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18年,首批"00后"进入高校,恰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目标。如何针对"00后"学生特点,突破重技能、轻素质,重智育、轻体美劳育的弊端,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研究"00后"学生特点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五育"短板,从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推进"五个思政",实施素质学分制,"五育"环境营造等方面补齐高职学生"五育"短板,有效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五育并举是对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回应,也是对素质教育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落实。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契合党和国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制定了关怀每个孩子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文华五美”课程体系,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课程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杨青桦 《考试周刊》2022,(50):34-37
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把“五育”并举思想与办学特色“自我发展教育”有机融合,梳理“五育”的功能与作用,厘清“五育”的逻辑关系与融通性,系统设计全方位的校本课程育人目标,搭建有校本特色、科学系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结合“四自-四导”理念,构建“五育”并举自我发展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五育”自育特色课程,建设“五育”全面发展的校园自育文化。  相似文献   

4.
付丰浩 《学周刊C版》2022,(23):126-128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借助于童话课程资源,落实学生“五育并举”,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五育包含了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堂教育,在讲解童话课程资源过程中,能够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童话课程资源,借助体育主题、审美主题、劳动主题童话课程资源,让小学生开展趣味体育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劳动能力,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的发展性、个别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效率。本文主要是基于童话课程资源,落实学生“五育并举”展开探析,希望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二小学校立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沃土,紧紧抓住特色发展的核心——课程,坚持融合与创新:小学校办大教育,构建整体推进框架;突出课程内涵,搭建三大校本课程群;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育人。学校基于特色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探索、总结、优化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培养具有大庆品格的新时代好少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强调劳动教育,重视劳动教育的成果意义显著.基于学校特点的劳动育人理念与实践,石家庄市第44中学依托劳动实践创建社团、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弘扬劳动精神,厚植劳动情怀,持续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7.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立足于我国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逐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是引领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五育”并举中,德育为核心,智育为重心,体育为保障,美育为提升,劳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班级管理中的“五育”并举,是协助初中生度过青春期的关键教学手段。本文将着重分析“五育”并举理念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要点,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五育并举是促进学校教育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五育并举视域下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涵、现实困境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为高校落实五育并举及其融合理念,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海霞 《考试周刊》2022,(2):159-162
幼儿园特色课程构建工作是促进提升教学效果、全面完善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所在.以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进行全面分析,幼儿园特色课程的构建工作可以通过多角度进行设计,保证课程构建效果,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文章将通过加强创设五育并举特色课程教育环境等多项策略的科学应用方法,针对基于五育并举的幼儿园特色课程构建方案进行全面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本文通过挖掘本土海洋区域特色,开发社会资源,对内加强“海洋+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借助艺术渲染、项目式活动开发等完善校内课程资源;对外与海洋科研院所共建研学基地,联合开展海洋探秘研学实践活动,宣传学习海洋知识,将全面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素养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塑造宽广包容、积极向上的海洋品质与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育人这一核心价值的引领下,“五育并举”需要向“五育融合”提升。“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基础,“五育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的理论提升。“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提升的关键,其原因包括:“德美育”的建构是实现全面育人价值的关键路径;“德美育”是“五育融合”的精神内核;“德美育”的建构有利于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自然过渡。“德美育”体系的建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目标维度表征为培育德性美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维度应在课程开发主体多元、课程时空多元的基础上,超越近代西方条块分割的学科建制;评价维度的核心是基于情感和价值的心灵美的内在生成度,建构嵌入式叙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对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已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因素。其中,美育更是提升现代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教学内容。而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美育功能,因此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分析了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意义,提出了可以有效促进美育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具体措施,并通过音乐美育渗透德、智、体、劳教育,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举措。然而,现实中由于片面的教育观、工具化的评价观、应试的教育观使得“五育并举”出现一些困境,高校需要制定完整的育人目标,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开设五育融合课程,改革评价方式,探索实施覆盖德智体美劳的增值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以年级组为单位整合资源与师资、科学实施劳动教育是一条可持续的实施路径。本文探讨了在“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初中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尝试构建年级劳动课程框架,并根据课标等设计劳动项目,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生本位”育人模式探索不断深入,高校军事课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军事课课程思政势在必行。高校军事课包含“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门课程,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操训练,既传授知识技能又涵养家国情怀,是一门覆盖知识面广泛、涉猎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中蕴含德、智、体、美、劳五育各类元素。运用“五育融合”的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军事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对于创新军事课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在2017和2019年推出新课程标准,以适应新时代变化和发展的要求,意味着课程观念和课程制度再次变革。各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从教育方式和育人方式着手变革,以此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关键问题。贵州省惠水县第四中学为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结合黔南州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教育立身、质量立校、课改立本”的方向,深化学校“自主、合作探究、检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在“五育并举”框架下,进行相关的智育变革工作,以期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本文从“五育并举”概述、惠水中学教育现状、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智育变革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探析。  相似文献   

17.
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高中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推进学科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五育并举的融合教育模式,用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突显高中思政课强大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样态,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五育并举”的视角,解构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逻辑,并以人格建设为切入点和契合点,分别聚焦于信念教育、学生发展、师生互动、审美素养、品格意志五个层面,发挥了“五育并举”的引领价值,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唯分数”的教育观会导致德智体美劳“五育”失衡,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秉持其发展理念,结合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及成长规律,进行有效教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此,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五育”的难度及其价值所在,提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苗静  王孝军 《甘肃教育》2022,(14):36-39
优秀的教育脱离不了劳动。劳动教育不仅占据五育并举的权重地位,更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圆梦光明未来的有效路径。文章提出学校要探索建构“劳动+课程”,通过思想建设、课程建设、内容建设,贯穿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