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征 《文教资料》2010,(7):97-99
审美自由论是康德经验论美学的重要理论。康德从审美的无利害性、共通感、普遍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四个契机,论述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康德认为审美活动是主体审美经验的自由活动,他从四个契机出发.把审美活动的自由.从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体验.引申到人的本体性能力上来,想象力活动及审美超越是对人的审美能力的确证,是人的本性自由的直观表现,体现了人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自由美”与“依附美”的美学命题,体现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律论”“它律论”这对哲学概念。在音乐界,德国音乐学家卡茨将“自律”、“它律”使用在音乐美学中,出现了自律美学和它律美学两个概念。康德的自由美是一种纯形式的美,而与自由美相对的依附美是社会事物的美,而不是纯粹自然事物之美。康德认为美与被依附物无关,强调美在于形式,即艺术的自由才是创造的本质。由此,他为自律论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现代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康德美学在美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本文分析了审美活动三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这三个因素对康德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进行反思。审美活动三要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审美客体的内容也可以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审美活动三要素,才能使人类获得更多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萨特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石是他的想象现象学,其哲学本体论与审美论在深层上是一致的。萨特的美学理论强调美在创造中,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表征。而自由就体现在人对现实的超越与否定之中;审美对象是一种想象对象,审美活动是一种想象活动,具有非功利性。萨特的这种美学理想是法国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而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和实践品格,是萨特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经典艺术中,艺术家和审美主体在从事审美活动时大都能保持一种不同于日常态度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这一学说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而最早用“态度”一词的是夏夫兹博里,之后康德,叔本华等人又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经布洛的系统解释,它便成了现代美学的支柱,我们可从西方传统美学及现代美学有关审美态度的理论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即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它的总体特征可用“超越性”来概括。  相似文献   

6.
康德对自由观的阐释源自于当时经验论者对理性的解构所导致的自由的困境,康德通过对“人的自由是如何可能的”这一命题的论述,在先验的层面上说明了自由存在的可能性;通过对实践自由和道德观之间的互证,最终证实了自由存在的实在性,但是这种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的理念性只能在审美自由中才能找到感性的根基,康德自由观念的根基最终在美学中得以奠定.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美学中,审美自由以自由感的形式出现。自由感为自然人向自由人的过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为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在心理经验层面上的实在性提供了一个感性的基础。自由感作为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康德以前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不过,是康德第一次提升了自由感的理论内涵。自由感是指人们在审美经验中体会到的自由愉悦,但又与感官的快感和道德感不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即与客体对象实际存在无关的无利害感。这种无利害的自由感在康德美学中有着自己特定的内涵:知性和想像力的自由游戏和天才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8.
庄子感受到他所生活的“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的时代所带来的痛苦,力图回到“任其性命之情”的生存天地。这种追求在实践上行不通,最终落脚在人格理想的追求上,建立于脱离实用的精神世界。《逍遥游》是庄子整个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核心,他的许多思想暗含着精深的美学艺术精神。《逍遥游》反映了庄子对“崇高美”的追求和向往,流露着对“大”的追求和赞赏,涵容了康德“崇高论”中的“数量之大”和“力量之大”。这种无限美、大美、壮美是一种明朗肯定人的自由的不可摧折的美。《天地篇》中标示了“美”与“大”的区别,包含着“优美”与“崇高”两范畴有别的萌芽。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本质相同之处在于崇高精神的落脚点都在人格道德修养上,与康德、席勒等人的“审美游戏说”相近之核心就是自由。庄子关于“游”的思想与审美精神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涉及到了审美活动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为我国传统审美理论关于审美态度、美感、感知(直觉)的认识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审美自由问题是整个审美活动本质之所在,而审美对象的自由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认识审美对象的自由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厘清德国古典美学和马克思对审美对象自由问题的观点和逻辑是我们理解审美活动本质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从根本上对审美知觉与非审美知觉作出区别,为美学创立了一个新的核心,从而将“美”的领域从“美即和谐”的领域扩展到“审美”的领域;也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1.
康德审美理论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审美理论所蕴含的深刻神学意涵对西方现代神学美学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巴尔塔萨、海德格尔、谢瑞等重要代表人物的神学美学思想无不与康德审美理论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一美学命题旨在阐述艺术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自然美的呈露离不开人为之“发宣昭著”,从而高扬审美主体的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友峰著《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一书从自然与自由观念出发重构了康德美学体系,从自然观念出发建构了康德的先验美学体系,从自由观念出发建构了康德的本体论美学,并将康德美学的主旨概括为"自然与自由和谐论",这是新世纪以来康德美学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14.
“审美无利害性”是康德作为“质”的契机来规定美的。它不仅在“美的欣赏”层面上与“量”、“关系”、“模态”三大契机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且还在“美的创造”层面上与艺术创造的自由有着内在的联系 ,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康德美学理论的深刻而又独特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5.
席勒美学思想是以审美为手段最终实现人性的完满,人的自由。他推崇古希腊社会是因为古希腊人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他谴责现代科技的片面发展对人性的破坏,认为只有美才能恢复人性的完满。席勒注意到人的自由自主对审美活动的重要作用,他追求美的理想,强调审美心境对人的净化提升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待后现代文化转向,重建艺术的教化救赎功能,席勒的美育思想对人们有着启迪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三大批判第一次构建了人类知识的完整体系:知识体系、伦理体系、艺术体系。在认识论领域,确立了理性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完成了从认识对象到认识主体的转变;在道德领域,通过探讨自由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以自由和责任为核心的伦理学体系;在审美领域,认为美与美感都属于人的判断力问题,判断力最完美最自由的体现就是审美,美学因而也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康德和严羽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美学是自成体系的,二者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历程.如果把它们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异中有同,往往殊途同归.本文拟把中西美学史上处于历史转折重要关头的两个美学家——康德与严羽——作一番对比,以之证实上述结论.这对于开拓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建设崭新的美学理论体系,将是富有启发和裨益的.一、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与严羽的“词、理、意、兴”说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对此,中西两位美学大师是怎么认识的呢?先看康德.他认为:美的问题是一个主观鉴赏问题.审美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美的分析也就是“鉴赏判断”.他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质:“趣味是仅凭完全非功利的快或不快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现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的”;(二)量:“美是无须概念而普遍给人愉快的”;(三)关系:“美是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四)模态:“美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作必然产生愉快的对象.”这就是康德的所谓“鉴赏判断的四契机”(即四个要点).把康德的四契机和严羽的诗有“词、理、意、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心态,中国古人高度重视此种心态,因为审美活动离不开主体心灵的自由。“自由”心态具有超越权贵礼法、功名利欲、法度规矩等特点,对艺术家的审美体验、艺术想象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审美创造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古代审美感应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感情发生的经典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功能既体现在审美创造方面,也体现在审美欣赏方面。审美感应论涉及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艺术活动的本质及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等重大理论问题。古代宇宙创生论及“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影响了审美感应论的生成。审美感应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康德审美哲学中主体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分析,认为康德追求无功利的,自由的,乌托邦性质的先验审美理想。在这一审美理想中包含了对主体的极度张扬和不断消解的复杂性,对西方现代美学以及后现代美学具有决定性的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