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余梅 《大学教育》2023,(22):135-138
文章通过自编量表和改编量表,调查了203名学生,以探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在线协作学习、学业成绩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线协作学习、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在线协作学习与学业成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为提升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习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性和探究社区理论框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探索了社会性、临场感与在线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的社会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而这三大临场感又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社会性与在线学习满意度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即社会性能通过促进教学临场感,进而促进学生的社会临场感,而社会临场感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临场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社会性学习环境对在线教学效果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广大教师开展更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在线学习课程中的83名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社会能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拥有较高的学习满意度水平的学生,其社会能力水平也较高,特别是在与同辈的社会存在、与教师的社会存在,以及社会导航等方面。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对在线学习教学设计和工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在线学习关注在学习中如何利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践证明,不同学习方式下网络在线学习者之间存在者强弱关系,并且在线学习容易忽视学习者之间弱关系的作用,而网络对话和论坛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互动和协作明确在线学习者的身份,营造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通过对话促进良性互动,进而构建在线学习者之间强弱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网络远程教学平台中成人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等问题,此次研究利用SPSS25.0软件对西北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探索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成人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行为方面有所差异;成人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包括视频学习时长、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之间呈现弱相关性;综合成绩与作业成绩、考试成绩之间呈现强相关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教学反思,并给出了提升成人学习者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社会临场感有助于降低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提升学习满意度和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社会临场感与交互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往研究者主要借助内容分析方法或调查问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测量个体的意见和主观的感知,但无法反映社会临场感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社会网络分析(SNA)的中心度、密度、中心势、派系等参数能够较为合理地表征在线协作学习中师生的交互过程特征,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一门网络课程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师生在线论坛中的交互过程与行为进行定量和可视化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社会临场感存在显著差异,交互和社会临场感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个体的社会临场感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理解在线学习环境中社会临场感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学中交互行为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促进,但是这两者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选取一所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行为的表征数据,采用基于学习分析的定量方法研究了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群体教学行为与学生群体学习行为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师生教学交互行为可划分五种类型,即教师的备课行为、教学指导与协助行为、学生阅读行为、学习反馈行为以及生师交互行为;教师网络备课行为直接决定学生的在线阅读行为,教师网络指导与协助行为同样正向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反馈行为;教师的备课行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教师教学指导行为对学生学习反馈行为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师生交互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学生的阅读行为与师生交互之间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直接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自学和复习等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极大地促进教学。通过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起一座数字化桥梁;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在线讨论、在线答疑、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功能,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开放教育。在这种趋势下,开发与应用网络课程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聚焦在线学习方式与护理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于2015年12月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在线学习与护理临床知识和技能关系的文献,并手工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若研究间无异质性存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进行亚组分析。最终共纳入14篇文献。相比非网络学习,在线学习更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知识和护理临床技能。对护理临床知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知识差异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护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及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其知识差异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随机对照研究的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线学习可以提高护理临床知识和技能水平或保持与非网络学习的效果相当,将来可以在护理临床领域推荐在线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线学习平台的广泛应用为全过程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学生学习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不同类型学生学习行为。通过相关性分析网络课程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质量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个性化的指导建议与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学习社区作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支持平台,承载着信息共享、培养参与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成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责任。文章以社会网络为视角对网络学习社区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一个具体的网络学习区——现代教育技术论坛进行实践研究,量化地分析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得出该网络社区的结构特和存在的问题,并为网络学习社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网络学习环境 ,其诸多的优势和完备的功能有效地支持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网络学习者要根据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及功能 ,使自己具备网络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以适应网络及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将社会网络分析与阶层回归分析相结合,以某高校5个班的181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收集了整体网数据,探讨了学习动机、班级气氛与社会网络的关系。在用Ucinet6对整体网数据进行分析,用SPSS15.0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检验及相关分析,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学习动机中的学习能力自信对咨询网络有直接的影响,班级气氛在学习动机和咨询网络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手持设备为社会化互动学习提供了依据,为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提出通过点对点技术互连的GroupNet网络,阐述GroupNet的基本概念与架构并探讨它在泛在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个体的社会支持网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经济、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运用提名法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发现,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与非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存在一些共性,如经济支持网与信息支持网规模小于情感支持网和交往支持网。当前,同伴和亲属是社会支持网的主要构成。但与非贫困生比较,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又有不同之处,如密度更小。在趋同性方面,农村籍大学生的支持网中农村籍成员比例显著大于城市籍大学生支持网中农村籍成员比例,贫困生的支持网中贫困者的比例也大于非贫困生支持网中贫困者的比例。各类贫困生在户籍与经济状况方面的异质性都大于其相对应的非贫困生。因而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所能提供的支持也更为不足。应该鼓励师生更主动地为贫困生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The idea of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platform to mediate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learning at different levels has progressively affirming itself, and this has given rise to a huge number of spontaneous and planned collectives, which are often described as on-line learning networks. On-line learning networks create valu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nt and people’s knowledge. They can vary widely in the strength and permanence of their connections and the resource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m. Aspects of both a pragmatic and social nature need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initi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learning ne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tential they offer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relationships among institutions, groups, and people sharing a common interest in computer-enhanced learning. Some case studies are analysed an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sketched out to guide observations and to provide a lens through which case studies can be interpreted. The final goal is to delineate a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strong and weak elements in virtual networks and to examine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y are succeeding. In addition, some possible scenarios for on-line networks are delineated along two main lines: the organis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and its level of establishment.
Rosa Maria BottinoEmail: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provides backgroun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 innovative research paradigm that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networks. The article begins by giving backgrou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different methods used b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ers. The article then examines how these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by focusing on how technical communicators form social networks and connect diverse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8.
社会网络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一套分析方法和技术。校长的社会网络研究旨在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研究校长的人际关系体系,这与目前教育管理领域对校长的人际关系研究相比,是一种研究范式的改变。校长的社会网络研究可以采用自我中心网络分析的方法,描述校长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学校校长网络结构的差异,为学校发展提供一种社会学解释。  相似文献   

19.
20.
Teacher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social networks, including social media and other Internet applications, to look for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is study shares results from a survey examining patterns of social network application use among K-12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ample of 154 teachers (18 males, 136 fem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ir use of social network applications, their comfort with Web 2.0, and their use of empirically-based resources from social networks. Results provide a user update on factors that predict overall engagement with social networks, which included comfort and trust in using social networks, as well as higher age. We also explored the most popular applications used by teachers and the most popular reasons for their use. Finally, we implemented a new survey methodology to gauge responses about empirically-based posts on social networks and discuss results in the context of balancing free resources with high-quality pedagogic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