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及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  相似文献   

2.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豫让一直要为智瑶报仇,为了杀掉仇人赵襄子,豫让不惜毁了自己的面容,吞炭烧坏自己的喉咙,想尽了各种刺杀的方法,可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赵襄子抓住。赵襄子欣赏豫让的侠义,每一次都不为难他。最后,豫让也知道自己杀不了赵襄子,就要求赵襄子让他刺一下衣服,以表明自己为主人报仇的心意。  相似文献   

3.
我们形容一个人做事思想不集中,常用一个成语"心不在焉",与之意思相仿的还有一个成语叫"心不在马",它们都有典故出处。"心不在马"一语出自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赵襄主学御(驾驭马车)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追赶,这里  相似文献   

4.
根据《史记》记载以及后人的考证,赵襄子至赵献侯的世系旧说为:赵襄子从公元前475年至前425年,赵桓子从前425至前424年,赵献侯元年为前424年。清华简《系年》所载赵桓子、赵狗、赵浣的活动对赵氏世系旧说提出了重大挑战。依据清华简《系年》,结合《史记》和"侯马盟书",我们对春秋末年晋国赵氏世系提出了一种新说,即赵襄子为公元前475年至前442年,赵桓子为前442年至前441年,赵狗为前440年至前430年与前425年之间,赵献侯元年位于前430年至前425年之间。  相似文献   

5.
争先恐后     
赵襄子学御於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相似文献   

6.
古之善赏者     
程广耀 《当代学生》2011,(Z2):44-45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  相似文献   

7.
困而知之     
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和这位先哲的几乎所有论述一样,后世学者对这段话也有不同解读和阐释。"困而知之"自然不能取代"学而知之",两者所揭示的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认知规律,相对于后者更强调知识积累尤其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前者应该主要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和解决各种难题的努力。我国教育改革注定是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从某个角度说,这个过程就是"困而知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掩耳盗铃"原作"掩耳盗钟"。《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把范吉射灭掉之后,有人跑到范吉射家里,看见一口钟,想背起来拿走,可钟既大又重,怎么也背不动。于  相似文献   

9.
试析“困”     
"困"的本义是"门槛",在使用中,"门槛"义逐渐消失,引申出"病困、穷困、阻碍、围困、困难、穷尽、窘迫、物资贫乏、疲惫、疲惫想睡、睡"等义。其中"睡"义多在方言区使用,由"疲惫"义引申而来,其产生不晚于唐代。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关注中学生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要清楚他们所"困"所"弱"之处,是知识之"困"还是行为习惯之"困",是思想心理之"困"还是能力之"困"。要了解实情,对症下药,助其成长。  相似文献   

11.
林晓敏 《教学随笔》2014,(22):106-107
"作文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何为习作学困生解"困",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首先找出学困生习作被"困"的原因;然后适时激发"学困生"的习作兴趣;最后耐心指导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之际的赵简子、赵襄子父子,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被后人称为“简襄功烈”。赵简子名鞅,号志父。他的祖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赵武,执致二十年左右,父亲赵成未曾执政,曾任过上将军,他年轻时就袭爵为卿。从公元前517年算起到公元前458年病故为止,在政治武台上活跃了六十个春秋。儿子赵襄子继承他的事业,到公元前425年病故为止,也超过了三十三个春秋。从公元前517—425年这九十多年,正是我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伟大变革时代,简襄父子又是具有开拓精神的改革者。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的建立,可以说简襄开其端,魏文侯秦孝公踵其后,秦始皇总其成。“简襄功烈”可谓大矣!  相似文献   

13.
《史记》已充分注意到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日人斋藤正谦氏已看出了 :同为谋臣 ,张良与陈平的不同风姿 ;同是武将 ,樊哙与廉颇的不同面目 ;均为刺客 ,豫让、专诸、聂政、荆轲 ,各自口气不同。细析日人所言三类人物 ;张良与陈平同为汉初著名谋臣 ,均深于计谋 ,然风神迥异。前者是学道谦恭的高人 ,后者是深谋周纳的国相。樊哙与廉颇均战功卓著 ,有功于主 ;然樊哙忠怀不忌 ;廉颇心胸未免狭窄。刺客诸人 ,用暗杀手段报复仇家或诛除不义是其所同者 ;但由环境、条件与刺杀对象不同就表现出不同个性 :曹沫劫持齐桓是为国家 ;专诸为公子光杀吴王僚是以私利交以私利死 ;豫让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 ,留名不朽的强烈欲念是其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 ,他是中国文学典型中最早的“阿Q”脸相 ;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是因为严仲子看得起他 ,是对自身人格的贱视 ,从他身上我们看出了更多的奴性。荆轲虽是为知己报仇 ,但他是置生死于不顾 ,奋身反抗强暴 ,大义凛然的英雄。司马迁对同类人物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区分亦见于《循吏》、《刺客》一类传中。同一类人物绝不雷同 ,是《史记》为人们喜爱的一项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刊 《中国教师》2010,(8):61-62
<正>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依于仁",乃教师事业问题。遍读《论语》,"仁"字当先,抽取其中一个释义,"仁者,爱人",教师内心必须要有仁爱的准则,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为标准。子曰:"里仁为美。"首先,"仁"需要内化于心。子曰:"仁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豫让是春秋末晋国的一位志士。最初,他是范中行氏的门客,后又投奔晋国“四卿”之一的智伯为其家臣。豫让归顺智伯后,智伯对他非常宠信,非常尊敬。不久,智伯联合魏氏、韩氏进攻另外一家贵族赵氏,围住了赵氏的领地晋阳城。在万分危急之际,赵  相似文献   

16.
《史记》已充分注意到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日人斋藤正谦氏已看出了:同为谋臣,张良与陈平的不同风姿;同是武将,樊哙与廉颇的不同面目;均为刺客,豫让、专诸、聂政、荆轲,各自口气不同。细析日人所言三类人物;张良与陈平同为汉初名谋臣,均深于计谋,然风神迥异。前是学道谦恭的高人,后是深谋周纳的国相。樊哙与廉颇均战功卓,有功于主;然樊哙忠怀不忌;廉颇心胸未免狭窄。刺客诸人,用暗杀手段报复仇家或诛除不义是其所同;但由环境、条件与刺杀对象不同就表现出不同个性:曹沫劫持齐桓是为国家;专诸为公子光杀吴王僚是以私利交以私利死;豫让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留名不朽的强烈欲念是其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他是中国学典型中最早的“阿Q”脸相;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是因为严仲子看得起他,是对自身人格的贱视,从他身上我们看出了更多的奴性。荆轲虽是为知己报仇,但他是置生死于不顾,奋身反抗强暴,大义凛然的英雄。司马迁对同类人物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区分亦见于《循吏》、《刺客》一类传中。同一类人物绝不雷同,是《史记》为人们喜爱的一项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学生的"学困点",以学定教,有效化解疑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比较法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整合知识点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困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NLP层次理念,对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NLP理念下语文学困生"脱困"的实践:从"调动正面资源,唤醒成就感"入手,让学生"设置动作心锚,铭记成就感",引导学生"切换负面情绪,移植成就感",实现"描绘未来画面,促具体行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使语文学困生"脱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英语的"学困"问题和英语教法之"弊",并提出解决方法,即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入手,解决英语发展之"困",旨在呼吁英语教师对培养语感的进一步重视,以最终实现英语的"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20.
晋阳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揭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战争。前人学者对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战争的特征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说明,但是对其胜方的主导者赵氏家族,尤其是赵襄子的战术以及军事思想鲜有论述。正是由于赵襄子凭着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拥有积极务实的战术和高明的战争思想,高度重视战争、准备战争,以全城百姓为后盾,注重“人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瓦解联盟,争取盟友,抓住战机、穷追猛打等,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这些战术和军事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