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反哺的实质是青年文化对成人文化积极、主动的影响过程.当前农村青年文化反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面对农村青年文化反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试图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年社会化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同时对父辈进行着"文化反哺":青年对社会的新器物的使用和新潮流的了解上拥有优势的"话语权力";青年在日常生活层面影响着父辈的行为取向;青年在价值观、人生观上"反哺"父辈.文章立足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是"文化反哺"现象发生的社会宏观背景;青年同辈群体的交往、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是青年"反哺"能力形成的主要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反哺"现象越来越普遍,青年"文化反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传承方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对"文化反哺"现象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在分析青年"文化反哺"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青年"文化反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在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工作受到国家发展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也逐渐开始关注美育教育,认识到美育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美育在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对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美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且提出新时期意识形态下发展美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万晖  孟繁  吕伴 《华章》2009,(10)
在当代疾速的文化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得以出现并且得到发展."文化反哺"是一种反向社会化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文化反哺"的主体是青年人群,这样的一种文化传输模式对传统文化发展和继承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通过对"文化反哺"特点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思考,从其激励功能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社会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反向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反哺"现象对于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规范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现象,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美育也是职业院校落实国家重大教育方针的必要行动。基于对高职院校美育意义及内容的阐述,深入分析职业院校美育实施中的顶层设计问题、师资和教材问题、过程监管与评价问题及解决方案,具体提出职业院校可以从“优化美育环境、开设美育课程、举办美育社团、开展美育活动”等四个方面加强实施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22,(1):129-133
习近平总书记给周令钊等中央美院老教授关于美育工作及美术事业的回信,在业界产生了黄钟大吕式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中国美育百年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美育衍变脉络显示,蔡元培所提倡的以“感情陶养”的方式去塑造“全?完整的人”的美育要旨,并未得到重视与落实。当代学校美育在升学、就业等现实功利目标裹挟之下,暴露出“摆样子”“压榨”等诸般粗糙?,与习近平总书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八字育人观不相适应。其中,将美育“压榨”为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压榨”为艺术技法教育以及将艺术家“压榨”为“单向度的人”这三种较为凸出的弊象,亟待得到疗视与矫匡。  相似文献   

9.
王大春  高军 《成人教育》2013,33(1):115-116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反哺既是青年社会化内涵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转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它一方面它能够提高网络时代成年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青年的自信、创新和独立,促进家庭和睦、减少代际摩擦,推进青年的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平等与民主等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作为新型的文化传承模式,它与传统青年社会化模式下的文化传承存在一定的冲突,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德国启蒙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即在其《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的问题。在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蔡元培先生大力呼吁,并积极倡导和推广之。 本文拟从美育与情感这一角度,试就美育的实质,美育对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当代青年的情感状态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青年对成年人的“反哺”几乎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到文化的表层,如流行时尚和新器物,甚至也影响到成年人价值观的判断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文化反哺”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充满魅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成为中国社会的两道独特景观。老年人的数字化进程不仅仅需要子代的帮扶,在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出现的背景下,老年同辈群体之间的数字反哺对其融入数字社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老年人同辈反哺的视角出发,以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UTAUT)模型为基础提出老年人同辈反哺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开展抽样调查,运用SPSS23软件对抽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与同辈反哺意愿相关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等因素,还证实了社交状况与老年人反哺意愿存在正向关系,研究同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进行同辈数字反哺,高学历人群更愿意进行同辈数字反哺,本地户籍老人比非本地户籍老人的同辈数字反哺意愿更强烈。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青年对成年人的“反哺”几乎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到文化的表层,如流行时尚和新器物,甚至也影响到成年人价值观的判断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文化反哺”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充满魅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政府投入固然是工业反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我们应该更注意的是。在国家反哺政策引导和激励下。非农企业向农村投入资金和现代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互利双赢,工农一体,这是反哺主抓的手段。在反哺中应下大气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业自身“造血”能力,这是反哺得以持久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杨丽娟  孙晴 《留学生》2013,(9):53-54
回顾近现代史,中国很多重要的技术革新几乎都与海归有关,从第一代海归开始,他们身上就肩负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反哺中国社会的重任。随着出国回国两股大潮的交错,越来越多海归投入到了社会建设中,海归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古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新时代国家大力倡导美育的背景下,师范类高校古筝艺术的传承也在美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的教学现状,依照新时代美育要求,对标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分析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及素养,提出美育视域下的师范类高校古筝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加强古筝专业技法类教材建设,构建符合美育要求的古筝专业曲目库,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全新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农民工社会美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符合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能够与隐性德育凝聚合力、协调互补,强化教育功能,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劳动供给质量,赋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社会美育有助于农民工适应现代生活开创美好未来,体现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融合能力、提升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教育机制要坚持发展性、适应性、协调性、生态性的构建原则。然而,社会美育本身发展不足,未能精准覆盖;全社会对社会美育的认识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存在审美缺失,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的现实困境,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的实践理路:要形成多维、全方位、多点支撑的社会美育支持机制,发展大众文化,互联网时代社会美育要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推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美育。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与美育有紧密的联系.时代的迫切,青年自身对美育的渴望.在青年工作中实施美育的有效性使对青年进行美育具有迫切性.青年是接受美育的最佳年龄阶段,青年美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审美想象的活跃性、审美情感的强烈性、审美趣味的不稳定性、审美体验的丰富性、审美理想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和美育自身的特点,此阶段的美育发展几经起落并在美育发展的两次相对高峰期呈现出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育与社会、美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美育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新的涵义和在素质教育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美育教学也成为高校的基本任务.高校美育在个人、社会、文化等层面都承担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前高校美育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制定措施、提升硬件条件,还要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坊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主题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特点,为高校美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美育工作坊教学需要从课程目标、导师配置、团队建设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