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也与世界大多数民族一样,最初以阳刚之美为男性美.后来,因为政治、文化等原因,在汉民族为主的国家里,男性的阳刚之美被不断地压抑和弱化,并被人为地加进了原本为女性所特有的阴柔之美的一些因素,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审美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幼儿教育也朝着素质教育方面发展。而舞蹈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部分也受到重视。我国目前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上是阴盛阳衰的局面,学前教育各专业以女生为主。作为艺术专业的音乐和舞蹈专业,更是女性一统天下。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幼儿的成长极其不利。在日常教学中缺乏男性教师就容易使学生阴柔有余,阳刚不足。而舞蹈教学中缺少男性教师,更易使学生缺乏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是一部既斗智斗勇又充满阳刚的文学作品,主要描绘的是男性之间相互斗争的故事.但在作品中也穿插了少许的女性,从作品对女性的描绘中,同样也可以窥见女性的光辉形象和女性的人性之美.作者在女性形象的隐匿与建构中,实现了人性的回归,体现了女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1940年代,丁玲的作品中对男性表现出肯定与批判的双向深化的倾向。一方面她充分肯定了战争中延安男性的阳刚美,这阳刚美,表现为“义”“力”和“崇高”的结合;另一方面,她也认识到解放区男性头脑中的封建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对女性结婚、落后问题、贞节观的看法暴露其观念的滞后,同时也表明当地妇女的地位并不让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大象》“乾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外貌描写特征是一个由具体、复杂到抽象、简单,从追求形似到注重神似,从注重外貌到内在心灵、精神渐变的过程,其间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心理及趣味的变化。女性外貌描写特征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紧密相连。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审美趣味,追求女性外貌之美的存在的被遮落蔽,导致理想中的女性外貌描写多于现实,但是,这也使得女性外貌描写具有超越性。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外貌描写体现出的审美意蕴是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兼有阳刚之美,阴柔美与阳刚美的结合使其审美意蕴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舒婷的著名爱情诗篇《致橡树》,用橡树、木棉这两个分别象征男性阳刚之美和女性柔韧之美的意象,诠释、颂扬了现代理想爱情观念。诗歌的爱情隐喻语篇建构经历了选择、抽象及整合三个认知环节,隐喻的蕴涵和延伸构建的词汇衔接加强了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与孙犁的文学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孙犁是一个女性意识相当强的作家。女性崇拜思想反映了孙犁较强的现代意识,但女性个性和性别角色的淡化又使孙犁保留了男权中心文化的印痕。孙犁还有着强烈的贞操观念,这带来其作品的纯洁、单纯之美,但也束缚了其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与那些男性文化叙事不同,孙犁文学创作所操持的主要是一种女性表达式,它具有柔性的力量和美感,虽不如男性语言和阳刚美学来得大气磅礴、震撼人心,但它给人的感受却是内在、和美和长久的。  相似文献   

9.
塑造阳刚之美形体美:体态匀称,肌肉发达男性体形有矮胖型、瘦长型和中间型三种,无论哪一种体型.只要体格健壮,身体各部比例适当,轮廓匀称就是美。发达的肌肉是健美的表现,尤其是陶大肌和肽二头肌更能体现男性的力感。体型可通过形体训练和改善营养结构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经过两千多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其作为战争防御工具的实用性功能已经消退,而它的审美特性却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积淀、增长。因此,今天的长城,其历史文物的性质虽未改变,但从审美的角度看,完全可以被视作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审美理想的象征。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阴阳两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体现为优美和壮美。长城的美,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  相似文献   

11.
岑参边塞诗的阳刚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参边塞诗的阳刚之美李岩在文学评论中,首次用阳刚美和阴柔美来区别文章风格的姚鼐,曾用这样一些比喻描述阳刚之美:“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驭骥……”(姚鼐《复鲁非书》)说明了有阳刚之美风格的作品显得有...  相似文献   

12.
女性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既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阴柔之美,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阳刚之美,在古诗文中的女性美既可以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婉约美,同时也可以是燕颔虎须的豪放之美。在古诗文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女性美,都被诗人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古诗文中,仅仅是描述一种类型的美还略显单调,在审美的层面上,应该将不同的女性美融合在一起,使女性的形象更加得丰满。  相似文献   

13.
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既有现代的一面,同时又深深打上了传统的印记,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的复杂风貌。主要表现在现代语境中的古典少女情怀,召唤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以及两性关系建构上的男性眼光和价值标准。诗人在爱情观上所表现出的调和色彩,反映出当代女性写作想要真正超越男权文化的羁绊,建构女性自我认同的主体意识,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中,儒家先哲孟轲所倡导的阳刚美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本文从孟子的美的六个层次概念入手,分析了阳刚之美所包合的精神内涵,从人格、人性、人伦等角度展示阳刚美在人类前进的步伐中所迸发出的推动力量,从而进一步在当今的精神文明中为它定位。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想:一裸小树苗被剪去了旁枝斜权,也许在园丁的眼里很美,却因失去了树本身所具有的自然之美,再也无法呈现出其阳刚与大气.是否参天或成为栋梁暂且不讲,能够拼命地生长就足以成为树木与园丁共同的骄傲与梦想.  相似文献   

16.
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叙事视野中,女性始终是一个被建构和被言说的边缘他者。在被电影语言建构和言说的过程中,女性不自觉地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客体。观众在对摄影机镜头的认同中认同了女性在现实和象征秩序中的角色地位。电影《傀儡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男性话语进行解构,将女性欲望的展示和一种新的社会性别图示。在这一图示架构下,一种新的象征秩序被建构起来,男性的去势象征性地描绘出一种新的价值观被成功地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大陆讲的普通话,在台湾被称作国语,我们的语文,台湾叫做国文。普通话和国语,虽说是一回事,但感觉起来,二者还是有一点点区别。台湾的国语听起来很温柔,很南方味儿,女性说起来嗲声嗲气,娇滴滴的,很好听,而男人说起来就显得有点缺乏一种阳刚之气。普通话相比之下,显得正统古板,尤其是中央台的女播音员,虽然字正腔圆、无懈可击,但却缺乏一种阴柔之美。大家还记得老故事片中,国民党电台女播音员那娇滴滴的声音吧,台湾的新闻播音员就是那味儿。台湾的国语很口语化,不是那么正规,播音员称小狗为小狗狗。另外,国语还加进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在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上,《水浒传》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状态、褒阳刚而贬阴柔,重“理”而轻“情”的倾向,打上时代的烙印。客观地指出这一点,并不影响其伟大。  相似文献   

19.
治校育人不逊须眉──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孟兰校长何玉海她是一位女性,但更像一个男子汉──无论是作风、气质、能量、魄力,都展示出一种不逊须眉的阳刚之美。她就是全椒县实验小学校长张孟兰。执教27年来,在她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出现过胆怯、退步、叹...  相似文献   

20.
当社会发展到今天,女人似乎早已在精神层面中觉醒,期待找寻自己失去的地位;而男人,也早已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背负“英雄”的“美名”气喘吁吁走到了今天。缺少另外一片天空的繁衍发展观终于在现代被撼动了那似乎牢不可破的基石。女人,掘开历史的坟墓,撕裂宗教神权那块可怜兮兮的遮羞布,在文学艺术的层层历史尘埃中定义女性文化。1女性文化的演化过程1.1母系氏族女性文化。谈女性文化不得不谈到母系氏族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那是一个以女性为主导的时代。旧石器时代因性活动被与生殖割裂开来,而使男性人为地失去了“生育能力”,在强烈的生殖崇拜映射下,男性精神无法超越女性的神秘创造力,基本上未能形成独立的男性美观念,我们在旧石器时代艺术,远古神话中均未找到有关男性人体美与男性意志特殊的表现记录。然而,这种两性地位的大体平衡随着生殖女神偶像所坍塌而崩溃了。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文化遭到历史性失败的时代,从此,男神取代了女神;男性生殖崇拜取代了女性生殖崇拜;男性的人体美上升为超验的精神力量之美,女性人体美成为男性性审美视野中可以支配占有的“色情物”。1.2古代女性文化。可以说,女性文化与社会地位的丧失是在这一时期处于最低点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女色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