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学生对作文大都是十分畏惧,认为“作文猛于虎也”,不想去也不愿去面对,不得不面对时,也仅仅是对老师的敷衍,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缺乏写作材料来源,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没有了源头的活水.哪来的“清如许的水渠”,想写好作文自然是难上加难。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苟子也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可见,古人就已经很重视积累了,要写好作文,积累写作素材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冯素娟 《历史教学问题》2008,(6):100-101,81
教育目标分类学学者布卢姆认为:“知识往往是课程中最基本的目标.有时甚至是课程中唯一的教育目标。在几乎所有的教程中.知识都是一个重要的或基本的目标。”我国古语中也有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样的话语来形容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红楼梦》中,无论是“翼然”,还是“泻玉”,亦或是“沁芳”,都以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不同的思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依我之见,在创新中移用与化用,是为涓涓不寒之暖流。若夫山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凌云也无力;若夫木之积也不厚,则其负楼宇也无力;若夫博观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借鉴与独创也无力。“翼然”取其亭形之意,“泻玉”取其景观之意,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生长点与数学说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说课是相对于实体的“有”而言,处于缄默状态的数学知识生长点就相当于“说课”实体空虚处的“无”.只有通过知识生长点这一“无”的配合作用,数学说课这一“有”才能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相似文献   

5.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如是说。对于积累的重要性,不必赘言:但是有人会说,积累是前三年的事了,我们都做得不错了,到了毕业学年,有那个必要吗?笔者认为,不但有必要,而且在毕业学年对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厚积而薄发。大量积累、积淀于前,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有人说,这是回归语文学习“积累”之本,也是提高我们语文能力的一条基本规律。大鹏展翅,“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怎么能“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相似文献   

8.
<正>部分学生写作时苦于下笔无言,只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蜂农难酿无花之蜜!《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学生有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必先得让他们"厚积";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积累作文素材是关键。那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呢?一、小巧问题多练笔  相似文献   

9.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说课是相对于实体的“有”而言,处于缄默状态的数学知识生长点就相当于“说课”实体空虚处的“无”.只有通过知识生长点这一“无”的配合作用,数学说课这一“有”才能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1 对知识生长点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学生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具创造性的一个板块 ,表现得很“虚” ,难以把握。就“化虚为实”这个思路来说 ,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中作了长期性的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心得 ,现不揣庸陋 ,形诸笔墨 ,求教于方家。学生习作同文学创作一样 ,是一个包括“触发———酝酿———表达”三个阶段的系统有序的过程 ,这个过程又建立在习作者自身丰厚的积累基础之上。鉴于此 ,我将之分解为“厚积———敏感———善思———巧述”等四个有机组成的大目标。一、厚积。庄子曰 :“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同理 ,离开了积累 ,写作也会变成一句…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家臣 《教师》2012,(34):68-68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必须大量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每天40分钟的语文课堂。然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孩子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  相似文献   

15.
要讲课,就要备课。从广义上说,所谓备课,就是要多读书,多积累对教学有用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古人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  相似文献   

16.
一只雏鸟的孵出,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恰当的时间,温度和时间便成了雏鸟破壳的外界条件。一篇作品的创作,也需要知识的沉淀和智慧的酝酿,知识和智慧便成了作品诞生的必备条件。写作的知识和智慧从哪里来?靠有效地个性化地阅读。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的厚积成了大船破浪远航的前提,风的厚积成了鲲鹏展翅高飞的依托。这阐释了一个真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太阳若没有在黎明前的蓄势,哪有喷薄而出的壮美?彩虹若没有在风雨之中的浸润,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文人墨客若没有“读…  相似文献   

17.
积累法在我国古而有之。荀子认为:“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墨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一个人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今天,积累更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现我就谈谈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所做的积累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8.
魏慧敏 《辅导员》2014,(10):95-95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不仅能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而且符合素质教育对阅读教学深化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谈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亦无力。”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庄子用一个故事阐释了一个词语--游刃有余。庄子讨论的是天地之法则,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辨:积之丰厚方能负大舟,研之精通才能达自如。笔者认为,庄子的这一思想境界也恰恰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把生活幸福比作像蜜一样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蜜蜂要酿造一克蜂蜜,需要采集大约十万朵鲜花。就是说一只蜜蜂为了酿制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儿蜂蜜,至少得在十万朵花蕾上来往穿梭,其辛苦之状令人难以尽述。撇开蜜蜂采蜜之艰难不说,单就这件事情本身,我们可以推演开来:大凡美好事物,无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积累与“采集”。写作也不例外,从古至今,举凡彪炳史册的煌煌巨著,无不蕴藏着那些大家巨擘吞吐古今、涵容中外的广阔视界和沉厚积累。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有过一段很著名的话“,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