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借戈夫曼拟剧理论中的舞台表演规则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相互行为中的一些基本过程和原理。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呈现出开放性、非线性等特征。拟剧理论将舞台表演的思想引入到社会活动,师生课堂拟剧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如同一场社会拟剧,教师与学生在过程经历和自我展示中完成了对表演的理解及对自我的诠释。通过社会拟剧理论对课堂师生关系的观照,分析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行为,以促成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好自身角色并实现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戈夫曼采用拟剧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互动,把人际互动比作戏剧表演,而师幼互动作为人际互动中的一种,具有"表演"的性质,体现出"表演"的特征。在传统的师幼互动中,教师通常作为表演剧班呈现表演,幼儿作为观众处于被动跟随状态而丧失了主体性。本文基于拟剧理论,探索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角色互换,使得幼儿上位为"演员",保证幼儿在师幼互动过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中,情感表演原则是指导教师有效进行情感表演的行为准则,有助于防止教师以"真情感"为名的任意操纵和虚假作秀,并能凸显教育的本源价值。通过以社会拟剧理论、情感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教师情感表演活动的构成要素为逻辑线索,可以建构出教师情感表演的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构成教师情感表演的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与后区的消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区”是戈夫曼“拟剧论”中的重要概念,与前区相对应,后区内的行为应该是非刻意的、自然而放松的表演。网络社会是一个对媒介极度依赖的社会,它的社会特征和媒介的使用让后区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网络社会与后区范围缩小间的关系,进而证明了后区的缩小是网络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好的大学校长就如一张名片,可以起到名人广告效应,在争夺教育资源和吸纳优质生源方面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著名社会学家提出了"拟剧理论",认为社会就像一个大舞台,而每个社会个体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不同的生命阶段在社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的生活剧表演教学方法,是将英语语言和日常生活情景表演融为一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英语教师根据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主题,布置生活剧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网络和图书资料,设计生活场景,编写生活剧剧本,准备表演道具,再进行课堂表演。此文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生活剧教学的热情,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徐文娟 《文教资料》2012,(17):151-152
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以表演为主,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通过多样的表演形式再现故事的情节,供观众阅读和欣赏。戏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多属性,其中戏剧情境理论对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幼儿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积极的社会性行为。因此,对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而言,应发挥其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际交往方式对人际互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戈夫曼借用一系列舞台表演的概念来分析人际交际过程,为研究微观的社会行为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着重分析了戈夫曼理论中提及的诸多概念,并且对戈夫曼理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将意境理论引入戏曲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戏曲意境”理论。首先,“戏曲意境”理论既脱胎于中国传统意境论,又汲取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关注个体命运。其次,“戏曲意境”理论具有“自然”与“言外”这两重内涵,前者聚焦于艺术真实,后者面向世界与人生的本真状态。最后,“戏曲意境”理论提升了戏曲地位,使其走出了“不登大雅之堂”的低下境地,又启迪后来学者,成为“剧诗说”等舞台表演理论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推销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情景剧表演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方式。清晰I睛景剧表演中的剧本、舞台与演员要素,是推动情景剧表演形式在课程中运用的基础内容;其中,剧本是最关键要素,在剧本写作中,需要考虑主题、理论以及场景设计,并在教学环节中规划与落实。情景剧表演方式需要更为全面的考核方式,提高过程考核比例,情景剧表演中增加团队与个人成绩的综合考量,为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声乐舞台表演的最优体现。本文就舞台表演对于声乐作品表演的意义和意义进行了简要概括,就声乐舞台表演中能力和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戈夫曼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也是拟剧论的倡导者,他的理论主要是在人际交往形式的研究中提出的“拟剧论”和在对异常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污记说”,而笔者将戈夫曼的拟剧论分为情境定义、角色扮演和印象管理三个部分。然后从这四个部分为角度看待娱乐圈中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戏剧作为一种不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独特文学形式,不仅可作文本供读者阅读,亦能被搬上舞台让观众进行视听欣赏。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可表演性原则认为,戏剧的表演比阅读更为重要,要求译者考虑到演员表演的需求以及观众接受的需求。在可表演性原则的视角下比较莎剧《捕风捉影》梁实秋和方平两个中译本,有助于探究戏剧翻译对舞台表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父母角色的社会性格内涵 角色概念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H.米德首先从戏剧中借用的。“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之后戈夫曼(E.Geffman)建构了社会学“拟剧论”,提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天然舞台,人类活动犹如一幕幕社会剧,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如同演戏一样,按照写好的剧本扮演各自的角色:这一理论丰富了社会学四大学派之一的“形象互动论”。  相似文献   

17.
印度古典梵剧《小泥车》具有明显的叙事性:编剧方面追求叙事性与戏剧性的平衡;无论是对白、独白还是幕后语都有叙事性存在;舞台表演程式化,在序幕和舞台提示语中也有叙事手段的运用,演员能自由跳出角色与观众进行叙事交流。同时,该剧也不排斥戏剧性,叙事性与戏剧性并重。  相似文献   

18.
李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20-121
舞台焦虑是一种与舞台表演或参加表演活动有关的焦虑,严重影响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演出效果。本文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干预方法做了阐述,并以一位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案例为例,采用系统脱敏法、放松和模拟情境、自我暗示等行为及认知方法,逐步减轻求助者舞台紧张情绪,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受阿尔托等后现代戏剧家表演本体的观念影响,巴尔巴将对表演情境中演员的社会文化行为和生理行为的研究命名为一门崭新学科:戏剧人类学。他指出戏剧人类学研究的是这些舞台行为的前表现性。前表现性属于巴尔巴表演层级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与胡塞尔提到的前摄、原初意识高度契合,通过前表现性的前摄与表演过程的滞留一同组建一段当下的时间意识结构,现象学地完成了表演组织的逻辑构型。何为前表现性?在剥离了对东西方戏剧表演原则、戏剧类型的标签化判断之后,巴尔巴还原了超越演员的表演传统、文化、观念、性别、个性特征的为所有表演者共有的底层逻辑,即前表现性。这是在表演之前就存在的原始的、普遍的存在状态,演员就是要用戏剧的方式使这个原始的层级活动起来,实现演员的生命之舞——在场。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莎剧比赛已进行9届(2005--2013年),对提升莎剧教学,沟通书斋与舞台,扩大校际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从比赛规则、评委与评判标准、参赛剧目选择、参赛学校以及观众反馈等方面对该赛事进行述评,探讨中国大学生莎剧表演风格,研判比赛的得失,目的是总结目前的大学生赛事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