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增信。这就要求我们厘清党史学习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党史中的宝贵经验转化为现实力量,剖析我国当前信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信仰培育的路径遵循。明确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就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着力点坚定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帮助青年学生明确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如何信仰马克思主义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红色家书是新时代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宝贵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蕴含的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其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品-观-说-悟-行”递进式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实现红色家书在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信仰心理认同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契合点,寻求党史教育促推马克思主义信仰心理认同之“能”,探索如何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向心理归属、良好的情绪体验、价值认可和实践同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教学需要不断长期探索、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转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有助于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保证,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世界观、树立青春奋斗的人生观、塑造积极正向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按照"知马""姓马""信马""行马"基本路径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即加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促进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培养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追求、推动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裂变、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都表明现代社会信仰培育的重要性([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引导大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导的信仰体系,是其根本任务。因此以信仰培育为视角,必须进一步摆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导向([2]),以充足的底气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传授向信仰培育的转化力度,将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相契合;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准确定位、聚焦领域,将信仰培育工作从课堂延伸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党史教育资源,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个课堂",不断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相似文献   

8.
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做好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爱国激情,有效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文章将从红色歌曲的简介、红色歌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作用及有效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举措,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铭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旨在推进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长期化、常态化,完善大学生党史学习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科学而崇高的信仰。加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又有利于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高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其理论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需要三个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即在学校层面融入红色基因、在社会层面激活红色基因、在个人层面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1.
社会热点具有时代性、动态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个性心理特征不谋而合,容易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眼球,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和价值选择。以应对社会热点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塑造,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环境、重视实践育人,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是当前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相关实地调查,分析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并提出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路径.培育路径主要包括:进一步改革我校思政课教学制度,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校园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发挥家庭教育的良好作用,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家庭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要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要。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实际相结合、正本清源与批评反驳相结合的原则。从抓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占领网络媒体主阵地、践行知行合一主干线四条路径发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信仰不明确、信仰不科学、信仰不坚定等现状,高校应从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发生了转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本质上由同一性认同向统一性认同转换,在形式上由教化性认同、强制性认同向生成性认同转换。这启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开放性,加强大学生信仰智慧的培植,强化文化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7.
“三进”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8.
“六地”红色文化,是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辽宁对自身地方文化特色进行的深刻总结概括。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支撑,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校园文化、变革教学手段,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使本土红色故事活起来,让当地红色资源亮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导向。中国梦的提出给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注入新活力,可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托,认同中国梦则是其中的前提和关键。为此,可通过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梦想认同教育,以党史、国史、区情教育增强梦想认同树立理想信念,推进高校大学生中国梦"三进"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重在践行等途径,将中国梦有机融入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部分党员并未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支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消极影响,学校信仰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自我认识非理性化。要强化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等院校必须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党员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