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宋前正史中的《经籍志》、《艺文志》与相关旁证史料,参考后世尤其明清的有关著述,以范宁及其《论语》注为界,将其分为两部分,对东晋《论语》注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释,从中可窥见其注经的时代个性,由于这一时期,儒、释、道交融的时代潮流及其各种大小学派的思想渗入其中,其注经的多元性特色极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兴盛,范宁在余杭、豫章的崇学敦教及其一以贯之的力批玄风、崇儒抑俗与忠而能犯的经学人格,使范宁<论语>注在玄、佛盛行的东晋经学中独树一帜.具体地说,范宁注文独有的特色就是在秉承儒经本旨、抱守汉儒尤其是郑玄朴实解经的基础上,兼容魏晋重义解的新学风:其既通训诂与尚音韵、考据;更重义解,通过义解来探求<论语>经文原意,发明先秦儒家的道德修身和伦理政治等孔门意旨.这与魏晋玄学<论语>注旨在借由义解而过分阐发三玄玄理,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第二,学理层面上:“王学”反对“郑学”注经时掺杂谶纬,王肃《论语》注既较郑注更为简约、理性,少有谶纬说经,而其少部分又注重义理发挥。郑玄《论语》注和王肃《论语》注的上述差异,远不能反映郑(玄)学、王(肃)学之争,尤其是两者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仅就此而言,当前学术界似有夸大郑王之争之嫌!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论语》中对"天"的理解既继承了以往的意义,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孔子看来,"天"是圆润的,既是自然的又是人格化的,不同层面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论语》中的"天"可以理解为"天道"、"天德"、"天命"。  相似文献   

5.
《谈谈方法》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49)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影响巨大.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一直以来,《谈谈方法》在国内译本仅有诞生于2000年,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译本。  相似文献   

6.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仅只是个体地分析词义引申 ,还同时揭示了词义引申的系统性。段注所揭示词义引申系统中词与词的引申之间的平行关系包括两部分 :两个词的引申方式相同 ,或引申方式和内容都相同 ;同步引申。  相似文献   

7.
《论语》记载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其中对社会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朋友关系就隶属于该部分.关于交友,孔子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一是交友法则,即正己修身;二是择友之策,即择贤、择益、择同;三是处友之道,注意把握度,同时注意言行.  相似文献   

8.
谈《论语》的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著作。它内容广博丰富,集中体现了孔予的思想观点,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文人甚至下层百姓的喜爱.历经千载,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自身反映出的那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的思想观点具有时代延续性外,其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凝重洗炼的文风、谨严透辟的说理和丰富多采的修辞手法,成为后人写文章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论语》作为汉语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疑问句数量大,类型多,是研究汉语疑问句的重要语料。本文分析这一著作的疑问句,旨在为汉语语法及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社会发展的物质化,人性之善在当今现代生活中遭遇了种种道德困惑。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论语》思想的解读,结合一个现实案例和一个假想案例的分析,对道德困惑作出解答,最后通过"义利之辨"来给善下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中孔子谓"不安"为孝为仁,自此孝、仁就成为活生生的人的感觉,仁孝之心就以"不安"为显现和发展的出口与通道。孟子将"不安"推及于人之"四心",由之"不安"成为五常本根。经几千年影响,孝的"不安"之心,已渗透融化生成为五常的"自然属性",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自然属性"。"不安"之心泯灭,五常就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不能为人所体悟感知。不理解"不安",抑不可理解五常。  相似文献   

13.
《论语》、《孟子》两者引《诗》内容的对比反映出孔、孟在引《诗》习惯、用《诗》内容与论《诗》观念上的差异。同宗儒学体系,孔孟《诗》学思想出现变迁,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诗》自身的传播发展是两大重要原因,而孔、孟核心思想的差异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诗》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论语》是先秦的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四书"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也涉及到了"生态理念",是研究孔子生态理念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生态理念有"仁"爱自然,敬畏天命鬼神,肯定自然,乐山乐水等。这些都与"十九大"精神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是人类和平共存的最基本的原则和保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浅析了《论语》中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和谐共处意识,以"民为本"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并从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治国安邦的策略等方面浅析了它对当代和平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丰富的人际交往思想在《论语》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规范、价值观和目标诉求等人际交往之道,为我国人际交往方面伦理原则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深远而流长。  相似文献   

18.
文化空缺是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会对文化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消除文化空缺是译者应该反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以贝列洛莫夫的《论语》俄译本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利用翻译补偿策略来消除文化空缺。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的交融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过程,变异在其中随处可见。从美学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对译本中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即译者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诗学立场出发,给译文涂上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不仅对原文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进行改写,而且还重塑了译本中的孔子形象。译本中字词“句化”、语言风格“幽默化”以及人物形象“幽默化”现象的出现,与译者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密切相关。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美学趣味去理解、品鉴、选择和过滤原本承载的美学信息,从而使译本发生新的美学变异,给译文带去更多美学感受。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和语境化的过程,应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实,从接受方文化和接受情境的角度出发,使翻译更为客观。《论语》这一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经典名著,虽然本身不过万余字,但对于一个外国读者来说,其深刻含义却是很难理解的。要让外国读者了解孔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就要基于语境化来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