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杰和阿辰打赌.小杰说:“这儿有39粒糖,我们俩轮流拿1粒或2粒,每次不能多拿也不能不拿,谁拿到最后1粒,谁就赢,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的糖.怎么样,你先拿还是我先拿?”阿辰想先拿可以掌握主动权,于是他说:“比就比!我要先拿.”小杰说:“哈哈,这些糖都是我的了!”小杰这么说是吹牛吗? 如果你和同伴试着做一做这个游戏,你会发现想通过先拿来  相似文献   

2.
<正> 《秦王饮酒》是李贺的一篇名作,它以鲜明的色彩,雄伟的气魄,出人想像的夸张手法,描写了秦王的威武和功绩,描写了他狂歌欢饮的生活。但“秦王”究竟指谁?的主旨是歌颂,还是讽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下面,结合李贺诗集中的有关篇章,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一) 要了解《秦王饮酒》的思想倾向和篇中的“秦王”所指,就先看看这首诗吧!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是可以充满魅力的.学生应该在这个“大超市”里自由自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快乐课堂,学生为主 读着《尝试教育研究》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位不知疲倦的长者——邱学华先生.他的尝试理论为我开辟了教学的新天地.“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邱学华语)谁在尝试?是学生.怎么尝试?课上学生先练,教师后讲.  相似文献   

4.
李福寿  任爱武 《初中生》2003,(26):38-38
thinkof和thinkabout译为“想起”“想到”“考虑”时,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互换。thinkof还可译作“提出”“认为”“记起”(相当于remember)。如:①Heoftenthinksof(=thinksabout)hisfamily.他常常想家。②I'mthinkingabout(=thinkingof)amathsproblem.我在思考一道数学题。③Justthinkofthedangerbeforeyougodiving.潜水前先想想可能出现的危险。④Whatdoyouthinkofyournewteacher?你认为新老师怎么样?⑤Whothoughtoftheidea?是谁出的那个主意?⑥Ican'tthinkof(=remember)yourfather'sname.我记不起你爸爸的名字了。thinkover表示“认真…  相似文献   

5.
师:刚才大家很用心地读了课文,并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写下了感受,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痕迹,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谁愿意再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评: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生:(读)“先生,请买盒火柴吧!……我给您去换零钱。”(屏幕显示珊迪请求“我们”买火柴的这部分内容)师:这部分内容谁读了都会被深深地打动,谁来谈谈有怎样的感受或体会?生:读了这部分内容,我觉得小珊迪十分贫困,十分饥饿。他一开始是“请求”人家买火柴,当他们不想买时,就“乞求”起来。可见,他是多么…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课堂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固然,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但教学过程中什么问题什么时候提?问谁?教师希望的答案是什么?学生可能答什么?答错了或离题了如何往回引导?却大有学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深思熟虑。 一、明确提问的目的性 目的性亦即针对性,问题提出后要取得什么样的反馈效果,教师应成竹在胸。 1.激励性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的动力。如,在比例尺教学之前,先提出“给你一张地图,你能算出我们省会(或首府)到北京的距离有多远吗?”教学最小公倍数之前,提问学生:“谁会找到一个最小的数,它能同时被12、18整除?”再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先提出“怎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诱导性提问。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提问,诱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结论。如,讲授“乘法的分配律”时可出示一组等式,要求学生观察讨论: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处理是按照教材的层次和条理,先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史料,然后讲这一著名科学实验的发现,清楚地说明实验结果中的“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然后得出“所以然”.这节课给学生的印象是,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做个实验就有所发现.这既达到训练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风.然而,上完这节课后,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问到:卢瑟福当年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金箔做靶而不选用其他金属呢?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案一、欣赏音乐,激思导学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3.读读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如: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写出三个“?”。)二、围绕问题,探究品读(一)第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1.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2…  相似文献   

9.
阿坤俱乐部     
哈哈谜语宫历史考试历史考试中,有位学生成绩很差。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教授最后问他:“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这学生半天答不上来。教授气急败坏地喊道:“克里斯朵夫·哥伦布!”这个学生拔腿就往外走,教授惊奇地把他叫住:“喂,你为什么要走啊?”“对不起,您不是叫下一个考生了吗?”(高华新辑)1.千年古木做新门。(打一称谓)2.欲说分手泪汪汪。(打一三字俗语)3.十字路口亮红灯。(打一词语)4.买到必卖,卖掉必买。(打一字)5.清贫之子装大款。(打一生活用品)6.未接来电。(打一三字口语)7.组装电脑。(打一成语)8.伊拉克战争。(打“三…  相似文献   

10.
一,谁为哀者?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谁是痛哭者?”将“为”作“是”解释,“者”作代诃。也可以理解为“谁为(之)痛哭?”将“为”作为介词,后省“之”。“之”代“他”,即周顺昌。根据上下文意,当时送行人数很多,以至哭声震动天地,面对这  相似文献   

11.
徐锡举 《江苏教育》2000,(11):29-29
一位教师教学《学棋》这篇课文,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谁向谁学棋的?”“他是怎样学棋的?”……然后指导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最后练习复述课文:教学过程程式化,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赵艳华 《文教资料》2007,(4):173-174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电脑操作:大屏幕中出现秦始皇像)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谁呢?生:秦始皇。师:上节课我们学的基本都是秦始皇的功绩,他在历史上有哪些功绩呢?生1: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生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师:秦始皇功大过也大  相似文献   

13.
一、problemquestion这两个名词都作“问题”解,但含义有所不同。problem意为“难题”,常用于“有待解决”、“令人困惑”或“客观存在”的问题。如:Ourimportantproblemishowtofindasuitableman.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Youngpeopleseemtohavemoreproblemsthanoldonesdo.年轻人的问题似乎比老年人多。Hecandotheproblembyhimself.他自己能做这道题。question常指有待“回答”或“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如:Who’llanswerthequestion?谁愿回答这个问题?It’sadifficultquestion.Ican’tansweritinafewwords.这是个难以…  相似文献   

14.
<正> 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先有鸡”者认为:没有鸡,哪来的蛋?“先有蛋”者认为:没有蛋,鸡又会从哪来?似乎都讲得在理。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就一个具体的鸡和蛋来讲,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很难争得个“水落石出”。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动物长期进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不会弄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近代中国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100多年来人们对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誉之者褒为“一代完人”,毁之者贬之为“千古罪人”。尽管毁誉有天壤之别,但他那对父母、儿女、兄弟、国家的满腔深情,是谁都不能无视和否认的。读其一千多封家书,是那么的荡气回肠,情义浓浓。封封家书,或长或短,字里行间洋溢着款款深情,其自身德行修养、洁身自律方面更是国人之典范。曾国藩是其情殷殷而心默然也。他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放心、欢心;也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真情实意,极为动人;  相似文献   

16.
不必等     
躁动的午后,同学们因为学校一年一度的音乐节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盖不过外面热浪般的蝉鸣.我无聊地凝望着窗边纹丝不动的树叶. “有谁会弹钢琴呢?”耳中钻入班主任长篇大论后的一句.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缓缓举起手.所有眼睛齐刷刷地转向我,把我从慵懒的白日梦中刺醒——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家就碰到了这样一件难断的事。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爸爸和妈妈谁先回家谁烧饭,回来晚的就洗碗。可是这一天,爸爸妈妈同时回来,该谁烧饭呢?就因为这事,在我家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家庭“官司”。谁是“法官”呢?当然是我喽!这时,爸爸对我眨眨眼,意思是让我帮助他。我想:法官是公正无私的,怎么能讲私情?于是,我也对爸爸眨眨眼,意思是不行。爸爸只好吐了吐舌头。法庭调查开始了。爸爸坐在左边当“原告”,妈妈坐在右边当“被告”。我坐在沙发上郑重宣布:“本庭今天对谁烧饭这件案子进行审理,先由‘原告’发言。”爸爸连…  相似文献   

18.
问:上课铃响了,学生纷纷进入教室,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答:巴浦洛夫把对抽象信号(语言、文字等)作业反应的条件反射定义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把对具体信号(声、光、形、味等)作业反应的条件反射定义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据此,对于上述问题,如下分析: “上课铃响了,学生纷纷进入教室”这是铃声往往引起绝大多数学生产生这样一些联想:“上课了,别迟到”“请遵守纪律”“下  相似文献   

19.
强化技能及其功能 强化技能是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主要运用对学生的反应采用肯定或奖励的方式,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学生反应之间,更快地建立稳固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把思维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一类教学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53年提出来的。他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鼠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为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杆而得食。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达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操作性条件反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有一个反问句“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一位教师改为“:谁(或人人)都相信这不是大自然的现实,而是大胆的梦幻。”另一位教师改为:“谁(或人人)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笔者认为:前者改得还较正确,但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