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毛姆的作品的分析,发现毛姆的绅士情结主要来自其文化生存环境和他内在的精神追求.文章指出这个两个方面是深深的矛盾着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毛姆的作品的分析,发现毛姆的绅士情结主要来自其化生存环境和他内在的精神追求。章指出这个两个方面是深深的矛盾着的。  相似文献   

3.
毛姆东方情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社会层面上看,当时的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人们的精神是空虚的,而大量东方思想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虚;从家庭层面上看,由于他从小寄人篱下,父母早亡,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萌生了对东方的向往;从自身层面上看,他对叔本华、王尔德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景仰,进一步坚定了他对东方思想的追随。  相似文献   

4.
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姆是一位对东方及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童年的不幸以及成年后的经历使毛姆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而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心契神合,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盛赞影响了毛姆。对奥斯卡.王尔德的景仰,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中国的渴慕,其中王尔德对庄子哲学思想的介绍对毛姆的影响不可忽略。正是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引领毛姆走上了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5.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其短篇小说《午餐》描述了年轻作家和一位女士共进午餐的故事。小说叙事幽默、讽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章以“共进午餐”为切入点,从毛姆的绅士情结、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语用学的礼貌原则三个角度对《午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考察毛姆的三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面纱》和《刀锋》,观察到这三部小说都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而且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在乌托邦般的异域中得到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解决了在原先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危机。无疑,这三部小说寄托了作者的乌托邦理想,反映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家园丧失的现状不满,试图从其他的文明中寻找拯救社会痼疾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7.
《午餐》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品具有极强的讽刺性,其讽刺手法贯穿文本结构与深层文化层面,可谓“过剩的讽刺”。通过对《午餐》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进行分析,指出文本在重复、对立这两种形式上所呈现出的讽刺意味。而对于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中年妇女和青年作家,尝试从毛姆反妇女倾向和其绅士情怀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所展现的过剩的讽刺意味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8.
论毛姆对张爱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姆是迄今为止英国小说界难得的几个雅俗共赏、深得各阶层广大读欢迎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大都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在读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毛姆一样,张爱玲的小说人物也颇具真实性。她主张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把真实地表现生活视为艺术的生命。毛姆对张爱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思想、表现方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精神分析方法四个方面。把握张爱玲的创作渊源,为的是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毛姆的小说在我国拥有大批读者,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技巧。毛姆本人对小说叙事理论也多有认识。本文从文本出发,结合小说叙事学理论,对作家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述、逆转与呼应等手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真假绅士     
吕丽妮 《小读者》2012,(10):58-58
一天,智多多的家里来了个陌生客。客人是戴黑边眼镜、蓄胡子、年约50岁的中年绅士。他请人保护自己,因为有人要暗杀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总体研究和作品研究两大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英国作家毛姆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毛姆的创作中,以南太平洋海域和东南亚为背景的作品数量极为可观。文章一方面通过这些作品透视毛姆的殖民主义倾向,另一方面通过考察作家的日常生活解读毛姆的殖民主义倾向,认为毛姆是一位具有殖民主义倾向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英语广场》2012,(3):12-13
欧·亨利的小说《两位感恩节的绅士》讲述的是感恩节那天,一位老绅士为了让穷汉斯塔夫.皮特(StuffyPete)美餐一顿而放弃自己吃饭的权利,斯塔夫.皮特为了给老绅士欣慰而吃下双份大餐,最终两者都被送进医院的故事。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位绅士的品德行为诠释绅士精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刘瑶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106-109
毛姆一生游历甚广,著作颇丰,他曾来中国游历并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中国形象。毛姆一方面试图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及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却始终无法摆脱欧洲人对中国根深蒂固的认识,社会原因与个人原因相交织导致了其笔下中国形象的复杂矛盾及变化。本文旨在从形象学的角度阐明毛姆笔下复杂矛盾且不断变化的中国形象,且分析这种形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毛姆小说大多以东西文明冲突下的爱情、婚姻以及殖民统治为题材,浸润着浓厚的种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与英民族和欧洲整体社会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毛姆小说大多以东西文明冲突下的爱情、婚姻以及殖民统治为题材,浸润着浓厚的种族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与英民族和欧洲整体社会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毛姆短篇小说艺术特色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题材新颖、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冷峻、客观的特色,被誉为“英国莫泊桑”。他常以真人真事入书,其中不乏其本人的影子和经历。他的艺术风格是真实、曲折、简洁、幽默和讽刺  相似文献   

18.
绅士     
《海外求学》2011,(2):26-27
  相似文献   

19.
贯穿于余光中的主要诗歌作品中的情感红线是深沉、强烈的祖国情结,包括大陆情结、历史情结、古典情结。余诗充分表达了身居台湾的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思乡、怀旧的浓厚情感,以及华夏儿女对祖国历史与化的认同与归属。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的代表作家,毛姆深受当时悲观主义的影响,对西方所谓的"文明"感到十分失望。而在他的三部主要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作者表达了他想要摆脱一切束缚自己的枷锁,从西方文明中逃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