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梁晓声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比较,概括出梁晓声九十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四个特征:世俗化、现实性、批判性的平民形象;泛道德化倾向;概念化、理念化的创作倾向;炫耀的矫情的自我暴露、自我剖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三个阶段论析池莉的小说创作,认为其小说创作反映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一种生存状态,细致地表现了转型期中社会市民阶层的形成与状况,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在一个发展商品经济、追逐物质实利的时代,池莉的小说所构造的人生模式,既不排斥世俗的生活追求和享受,又主张对人生的欲望有所节制和超越,具有一种警醒世道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否定主义文艺学的"个体化理解"为文学性的价值坐标来看,王蒙小说中的"忠诚"和梁晓声小说中的"信念"都有其局限性.王蒙式忠诚中为自己负责的空缺与梁晓声信念中不能把握自己的牺牲,共同揭示出中国知识分子现代理性品格的匮乏.  相似文献   

4.
大型文学期刊《十月》(双月刊)2015年第2期上共发表了7篇小说,其中6篇是指涉生活、关注人性的具有现实主义品格的作品。《师母庄瑾瑜》通过对高校知识女性婚姻失守的紧张感的描摹来展现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李亚的《喜筵》运用狂欢化的叙事手法将小镇各色人等光怪陆离的生命状态予以展览;梁晓声的两则短篇对世道人心的叩问显得驾轻就熟;青年作家绵阳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将一个寻常人间故事讲得动人心弦。无论是对现实人生的秉笔直书,还是对人性幽微之处的深入剖析,抑或是对人间烟火的温情讲述,都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持守精神。  相似文献   

5.
林译小说序跋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林译小说序跋继承并发扬中国爱国主义传统;抵制专制主义,提倡民主政体,向往法制社会;高度重视传统的孝文化;强调传统史传文化;强调中国传统诗学。总之,林译小说作为西方小说,其序跋充满了西方文化语境;同时,林译小说作为翻译小说,其序跋又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翻译文学的创作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还是两种社会文化从碰撞到融合的过程。翻译小说受到了译者语言水平、价值观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接受程度的制约。翻译小说要为本土读者所认可,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即本土社会文化对翻译小说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对近代翻译小说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品信息     
正梁晓声"家·国·天下三部曲"出版近日,梁晓声的"家·国·天下三部曲"——《家载一生》《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虽然世事变迁,但梁晓声的文字依旧有力量在,他拒绝浮躁喧嚣,关注现实民生,用自己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度解读中国社会。"家·国·天下三部曲"依旧是梁晓声在2018年的心怀天下之作。《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难忘的最初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在梁晓声的众多作品中,有一类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的小说。从这些亲情小说入手,解构梁晓声对于过去时代的情感体验和批判维度,分析平民主义立场的梁晓声在这些亲情作品中对底层人民的贫穷困难却不失尊严的优秀精神品格的赞扬之情,解读这些亲情作品中所蕴涵的作家对忧伤而温馨的往事的追忆和眷恋。剖析过程中发掘作家在这类作品中对时代、历史、生活和情感的反思和价值认定。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铺垫,导入新课 1.由一段评价引出作家梁晓声:"他是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总能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他仿佛是这个时代的书记员." 2.出示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对梁晓声的访谈片段.看了这段访谈,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相似文献   

1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就了中国社会文化的重大迁徙。作为文化观念形态之一的知青小说深受文化迁徙的影响,上层的审视和下层的归化在知青小说叙事中得到了统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道家文化植根于中原,两千多年来对中原地区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小说被赋予了丰富的社会元素,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破译道家文化在中原小说创作中的遗传密码,有利于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宝贵资源,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省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原小说的文化品位,繁荣当代中原小说创作;有利于全面深刻地解读作家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称为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举的乡镇集体企业迅速走向消亡,一些企业破产,一些企业改制.文章主要通过对有关文献的介绍,揭示乡镇集体企业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即价值观、道德风尚、精神文化以及世道人心的变化及其影响,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乡镇集体企业衰败和演化现象,也希望更深入地理解时代变迁的大势.  相似文献   

13.
晚清民初时期,美国来华女传教士亮乐月翻译了一大批西方妇女和儿童小说,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文化影响。亮乐月主要采用了西译中述、译文本土化、删译、改写等翻译策略使其小说译作适应中国读者的品味和中国社会的时代之需。亮乐月的小说翻译策略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说理论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论关于小说的文化定位和文体定位,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小说理论在中国的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正是在近代文化的变革中,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变革的需要、新型知识体系的出现、外来文学观念的启示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中国小说理论的现代转型,并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在文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贡献颇多。该文以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乡土小说和左翼、东北作家群、京派等创作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仅就启蒙的文化批判主题、左翼文学中乡土小说的社会政治视角、精神家园的追寻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小说中"游子还乡"母题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梁晓声在创作知青系列小说过程中,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生动再现了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风貌。这促使其在叙述过程中,不自觉地继承了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所表现出的热切的浪漫主义特点。又由于其个人出发点及社会历史原因,梁晓声的作品在叙述往事时遵守了一种虽无结果但歌颂过程的不忏悔模式。这固然与其表现手法有关,但从人物塑造过程中看,更多的扁平人物的出现,也是促使这种悲剧构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杨洪承 《东吴学术》2023,(5):5-13+2+161
现代中国小说的缘起与中外文化的互通和碰撞分不开,佛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虽早于现代小说的发生,但多元文化下两者的接受方式极其相似。其后的现代中国小说,以极大的胸怀体现了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调和的兼容并包,并由此孕育生长了现代中国小说新的观念、新的审美。“五四”新文学第一代小说家王统照,其佛学意识非有宗教信仰,而是人生和创作中自觉不自觉触及到佛学文化。这多少影响了他的小说观和小说叙事的创作个性。梳理王统照写小说的经过和创作的取材,均有吸纳佛学文化的自然留痕,这提供了作家创作和现代中国小说的另一种样貌;王统照小说观念、叙事素材、人物面貌,及其小说结构,不是受佛学文化资源影响的有意识的思想,而是佛之念、禅之境的诗性叙事美学和现代小说叙事风格的一种积极实践;寻踪王统照小说中有关佛学资源的消融,本质上发现的是现代小说的演变承载了文化接受的自觉,尤其小说叙事潜在渗入佛学而营造了“现代性”精神隐喻的独有情景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 ,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小说形式。中、日私小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私小说的“自我”是自我封闭、不求进取 ,向内深深的反省 ;而中国私小说中的“自我”却在喟叹感伤中潜伏着进取、反抗、并伺机向外扩张个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作家的个人境遇、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在揭示晚明社会诸多社会现象的同时,深入地、细致地、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晚明女性文化和心理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文化价值不仅开中国市井小说之先河。而且影响了中国人对文学作品审美对象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