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论是多大的高官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势必一败涂地,成为其时代的罪人。  相似文献   

2.
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谚语则是构筑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为进一步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以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相关谚语为例,从句子成分省略、感情色彩差异方面来考虑日语动物谚语汉译时影响因素,探寻顺译、意译的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语中有关亲与子谚语群的归纳整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人的传统亲子伦理特征,在每个特征里分析了它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单天洪 《考试周刊》2008,(14):64-65
日语谚语是现代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词语,又是日语学习中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文就日语谚语中常出现数字"三"的有趣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从谚语的趣味性入手,阐述了日语谚语的特点,以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日语谚语.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日语谚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日语谚语的来源 、 语义等两个方面入手,来探索日语谚语中所体现的日本人兼容并包 、 紧密联系自然 、 勤劳认真 、 谨言慎行等国民性格.旨在通过对日语谚语的研究,剖析出日本国民的文化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了解中日两国民族文化间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两国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陈至燕 《考试周刊》2011,(17):42-43
日语的谚语中包含着很多关于女性形象的看法。观察这些谚语,不难看出日本女性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上诸多对女性的看法和评价。一方面,表现女性的肤浅、愚笨、屈从等带有蔑视性的谚语很多,这大多是由于男尊女卑的习俗和身份、教养的差别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日语的谚语中也有少数的表现女性善良、伟大的褒义谚语。谚语虽然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很多值得深层咀嚼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偏见。现在随着观念的不断变化、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女性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张西艳 《文教资料》2011,(12):57-58
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之一,自古以来与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其影响已经浸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语言得以体现。日语中不仅有大量与樱花有关的词语,而且有许多与樱花有关的谚语。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互译涉及社会文化、习俗等领域时,多见译不达全意,甚或不可译现象。而互译之目的,不外乎在于将不可译变通为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译出原文,以实现原文作者力图达到的语境效果。基于此,结合日语谚语翻译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就其不可译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中日两国人民漫长的文化交流中,日本人不仅借用中国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而且还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其中包括不少汉语成语谚语。但这些成语谚语在日语里并不是以汉字形式出现,而是被日本人译成了日语,以日语的形式表达。本文就这一类成语谚语的出处和喻义进行了分析,并就翻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谚语翻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对等译法、释译法等。  相似文献   

12.
对漂浮量词结构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得出以下结论:量词漂浮是由名词左移而不是由量词右移导致的;量词左向嫁接到其所修饰的名词短语上;量词不可以在论元指派位置(θ-position)嫁接到名词短语上,只能在非论元指派位置嫁接到名词短语上;在量词漂浮结构的生成中,名词短语通过移位到达表层位置,而量词直接嫁接插入至表层位置,量词不发生冗余并移(superfluous pied-piping),也不需并移后再漂浮。类似的两个漂浮量词结构具有不同的底层结构,而不是相同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该民族语言中投射的现象,是语言与文化交融后的产物,因而谚语自然被染上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通过对"猫"在中日谚语文化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差异,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知语言学的传入并兴起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词义演变的轨迹对量词"头"、"只"的用法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容易混淆的用法作了一些探讨,力求能给出合理且充分的解释,以期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实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知语言学的传入并兴起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词义演变的轨迹对量词“头”、“只”的用法作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容易混淆的用法作了一些探讨,力求能给出合理且充分的解释,以期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实际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汉语谚语与英语文化有较大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汉语谚语英译时需注意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文化要素,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直译、意译及套译的翻译策略,并对如何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建议:保持口语化和民族特色,忌望文生义。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不难发现同一条英语谚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汉语译本,而且这些译本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本文针对这一谚语翻译现象,运用隐喻理论、语境理论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以谚语的隐喻性特征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谚语的本体、喻体和喻底,并据此提出英语谚语翻译的三种方式,从而揭示了多译本出现的根源、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折射现实的一面镜子,它不但反映社会,而且反映生活。而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最凝炼的语句总结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的结晶。它在表达上也渗透着该民族的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感情等几个方面去了解语谚语中反映出的一些民族特征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藏族民间谚语的形成,无疑和藏民族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解读藏族谚语中展现出的民俗因素,能够更好地挖掘谚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使我们深化对藏族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