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沙河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很早就有往来。抗战期间,余光中在四川住过7年,1982年6月17日他在给流沙河的信中写到:“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心有灵犀一点通,流沙河就以“蟋蟀”为意象,以蟋蟀的鸣叫为主旋律,谱写成了一曲思乡爱国之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尤其给人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语言具有意象美、音乐美、结构美,读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意象美。诗中的蟋蟀不是一般昆虫,而是新颖独特、饱含诗意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2.
《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解释高中语文第四册选了当代诗人流沙河的一首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书中注释[《唐风·蟋蟀》]为:《诗经·国风》中的诗篇。其中有"蟋蟀在堂,风聿共薯。今我不乐,日月共除"。这里与原文不符。《诗经·国风》中的句子应为:"蟋蟀在堂,岁章...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的一首很有影晌的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79年重与读者见面后,相继发表了许多著名诗歌,受到人们的交口赞誉,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四册《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中.流沙河暗引了宋代姜夔《齐天乐·蟋蟀》中的“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句。课本只对“呼灯篱落”一语作了出处的简注,句意作何解,需寻波探源,作进一步查阅、研究。  相似文献   

5.
易喜平 《语文知识》2000,(8):45-45,26
《就是那一只蟋蟀》(见高中《语文》第四册,流沙河作)一文的课后习题问,文中的蟋蟀有何寓意?《教学参考书》回答说:“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我们的不少教者对此照本宣科,在具体分析诗句时却屡陷困窘。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血缘和文化就是蟋蟀的寓意吗?对这个含糊的答案,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我喜爱流沙河的诗,初听《就是那一只蟋蟀》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总想先睹为快,可惜图书馆没找着,不得已便直接去信找作者。承他看在先前的交情份上,寄来了复印件,回了信。反复诵读,实在觉得有情有味。随记下读诗札记以供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诠释蟋蟀     
章佳同学问:流沙河在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提到了那么多写蟋蟀的古诗词,以此来抒思乡情,为什么蟋蟀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你提的问题涉及文学创作的构思技巧。借助某特定的景(如郭老眼中的街灯和明星)、物(如黄河浪看到的异乡榕树)、事(如毛泽东畅游长江)、人(如王维遇到的故乡人),生发灵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意象,这是抒情作品常用的构思方法。流沙河选中台湾诗友余光中笔下的蟋蟀写这首唱和诗,可谓匠心独运。蟋蟀自有它独特的魔力。蟋蟀极灵。它是对季节变化极其敏感的候虫,早在  相似文献   

8.
在《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中,流沙河暗引了宋代姜《齐天乐·蟋蟀》中的“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句。课本只对“呼灯篱落”一语作了出处的简注,句意作何解,需寻波探源,作进一步查阅、研究。《齐天乐·蟋蟀》是姜黎与友朋聚会,‘们屋壁间蟋蟀有声”“仰见秋月,顿起幽思”而即席吟咏,为后人留下的内涵丰富、“托寄遥深”(郑文体《负暄杂动)的词。视录于此: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相似文献   

9.
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首意象清新独特的诗歌,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声,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诗中写道:“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领会《就是那一只蟋蟀》所表现的思乡爱国的主题和理解《致橡树》所表达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指导学生了解和鉴赏《就是那一只蟋蟀》尽情铺排、反复咏叹的特点和《致橡树]象征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导学生学习《就是那一只蟋蟀》一.指名朗读全诗,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  相似文献   

11.
当代诗人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以下简称《蟋》)可以看作是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蟋蟀吟》的唱和之作。全诗生动活泼、流畅自然,宛如行云流水,却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对于这首诗的主题,课本〔自读提示〕第①自然段这样说:“……用蟋蟀的呜叫为主旋律,谱成一曲思乡之歌。”第③自然段又这样说:“……充分渲染和强调了怀乡的主题。”不难看出,课本将《蟋》的主题视为“思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其一,“思乡”,顾名思义,客在外而思故乡。而这首诗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上,有一首流沙河的诗歌《又是那一只蟋蟀》,在诗正文前有这样的一句话:“台湾的 Y诗人……”, Y诗人是谁 ?他就是广为人们传唱的《乡愁》一诗作者,台湾著名的学者、评论家、散文家、诗人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祖籍福建省永春县。 1928年生于南京, 40年代末曾先后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外文系和厦门大学外文系, 1950年 9月插班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毕业后,曾在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任教, 1958年 10月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返台湾后任台湾政治大学西文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3.
《就是那一只蟋蟀》(高中语文第四册)是一首当代新诗。 鉴赏一首当代新诗,我想,第一要着应是把握好诗的独特之点,即紧扣它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鉴赏。 那么《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新诗具有哪些特点呢?反复思量,我认为,从高中学生学习鉴赏的角度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  相似文献   

14.
《就是那一只蟋蟀》一的课后习题中,问中的蟋蟀是否有寓意。《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的分析是:“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化。”我们的不少教对此照本宣科,在具体分析诗句时却屡陷困境。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血缘和化就是蟋蟀的寓意吗?对这个含糊的答案,笔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台湾诗人Y先生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整体,区别“个性” 本诗歌单元共四课(七首)。依次是十一、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十二,艾青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十三,中国当代新诗两首(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舒婷《致橡树》),十四,外国诗歌两首(普希金《致恰达耶夫》、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这样编排,既有同类而归的理由,又有同类显异的意图,即不仅要了解各类诗歌的有关知识,又要辨析同类诗歌的各自特点,识同求异。本单元有词两首,其余五首是自由诗,它们体裁不同,而又同属抒情诗;五首自由诗又同工异曲。因此,在对诗歌作整体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台湾诗人丫先生(余光中——引者注)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1992年第5期第27页写道:“写作教学的最大失败,是把心灵沟通,情感渲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动辄得咎的痛苦。” 《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期第30页写道:“把‘那就是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反复咏叹,让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情,得以充分的渲泄。”  相似文献   

19.
渲泄≠宣泄     
近年来,一些报刊中出现了“渲泄”一词。如: ①“把‘那就是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反复咏叹,让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情,得以充分的渲泄。”(《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期第30页) “渲”字只有两个义项:①小水。②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汉语大字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渲”字条下也只收录了一个双音词“渲染”,而无“渲泄”。查“宣”的义项  相似文献   

20.
精彩描写     
只见蟋蟀用头猛地向螳螂撞去,螳螂敏捷地一跳,避开了蟋蟀的攻击。蟋蟀还不肯罢休,又用头撞了过去。这下螳螂可被惹火了,摆出了架势开始反击。它朝蟋蟀挥舞起大刀,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蟋蟀见势不妙,躲开了大刀。螳螂又来了个背后反击,只见它飞身跃起,然后举起大刀使劲朝蟋蟀砍去,蟋蟀没来得及跳开,被螳螂砍断了一只足。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四(2)班管宇翔《螳螂大战蟋蟀》先是一只青蛙在近处歌唱,像一个霸王在宣读演讲稿;远处那只青蛙显得有些害羞,它是觉得自己唱得不好吧?还有一群青蛙在远远的田角细细地说话,好像在开一个重大的秘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