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是挖掘作文写作训练资源的源头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 《考试周刊》2012,(20):11-11
谈到作文教学,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有难言的苦衷:中考、高考作文分值在不断增大,可是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没因此而得到改观,学生作文仍然不容乐观。新课程实施后,虽然强调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强调语文与活动的关系,强调语文与实践的关系,但作文教学还是在一面谈创新,一面在老套路的泥潭中跋涉。  相似文献   

2.
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学生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素材积累,才能建造作文的高楼大厦,在写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解决好作文的积累问题,作文的成功就水到渠成了。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我们应当用现代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予以新的解释;背诵,则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如何积累?最主要的还是一条——背诵。  相似文献   

3.
语文老师们常说:上课难,上语文课更难,上作文指导课是难上加难。学生们也常说:学习难,学语文更难,写作文是难上加难。什么原因让老师和学生都如此头疼作文?关键是写作"资源"的缺乏,让大家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  相似文献   

4.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相似文献   

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素材的贫乏是很多考生致命的软肋。素材匮乏,八百字的作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篇,勉强凑足字数,往往内容空洞,语言干巴。但是,客观地看,要我们在那么紧张的答卷时间内完全凭借自己的创造力独力完成一篇章,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积极地调动平时的积累,化为己用,快速而漂亮地完篇。  相似文献   

6.
<正>不少学生怕写作,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问其原因,必定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作文情境,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作文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让他们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7.
不少学生怕写作,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问其原因,必定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作文情境,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作文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让他们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8.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的贫乏是很多考生致命的软肋。素材匮乏,八百字的作文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完篇,勉强凑足字数,往往内容空洞,语言干巴。但是,客观地看,要我们在那么紧张的答卷时间内完全凭借自己的创造力独力完成一篇文章,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积极地调动平时的积累,化为己用,快速而漂亮地完篇。在某种意义上讲,考场写作就是自己平时积累的大展示,如果中学多年的阅读积累在考试中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那怎么谈得上“学以致用“呢?我们来看下面一些文章。甲:赠葛洛冰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6,(28)
生活即作文,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也是作文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事实上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语文课文有无穷无尽的作文写作的宝藏,有素材、立意、结构、技巧、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那么,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尤其是在作文方面,使学生“诗”兴大发呢?我想,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 一、激发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发现学生写作苦于捕捉不到素材,感悟缺乏深度,缺乏个性和灵气,针对这种现状,从三个方面:感知生活,触发创作的兴趣;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抒写生活,积累素材和语言,阐述了这些年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13.
陈敏 《中国教师》2013,(22):49-50
在作文教学中,想要学生学会写作,就要弄清作文的"源头活水",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通过写作规律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从学生出发,旨在探寻作文写作的奥秘。作文要有活力,就得有"源头"。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笔者从三方面探讨寻找作文源头活水的策略。一、关注生活重积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  相似文献   

1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哲理诗,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同时也为我们的作文语言训练展示了一个思路,一个让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的思路,那就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言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课外阅读的源头面对我们的学生苍白干枯的语言,我们常常头痛,面对我们学生空洞说教的语言,我们常常是不忍卒读。但是,我们只要积极地想办法,我们学生的语言就会靓丽起来。课外阅读就是使我们的学生的语言靓丽起来的一个丰富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当代的中学生喜爱那些清新明朗的、活泼向上的小说、散文、生活小故事等…  相似文献   

15.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哲理诗,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同时也为我们的作文语言训练展示了一个思路,一个让我们的语言靓丽起来的思路,那就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语言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17.
江鸿杰 《学语文》2005,(5):37-3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无处不在,但生活不一定能直接转化为文章的内容。许多学生一到作文就抱怨没有东西可写,或者写不出什么新意,关键是他们不善于认识生活和提炼生活,笔者姑且将此叫做“激活”的过程。方法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阅读面的宽广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语言的积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学生作文素质。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我认为应当解决好作文教学的“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捷 《小学教学研究》2006,(5):13-13,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创意的源头活水来源在哪?大致来源于以下几处.  相似文献   

20.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诟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寻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但囿于惯性思维,在创新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许多的困惑、难题,在读完李希贵老师的书后,好像突然找到了出口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