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玉梅 《教育探索》2002,(4):102-103
本分别从教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特点、学生自身和特点、教师心理健康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教师要搞好自身素质建设,尤其要注重心理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2.
80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变革的社会环境,人性的交际理念,造就了这部分人的独特之处:自我中心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生活品质要求高、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这些特点,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在培养80后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现代教师,必须掌握抗击压力与挫折的正确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承受压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自己勇敢顽强、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以及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良好意志品质。这样才能面对挫折,始终保持身心健康,更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保永成 《甘肃教育》2014,(13):22-22
正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其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当今,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提高,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的来自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面对压力,教师要学会自我疏导心理压力,主动维护身心健康。一、正确认识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有位名人说:人生在世要恪守三条:对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修养对课堂心理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心境是形成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可促进课堂心理气氛美妙和谐,教师科学的认识论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耐挫能力有助于课堂心理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堪称楷模的道德风尚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基础。总之,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是课堂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关键,课堂良好的心理气氛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6.
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由于在"心理场"中占据主动、支配作用,使得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和长远的.只有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1月某日下午的一节体育课上,七年级某班的一名男同学跑步后晕倒,同班同学、老师对他进行及时救护,校医也迅速赶到并且通知了120。后来这名学生被学校迅速送到离校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虽然医生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但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学生的生命。事情发生后,同班同学、老师都感到震惊,没有办法接受这名学生逝去的事实,部分学生出现晚上睡觉做噩梦,不敢单独外出或者睡觉,需要父母陪同等行为和情绪反应,这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校园心理危机。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我们与扬州大学教授合作开展以下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格,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的一定的特点和一定的倾向性,这些经常再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性的整合就是个性或人格的表现,它包括一个人的人品、志向、信念和人生观,人的性格与气质,人的创造性和人际关系等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来提高认识;通过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人格的积极影响,对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修养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三个方面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跟踪测查表明,尽管教师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将近15%~25%的教师存在至少一种异常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属于心理亚健康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师中进行心理健康发展干预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针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和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还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在现代社会里 ,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由于现实利益与职业理想的矛盾引起的心理不平衡、多重角色导致的心理冲突。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须从优化教育环境、教师自身进行完美人格塑造和接受培训做起。  相似文献   

12.
灾后,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灾区,不少教师也面临着灾难带来的创伤,他们亲眼目睹了周围的同事和学生的死亡,有的甚至失去了亲人,面对灾难。那种无助、无能为力的感觉会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3.
人际信任是人类维持本体性安全的需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背景与基础。当代青少年正经历着人际信任危机,人际信任危机导致青少年诸如抑郁、焦虑和安全感的缺失等情绪问题。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过程中高社交焦虑和低自我效能感,既不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建构,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对青少年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提升其人际信任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素养一般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又是指养成一种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而教师的素养是什么呢?通常这个题目很大.道德的、知识的,还有教育的、心理的,不一而足。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陈应春 《学周刊C版》2019,(23):165-165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人格缺陷日渐突出。更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施暴”等,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学生成长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示范。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研究教师人格及其对小学生的影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佛陀是佛教中的师者形象,其觉者的人格品质和六度三学的修行方式,为当代教师人格修养的提升提供启示和示范。教师可以借鉴佛教师者形象做一名觉者,通过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持续提升人格境界,通过苛、禅、钻的方式不断提升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人格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贯穿于他所进行的教育的全过程.具有良好人格的教师,他的学生也是积极向上.具有偏执人格的教师,对学生的性格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灾难后教师心理危机的存在会严重妨碍学生心理的重建,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恢复.教师心理危机干预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充分发挥行政干预的力量,利用教师团体内部的资源,调动社会支持资源,开发教师自我教育资源等.对灾后教师的心理危机主要从情绪、认知、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刘良华 《师道》2010,(5):12-14
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口号,但教师如何成为有修养的研究者,却一直是一个问题。有修养的研究者是相对于没修养的研究者而言。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或日常工作实践中谈论“应该……”、“必须……”及“大力弘扬……”,这没问题。但是,  相似文献   

20.
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正确的榜样和引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是他们最好的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有些教师经受不住诱惑,出现思想徘徊、业务生疏、师德败坏的现象。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