
2011年6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西咸新区,使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之后的第四个副省级新区。这是国家继西部开发、关中一天水区域规划之后的第三次国家级开放,标志着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北开发战略迈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持续加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作为内陆城市,如何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政治和经济的问题。本文通过内陆城市发展区域商贸中心的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2010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之际,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这标志着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林岚 《教育导刊》2023,(10):82-88
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存在诸多问题,推进3+N教研工作坊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3+N教研工作坊是对教研工作坊模式的深化,基于PDCA行动循环理论开展3+N教研工作坊活动,可遵循“制定教研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反馈实施效果—持续引领跟进”的设计与实践路径。这需要内外结合评估实施效果,多方联动提升教研成效,数字化转型推动精准教研,从而使3+N教研工作坊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熊丙奇 《教育》2012,(12):10-10
为促进资源节约、推动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工作,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昨天针对相关价格问题发布通知,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6月17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0.
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渐在沿海地区集聚,沿海与内陆地区人均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本文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高度聚集在沿海地区,是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促使下形成循环累积过程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工业部门不断吸纳内陆地区劳动力的过程,也表现为不断吸纳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改革资源税、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内陆地区创业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促进产业与人才的良性循环互动。部分地区“人才引育难”与“产业培育难”之间存在消极动态关联,这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高度相关。本文基于200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在产业与人才互动关系中起到的交互效应,以及高等教育对产业与人才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主要发现:地区“产业”与“人才”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为正的循环互动,高等教育规模在产业发展水平与人才要素水平之间的双向影响中起到显著为正的交互效应;高等教育的规模、层级结构均对人才与产业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负效应,但规模与层次结构彼此起到显著为正的调节作用,故区域高等教育发挥正效应以“较大规模且较高层次”为条件。以高等教育发展破解地区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循环困境,须要进一步抬升高等教育在各省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在遵循需求与条件相结合的刚性约束机制的基础之上,通过补齐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完善“三螺旋”创新机制,进而推动产业和人才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在当代发展的各种技术对元素正常循环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造成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氮在循环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人类如何防止这一危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永城市教研室始终把推进课程改革作为工作主线和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我们的主要举措是:一、深入学校调研,弄清课改症结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确定的课程改革实施路线图,我市是2004年秋季进入课改的。2008年,为全面了解我市新课改的实施情况,教研室全体教研人员兵分三路,历时两个多月,深入260多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