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Z世代”(Generation Z)大学生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主力军。“Z世代”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观念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本研究聚焦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及价值追求,剖析了“Z世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思想误区,通过深挖高校育人“文化力”,打造育人“文化圈”和“文化场”,积极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以正本清源,清除“Z世代”大学生群体文化乱象,为“Z世代”大学生打造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和信息碎片化特性放大了社会公众的消极情绪,网民采用网络语言暴力,污染了语言和社会生态.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流群体之一,也是网络语言暴力的主要实施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调查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甘肃6所大学的600名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探讨了甘肃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分析了...  相似文献   

3.
叶晶晶 《考试周刊》2012,(66):32-33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与网络迅速发展相伴随的网络语言流行起来,引起了教育、语言等多方专家的重视。很多学者对于网络语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传,以及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新华社曾撰写文章表达他们的担心,文章中引用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的话:“网络语言对于汉语是一种污染……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  相似文献   

4.
作为集“网生一代”、“独生一代”、“丰裕一代”等标签于一身的世代,“Z世代”在消费行为上有着显著的代际特征,随之也衍生出了独特的消费新景观。具体而言,“Z世代”的消费行为表现出寻求悦己体验、关注社交属性、蕴含价值表达的整体趋向。而在“Z世代”消费观念愈显理性的同时,其消费行为也存在着反消费主义与“为爱买单”理念相冲突、悦己性消费与放纵性消费相模糊、多维度焦虑驱动与自我消费克制相矛盾的内在抵牾。应当聚焦于消费环境优化、消费文化重塑与消费品升级等维度,形成引导“Z世代”消费新风尚的协同合力。  相似文献   

5.
探析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儿”“霉女”“恐龙”“猫”笑脸“:-)”、生气“(:-”、做鬼脸“:-p”等等。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逐渐从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他们的时尚。网络语言渗透、冲击着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作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指出语言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措施.以期推动中学语言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在高等教育阶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对两位“Z世代”大学生的个案研究发现,小组分工不均、评价不科学、教师指导不到位等老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决,加之Z世代大学生拥有个性鲜明、善于利用互联网、不愿被影响自身计划等特点,使得合作学习的收益不够显著,滋生了抗拒合作的声音。但受制于国内的主流文化及高校的评价机制,Z世代大学生不得已坚持合作。事实上,Z世代大学生抗拒的并不是合作本身,而是流于形式的无效合作,切实有效的合作仍是Z世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优质资源,因此需要对合作学习开展更为深入的变革促进“真合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国内外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这一时代发展过程中特定的语言现象.认为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是群体成员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语言的现象和特点,找出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网络语言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浅谈网络语言在交际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在交际中具有表述生动、沟通便捷、人情味儿浓、个性化强的优势,个别网络语言品位较低和不利于规范化语言教学。网络语言的规范要尊重约定俗成的规律,要体现语言“物竞天择、适生存”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传播的失范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一方面丰富和推动了语言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随意性使得其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由于网络交际语境和网民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网络语言在传播中出现了语法、词汇、语用等语言规则和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偏离和失范现象,在不同群体传播中产生了交际障碍,对青年网民和现代汉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语言失范的研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的对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没有局限。网民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出现的“美眉(美女)”、“88(再见)”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网络语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学者、媒体对这种现象所持的意见也是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污染;有的认为是对传统语言的挑战和补充。本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谈谈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二次元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成为了Z世代年轻群体表达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自我价值的社会文化形态。通过梳理Z世代二次元消费现象时发现,其消费形式主要分为电子游戏消费、虚拟偶像消费、周边衍生品消费和线下体验消费。深层次分析来看,Z世代二次元消费行为具有深刻的心理机制,主要反映了年轻消费者的逃避现实心理、投射移情心理、自我实现心理、身份认同心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的语言变体,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靠写错别字"卖萌"的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网络语言现象,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语言,在网络世界却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对语言形式的无意义的游戏化,体现出网民在语言形式上不断求新猎异的心理以及渴望通过语言的团体性得到群体认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罗会武 《学语文》2009,(6):42-43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聊天室和论坛里具有网络特点的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还包括网页上的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里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网络浯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与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卡盱辅棚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中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呈现出异于传统现代汉语的特质并对现代人的语言生活构成冲击,尽管网络语言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但目前对其进行规范为时尚早,应该尊重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用宽容的心态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对人内在精神的影响。法律、道德伦理及现代汉语的成熟体系是网络语言发展合理的、天然的底线。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网络语言是网民们群体内部使用的形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及其特点,并强调要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事业方兴未艾,而人才作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一环,将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深远影响。文章以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导向,结合“Z世代”的专属特性,从思想道德素质、学科建设、交流合作、科研实践等方面着手,探讨高校在“Z世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方向和举措。高校应多措并举提升“Z世代”的国际传播综合素养,助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8.
梁艳 《考试周刊》2010,(27):47-48
近年来,一种由数字、汉语、英文、符号等组合而成的"另类"语言悄然兴起,这种发端于互联网的网络语言,正日趋成为中学生语言的新宠,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既然网络语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语文教学,语文教育者就应积极应对它。在大趋势面前,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而且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只有主动去掌握一些与学生群体贴切的流行文化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促进知识接受方式的变革,要加强对青年学生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的研究,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Z世代以独特的方式在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特征:人机协同下“离散”与“连通”并存;虚实互嵌中“随意”与“刻意”交织;技术赋权下“他律”与“自律”互构。同时,也涌现出新问题:技术依赖下的“身心分离”;符号互动中的“情感缺失”;融合场域中的“行为失范”。基于Z世代在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与新问题,提出优化Z世代在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超越技术依赖,促进深度认知;加强情感互动,增强在场体验;强化内外规训,重塑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