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某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临场发挥失常.造成不应有的错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2.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而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导致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二;心理承受能力低,导致临场发挥失常,造成不应有的错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呢?—、加强学生观…  相似文献   

3.
宋扬 《广西教育》2013,(38):88-88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以“粗心”二字解释自己答题错误的原因。一些反应较快、头脑灵活的学生,综合难题难不倒他们,经常失手的反倒是基础题目,尤其是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题等。家长咨询教师最多的问题是:我的孩子就是粗心,该怎么办?粗心究竟是什么,它的成因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粗心是指学生在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遗漏和错误的现象。粗心大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感知不准确、不完整;(2)注意力不集中;(3)错误的心理定势误导;(4)基本技能不熟练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粗心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出现一种现象:在解题中,将明明可以做对的习题解错,发现后又很后悔,因为错误出现并不在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而往往在于审题时考虑不全,思维与表达脱节,心情紧张等诸方面,甚至有一些是运算错误,这就是常见的“粗心”现象。1、“粗心”与作业中依赖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6.
考试以后,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真粗心啊!”其实,细细查究造成粗心的心理机制,往往是一些较为稳固的条件反射。所以,即使让学生再检查自己的答卷和作业时,也未必能发现“粗心”造成的错误。“粗心”多半是由于对概念、法则、规律不清楚,对定理、公式不理解或是由于运算不熟所造成的。下面谈谈我对造成“粗心”原因和改进“粗心”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粗心”将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每次考试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于是,教师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心理学指出,粗心马虎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正"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某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粗心是学生的通病,心理学指出,粗心马虎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错误。它是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因此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粗心”的心理学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除基本概念模糊、思想方法欠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解题时粗心、马虎,往往把一些已懂、已会、应该做对的题目也做错了。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粗心、马虎的毛  相似文献   

13.
“粗心”导致各种各样错误的发生,笔者试图从学生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因素入手,对“粗心”进行心理学的界定,进而指出“粗心”的心理基础是感知不全面、注意分配能力差和定势错觉,并对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对“粗心”进行心理预防与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步骤,是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有人把审题中的错误都归结为“粗心”,其实,粗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粗心致错”是指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致使不该错的作业做错。这是一个使教师烦恼、家长困惑、学生本人懊丧的问题。如漏题、抄错数字、简单的计算错误、忘写单位名称、不写答句、填序号却填了答案等等,都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掌握,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如何认识学生的“粗心致错”问题,找出“粗心”的原因,采取措施,使学生变“粗心”为“细心”呢?一、“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生作业粗心致错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内因来自学生自身方…  相似文献   

16.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而运算又离不开思维这一心理活动。因此研究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就学生而言,运算就象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难以控制它的精确度和正确性。在解题或测验中,除了对概念不理解和技巧难度上造成的错误之外,大量的错误则是来自于运算,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不自觉中所产生的。那么造成这样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是:“粗心”,家长们的回答也是“粗心”。而老师对这样所谓的“粗心”是怎样认识的呢?或者说应该怎样认识呢?这正是值得研究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学会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前提,但这一环节常常被同学们所忽视.不少同学在分析自己解题错误的原因时,总认为是粗心,实质上是因为审题不清;也有一些同学,在解题受阻时不是退回来对题目重新观察分析,而是苦思冥想,原地徘徊.因此,同学们在平时解题时就应养成审题习惯,努力提高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老师、家长经常会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就轻轻一笔带过.由于老师、家长对"粗心"无意识地放纵和宽容,结果孩子屡错屡犯.有时学生反思自己时也常用"粗心"来解脱自己.为什么学生"会解"的题目还会出错呢?是粗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剖析“粗心”背后的真相,并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粗心”是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通病”,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提醒,然而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唉!题目又不难,本应做得对,就是一时粗心大意而弄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学习中的大敌,那么如何防止粗心呢?本文就粗心的原因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细致深入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前提,但这一环节常常被同学们所忽视,不少同学在分析自己解题错误的原因时,总认为是粗心,实质上是因为审题不清;也有一些同学,在解题受阻时不是退回来对题目重新观察分析,而是苦思冥想,原地徘徊,因此,同学们在平时解题时就应养成审题习惯,努力提高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