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弃妇、淑女、悍妇、和亲女性、妓女等这些悲剧女性是存在着差异的,中国社会的封建时期最长,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最深,中国女子的灾难也就最重。相对于中国女性,西方女性的整体地位略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考查近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女性的属性特点,探讨女性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从一个方面揭示女性形象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借以探寻女性生存、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3.
《女性文化学》以文化学的视角切入中国当代社会,在审视中国女性社会的历史、镀亮民族文化精神和发掘本土化的女性文化资源的同时,对纷繁的当代社会及中国女性的文化处境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评判标准,使我们在对男权文化、商业大潮和女性自身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考察过程中,对当代女性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未来发展前景及其陷阱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2001-2005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主要以2001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的研究论文及相关著述为依据,描述五年期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女性文学研究中呈现的女性话语权力之争和话语独立理想比之过去更加明确,女性主体性认知复杂性的辨析,身体写作的尖锐争论,性话语权的辩护,及由此带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都构成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不同于过去阶段的新的拓展。女性作家文本的丰富充裕为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细读研究的条件,五年来,文本细读和作品比较研究取得了相当的实绩,研究方法的成熟也带来了女性文学教学的多样和学科建设的思考,女性文学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论和译著介绍更多强调与中国语境对话,也更加强调系统与多元译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不仅与中国女性写作实践同步前行,而且与全球女性主义学术进行自觉接轨和对话。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女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俗学语境,至五四时期,民俗学中的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本文试图从民俗学向度对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研究进行梳理,以探寻中国女性研究的某些特点与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7.
旗袍的长生、兴盛和衰退过程,折射了中国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旗袍风尚是女性开始摆脱封建宗法势力的标志,也是女性肢体美的颂扬。同时旗袍又有其局限性,它是女性对旧势力的折衷妥协,其服饰的审美形态仍然是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观照。旗袍风尚的衰退表明中国女性意识的发展已经超越单一模式的局限,走向现代的、多元的广阔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女作家创作有着一些相似的创作动机和意图,形成了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爱情、女性与社会女性与命运等较为固定的创作母题,并附丽了中国化的浓重色彩。  相似文献   

9.
池莉作为女性作家,以其自身的体验、敏锐的感受和平民化的写作视角,描摹了当代中国社会众多女性的生存本相,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为主体意识写出女性生活、情感中的性别角色体验,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奴性意识,填补了中国女性文学史的空白。张爱玲心灵深处的悲剧意识使她的的写作无意中接续了鲁迅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揭示,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百年中国女性学批评与沧桑厚重的中国女性学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本立足世纪交替的宏大背景,梳理女性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归纳女性学批评的模式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也对中国女性学的批评现状予以了展示。  相似文献   

12.
刘同般 《都江学刊》2002,14(2):37-39
本重点探讨了中国女性学的萌生及发展阶段:它始于“五四”学革命时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臻成熟。中国女性学其题材体裁、艺术形式、风格特点,都呈多元层面的丰富性。研究中国女性学对于填补空白、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许多小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她对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王安忆小说作品中塑造了三类女性形象:(一)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背离的现代女性;(二)在大众传媒和工业文化影响下日益商业化的时尚女性;(三)依恋家庭,甘心做平凡人的中国传统女性。中国女性解放的阻力更多的来自女性自身,全面彻底地解放女性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叶鸿宇 《教书育人》2023,(30):60-66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来华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成为重要课题。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女性”课程的思政案例进行探讨,探究如何有效地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了解中国、与中国“心相通”,进而成为主动的中国故事讲述者。研究讨论了课程设计和几种不同的教学实践方法,包括女性参与经济发展主题的比较教学实践、拓展深度与广度的女性参与乡村振兴课堂小组主题讨论、女性参与全面小康实现的数字化新媒体推送、关于女性线上创业实践的参与式观察教学、关于妇女发展状况的问题导向式小组访谈研究、百闻不如一见的乡村妇女面对面在地调研实践,对来华留学生的案例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火唤起中国女性的大崛起,现代中国抗战女作家阵容空前壮大,女性抗战文学亦呈现崭新风貌:女性性别意识加强,以与男性性别求异的“女性的觉醒”,拓展自我认知;从社会政治、时代思潮多视角多层次地观照“女性体验”,深化对女性命运的探究;兰占合女性心理与生理体验,寻找并坚守艺术个性,创作视角性别化,显示鲜明身体写作特征;迎合民众特别是妇女的审美趣味与习惯,艺术形式更加通俗化。  相似文献   

16.
论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历史的大视野来考察和分析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不难发现女性解放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始终是女性文学的主旋律。女性争取社会平等、精神独立已与中国现代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90年代小说反映了中国当代女性意识正处地过渡时期,本文称其为后女性意识,这种意识首先即为传统女性意识影响下的依附性较强的女性,其次为另一个极端的意识的女性,即对传统一切都反叛的女性。本文对当代女性过渡时期意识的这种存在的现象作出尝试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研究所有的女性教育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教育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指导思想,扼杀了女性自身的优势,造成几千年来妇女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近代中国女性教育开始萌芽、发展。义务教育必须追求教育公平,今天我们的女性教育研究应该把农村女童教育作为新的理论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自传体形式和躯体写作两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女权主义文论对中国90年代女性写作的影响,指出90年代的女性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西方女权主义印迹,带有强烈的异域色彩,女性写作必须在借鉴女权主义文论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式的女性话语,表达中国女性的独特声音。  相似文献   

20.
易安词女性意识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学中涌动着女性意识的潮流,它是正统文人们情爱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失落后的回归的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古典文学作家群体的男性化,以及中国正统文化对女性的排斥,决定了正统文人的正统诗文中很难有完整、系统、健康的女性意识。而真正较为完整系统地表现女性意识的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涉足词坛,本身就是其独特的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其词作所体现的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质,旷达超逸的隐士风度,崇尚独立人格的意识,以及“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的卓然才气与独创精神均折射出易安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