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媒体短视频以跨越文字表述的超文本形式,超越了传统乡土中国文本表述的边界。自媒体短视频的可视化特征介入乡土后,镜头所形成文化的大众化/群众化趋势日益增强。自媒体短视频镜头语言生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中国故事叙述的新维度,自媒体短视频在表现/记录的功能之余,也彰显表述乡村振兴故事的叙事路径。借助自媒体建构的乡土叙事指涉了乡村振兴的叙事内涵(劳动)与叙事主体(新农人)的本质。从“川香秋月”的典型性出发,可以观察到乡村振兴劳动叙事的真正内涵与叙事主体“新农人”的文化身份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甄玉荷 《求学》2023,(7):23-24
<正>大一结束后的暑假,我积极申报了学校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队长带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名同学,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一)选题考虑到交通、经费、食宿等问题,我们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在山东省西北部两市三地进行调研,依托西农优势在当地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青春支教等活动。针对“乡村振兴”的三大痛点,我们选择了三位领军人物进行采访,分别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粮王”魏德东,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耿遵珠,  相似文献   

4.
有人把2003年称为记者“挨打年”,记者挨打事件频见报端。新闻把客观公正地报道事情真相作为自己的天职,对公民的社会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应进行有效地实施。在采访报道行为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理应受到保护。然而,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被打,不但正常地采访行为不能顺利地进行,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被殴打的记者中,不仅有地方媒体记者,甚至有国家级大型媒体记者。如:2003年10月10日,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河南登封市一煤矿透水事故时被殴打;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山西保德县一污染企业采访时被殴打…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0日,本刊记者赴内蒙古赤峰市采访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关事宜。在与赤峰市教科所原所长范有祥接触时获悉美国科技教育协会在赤峰“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的爱心行动。记者随即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6.
扫盲,在领导心中你有多重──三晋扫盲行南路考察之一本刊记者孙金岭编者按:1995年伊始,山西省教委、省广电厅、省团委、省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三晋扫盲行”活动,旨在以记者采访考察的形式,了解与报道山西省扫盲状况。引起全社会对扫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来自...  相似文献   

7.
<正>一、媒体调查下的中国私家侦探行业2023年8月7日,《法治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莫让“私家侦探”成了“侵权侦探”,私家侦探从业现状调查》的文章。记者针对国内私家侦探行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揭开了国内私家侦探行业的神秘面纱。接受记者采访的私家侦探估计,全国从事私家侦探性质工作的至少有几千至上万人,其中包括团队和以“游击”形式开展调查的个人。  相似文献   

8.
“付费采访”是指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以向信息提供者支付费用的方式获取新闻信息的专业活动。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付费采访”的定义、特征及评价均有争议。科学地界定“付费采访”的概念, 辨清“付费采访”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异同,掌握“付费采访”的特征,对媒体及其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理课程内容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意义;以人教版必修第二册为例,对教材中蕴含的乡村振兴素材进行挖掘与梳理;以“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为主题,设计了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案例;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与乡村振兴有关的素材,利用多个课时、循序渐进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曾碧玲 《教师》2023,(1):105-107
文章首先对中职教学改革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以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建筑装饰专业毕业设计项目式教学为例,通过建设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建立服务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形式,产教融合面向乡村开展技术服务,探索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方法,在乡村装饰设计项目式教学过程中进行“三教”改革。借助“三教”改革与产教融合孵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提升乡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需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乡土生产方式孕育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乡村是古代文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田园牧歌诗意呈现,田园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支撑。本文从传统田园审美文化的价值功能出发,提出其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的内在逻辑、方向及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丰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系列决策理论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百年的乡土重建探索中,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抑或是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离不开对“发展”议题的关注.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的是“乡村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回答的是“乡村如何更快发展”的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则强调“乡村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追随“发展”议题的切换,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调整“城市主义”的发展模式,而重视城乡融合基础上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以“升级版”的内容要求对“三农”各子系统作出总体部署.在具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应注意坚守“五不”原则,即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不是乡村过度产业化、不能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不能消灭农民生活方式差异、不能轻视基层“三农”工作,应在坚持乡村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从培养“三农”情怀、领悟“三农”内涵、完善“三农”知识储备等方面引导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但是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协同性、保障性、多元化落地等方面面临困境。因此,可从“三全育人”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即谋划思政育人“组合拳”,集中力量全员育人;抓实“融入”契合点,分阶段全过程育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矩阵式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4.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对美国媒体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逐渐增加对中国的报道幅度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甜心“美国派” 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郎平的女儿白浪从美国回到北京,同北京女排在一起训练。记者闻讯后几经联络,最终对这个在美国长大、媒体鲜见报道的神秘女孩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2017年以来中国乡村传播研究,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在发展、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五个维度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短视频、数字乡村、县级融媒体、网络民族志及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等成为学界研究重要的对象、方法与理论聚焦。农民工及留守儿童、乡村文化、传媒的功能等传统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继续得到关注。未来乡村传播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发展传播将会成为一个理论热点。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9月举办的“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素有“欧元之父”之称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再次现身北京,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从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您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是否真的过热?  相似文献   

18.
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应然。土地革命期间,黄炎培、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乡村职业教育的思想,其中“全社会参与”的大职业教育观、“人人都有受教育权”的大众教育观、“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观、实用主义的技术价值观,对新时代中国乡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时代中国乡村职业教育应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挥职业教育乡村治理作用;满足乡村民众的需求,通过提升技能创造美好生活;树立“生活劳动教育”的理念,创新“学做研”合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重大,乡村学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本文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乡村振兴和乡村学校教育的互动逻辑关系。乡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乡村振兴起巨大的助推作用,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支持。审视当前影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三大主体——课堂、教师、学生,未来应该落实乡村学校教育实现“小班化”“数字化”“乡土化”“个性化”的变革,构建“理想信念、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服务体系,抓住优质乡村学生生源、增强乡村学生学习动机和能力这几个突破方向。以乡村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构建乡村社会发展共同体,实现乡村学校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灾害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害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一些媒体记者在现实采访中的表现缺乏人文关怀,于是便导致了灾害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失范”现象.如何把握好灾害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和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