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中间偃麦草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种,对小麦条锈病具抗性。通过杂交建立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可以有效利用中间偃麦草中的抗锈基因。  相似文献   

2.
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县马站乡的云华片区是云南山茶的故乡,1992年我国植物学家冯国楣教授到腾冲考察时曾提到:腾冲的红花油茶和大树杜鹃为世界之冠。腾冲红花油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价值,花可供人们观赏,  相似文献   

3.
中国物种资源评价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资源科学》1996,18(4):15-21
中国物种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保护措施不力,野生物种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生态环境恶化,灭绝与濒危物种不断增加。目前,受到威胁的物种占整个区系的15%-20%,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4,(2):42-43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唐逸  刘慧 《今日科苑》2007,(1):46-47
“野生华南虎可能已经灭绝了。”在2006年11月16日召开的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南协作区年会上。动物学家们再次聚焦华南虎的生死存亡问题。此前,广东一支野外科考队也已经出发,开始了为期10年的野外寻找华南虎行动。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华南虎真的已经灭绝了吗?我们还有希望亲眼见到野生华南虎吗?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09,(16):I0001-I0003
2008年5月,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ECBP)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IEP)联合举办了“独特生物精彩中国——中国生物名片评选”活动,为中国的34个省市自治区评选它们当地的最具代表性的动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小麦抗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筛选抗病基因的发掘研究进展,以及小麦抗孢囊线虫病基因分子定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还缺乏较好的抗病材料,普通小麦中对孢囊线虫病的抗性资源比较匮乏,建议一方面加大引进和筛选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对小麦野生近缘种属中CCN抗性资源的筛选;对已挖掘到的抗性资源和定位到的抗病基因,可以结合作物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创制遗传和育种抗病新材料,为小麦育种服务。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3,(7):66-68
上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保护区作为保存自然生态和使野生动植物免遭灭绝的主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存库",它拯救了一大批濒危动植物,也为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能源、食物、原料、药品提供了丰富的来源。自然保护区还是进行自然保护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研究生态和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生命史通常可以用树状图来表示,每个现存物种都是直接从某个祖先物种进化而来。如果原始物种的某个族群,适应了不同的生活条件,而在遗传上与原来物种产生重大差异,以致于二者不能再进行交配时,那它就是一个新物种了。  相似文献   

10.
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之多居全国之首.1980年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造成的物种多样性损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美注,本文在探讨云南物种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保护和研究方法,分析了云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思路,以便为保护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最基本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阵地。公园绿地中的园林植物群落是生长在城市环境中的人工植物群落,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起到良好的生态作用,保证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湛江市在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湛江市自然地理概况、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湛江市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种类已有355种。近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地的严重退化、过度狩猎以及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等,毁坏了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了原有稳定的生态平衡,使得多数物种的分布面积不断缩小;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从而加速了物种濒危及绝灭的步伐,因此,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及环境的工作急待开展。保护好野生  相似文献   

13.
鸟类物种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管理,把我国建设成为绿树葱郁、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运行团队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关键物种灭绝、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受到重大影响等问题,创建了亚洲规模居首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系,进一步发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抢救性地保存了一批珍稀濒危、狭域特有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每一种存活下来的植物和动物,无论它是多么微弱或处于灭绝的边缘,它至少为未来保存着希望。保护行动就是要实现这种希望,而对物种灭绝危机的清醒认识是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警示我们:应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多作贡献,否则有些物种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相似文献   

16.
北部到北极的冻土和森林带、南太平洋诸群岛、塔斯马尼亚岛、巴哈马群岛和南美洲的巴塔戈尼亚地区等。可能灭绝的物种高达1500个,其中有北美驯鹿、麝牛、狐蝠和狐猴等。研究人员还认为,在东亚、西欧及北美温带地区等人类已经高度开发的区域,人类和生活在当地的生物已构成了平衡,未来不会再有物种灭绝的现象。标出有物种灭绝潜在危险的“热点”区域,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有预见性地保护地球生物物种,这样人类有可能以较低的代价保护生态平衡。(摘自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预测,由于人口剧增、…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9,(2):1-2
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日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这部书收录了1978年42008年我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5000岁。  相似文献   

18.
西藏高原是近缘野生大麦折世界分布中心之一,其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经10年植物学分类研究,它们属于2个亚种426个变种,除以往报道的新变种外,本文再报道新变种166个,这对系统研究世界大麦分类。起源演化,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工程和遗传育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目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空白。该书收录了自1978-2008年中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5000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的致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