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异化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其被采用所产生的翻译文本中有可能会出现翻译腔、翻译症和翻译体,许多学者都把这三者等同,相互解释替代。文章主要将三者在异化翻译中与翻译文本结合紧密度以及读者的接受度进行区分,以厘清三者的微小差异,更好地认识异化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翻译教学包括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包括译事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指导下,学生进行翻译实践,老师可以在翻译材料选择和译文评价方面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4.
杨凡 《海外英语》2012,(2):171-17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说是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翻译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实践,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实践和翻译现象。翻译研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融合各种范式的合理成分,大量吸取其他学科的学术养分,翻译研究者也必须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辩证稍等额的认识,促进翻译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吴志平 《考试周刊》2015,(14):22-23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翻译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翻译目的。应用翻译则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侧重信息传递内容和效果。功能翻译理论是应用翻译研究最主要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功能目的论的文本类型分析与应用翻译联系紧密。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应用翻译进行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翻译专业教学作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应当区别于传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翻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不仅包括译者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包括实际翻译工作对译者提出的其他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翻译软件操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翻译工作坊实验室,依靠翻译软件平台,可提供真实的翻译环境,由此可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翻译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在译界,人们对理论、对实践的认识却并不一致。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翻译技巧的解说,加深译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类型可分为工具性翻译和文献性翻译;前者包含三个次范畴,后者含四个次范畴。本文突破翻译策略的传统观念,深入探讨翻译类型和翻译策略之间的内在规律,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出了功能与结构两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邱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27-129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吴舒娟  梁燕 《海外英语》2013,(7X):135-136
影视字幕翻译作为翻译众多领域中的一种,其影片片名的恰到翻译将会反映出该影片的主题、大致内容情节等,并且对于吸引观众的眼球,促进影片的宣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影片片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体现出相应的翻译功能及翻译特征。该文将以经典影片The Fugitive为例,来探讨该影片片名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体现的翻译功能以及翻译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从目的论视角谈英汉电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邢营军 《教师》2010,(26):115-116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本文将以汉英广告翻译与旅游翻译为例,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用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翻译科开始于雍正年间,但雍正年间只有翻译童试、翻译乡试,乾隆年间才开始有翻译会试。嘉庆之后翻译乡会试才正常化。翻译科分满洲翻译、蒙古翻译、宗室翻译,其中以满洲翻译为主。满洲、蒙古、汉军均可参加满洲翻译考试,而只有蒙古人才允许参加蒙古翻译考试。嘉庆之后,宗室翻译停止举行。道光之后,蒙古翻译停止举行,仅有满洲翻译。  相似文献   

15.
王楠楠 《文教资料》2006,(30):132-133
近年来,美学与翻译的关系受到翻译界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用美学指导翻译实践也成为越来越多译者所采用的理论指导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翻译美学在中国的特殊地位,简单阐述了翻译美学的两大基本要素——翻译主体,翻译客体,强调了翻译美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教学是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翻译教学法不能满足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需求,为实现翻译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注重翻译技巧和实践的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改进。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本文在总结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代表人物弗米尔、诺德对翻译教学相关论述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不足以及该派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翻译教师是翻译教学的实践者和主导者.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翻译教学的需求,翻译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学科能力、技术能力和转换能力,要提高这五方面的能力翻译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博览群书,更要积极开展翻译实务,接受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9.
以功能翻译的主导理论——翻译的"目的论"为依据,从文学翻译、时政翻译、应用翻译三个方面,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探讨,证明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翻译市场人才需求驱动下,翻译教学获得了新思路,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翻译工作坊及传统翻译教学进行了论述,指出翻译工作坊较之传统翻译教学,在培养新时期翻译专业人才翻译能力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此种教学模式不断成熟,将在培养翻译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