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时,为了打败法西斯轴心国,戴高乐政权和美国有过通力合作.二者又因在战时的政治军事和国家利益诉求不同,合作的同时冲突不断,尤其是美国基于战后称霸世界和攫取法属殖民地的目的,亲近维希政权、与达尔朗合作、扶持吉罗、拒绝承认戴高乐政府的合法性、主张对法国军事占领等企图,与戴高乐恢复法国的独立完整和复兴法国大国地位的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不仅给战时双方的关系投下了巨大阴影,影响着盟国内部的团结和协作,甚至影响到了战后法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乌兰夫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在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中,以政治斗争为主导,充分认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毛泽东“成立维护群众利益的少数民族自己的军队”的思想,创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在内蒙古取得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斗争。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美英苏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经历了从立场冲突到妥协合作,直至成功实现诺曼底登陆的过程。三国围绕登陆作战问题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展开合作,最终实现了击溃德国法西斯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解放战争,这是一场美苏参与、国共双方政治军事的实力较量.其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各种因主矛盾冲突纵切交错,历时四页.其中苏联与中共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一定程度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历史走向与结局.一、历史的回顾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系取了与蒋介石政府合作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蒋政府较大的支持和征助.!938年三明回国时曾要求苏联向中共提供投助,伏罗希洛夫说;“如果没有中国国民党允许,苏联向中共供应武器是不当的。mp1940年…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主要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党外各界人士和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开展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发动和组织了千千万万的民众,粉碎了投降派的阴谋,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在太平洋战争不同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重点是不同的。开罗会议后,美国对华政策进入调整期,军事目标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下降了,而政治目标日益受到美国决策者重视,美国对华政策中心从军事目标向政治目标转移。这个调整过程直至“史迪威事件”结束而完成。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际国内合作交往的大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政治性质和品格作风,中外人士也利用机会观察研究中国共产党。 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美国秘密组成军事观察组对延安、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考察,这次活动至今还鲜为人知。 这次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正式接触的非同寻常的行动,是由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部和美国驻华使馆部分官员提议,史迪威将军支持,罗斯福总统直接批准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斗争,是我党最早独立进行的军事斗争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为精髓的先进军事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文化传统之源。文章尝试从军事文化对战斗力的影响入手,对其影响战斗力的途径与方式进行分析,并简要总结其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将是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反恐牵动的大国关系调整将使国际局势趋向于缓和与稳定,合作大干冲突。美国借反恐巩固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但多极化仍将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突出,南北问题将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世界只有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人才资源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背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人是持有一定政治立场的具体人。脱离开政治环境讨论人才问题,制定人才战略,往往会在根本性问题上产生偏颇,造成失误。例如,在制定部队人才发展战略时,就不能脱离国际政治、军事斗争的大背景。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将来战争可能与谁打、打什么样的战争,都会直接影响到部队各类人才的配备数量、质量、种类和分布状况等。  相似文献   

1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呼唤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意指党员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出击的锐气、面对矛盾冲突敢于迎难而上的无畏、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的担当、面对工作失误敢于大胆担责的勇气、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决心。在弘扬斗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的原则,并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方式来培育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国共内战引致台海两岸分治对抗,美国推行霸权蓄意阻碍两岸统一,这是台海两岸与美国互动关系形成的主要原因。台海两岸与美国的互动关系涉及广泛的领域,而从政治、军事及经济这三个关键领域互动发展的情况来看,台海两岸与美国的互动关系经过两个阶段的演进,中美之间由最初的冲突型互动,转变成合作与竞争并存型互动;同时台湾地区与美国之间由最初的合作型互动,逐渐变成了合作与竞争并存型互动。未来台海两岸与美国互动关系的具体变化与消解,与中国政府对统一路径的选择及取向密切相关,最理想的状态是促成美国无奈放弃干预,两岸和谈后自然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都极其剧烈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和革命的报刊以及各种中间派的报刊、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报刊各自鲜明地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参加了这个斗争。党的报刊在这个时期和一切反动宣传展开了剧烈的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为“解放日报”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领导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 用,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专政,工人阶级执政党 的建设等理论,都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基本理论依 据.  相似文献   

15.
辽沈战役中,卫立煌采取与蒋介石不合作的军事态度,蒋介石的锦州战略无法实施。卫立煌的军事行为,使解放军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得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卫与蒋的军事分歧,实际上是卫的“合法”政治斗争。他早对蒋介石不满。抗战期间与八路军接触,已对中共有所了解。国民党制造的“确山惨案”,使地震怒。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1947年,他通过汪德昭向中共表示,“我决。心站到人民一边,和有关方面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及其他的一切配合。”他在东北战区的一系列行为,是对自己政治承诺的具体实现。辽沈战役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他所选择的政治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正确把握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及文化斗争四者的关系,在开展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的同时,重视以战争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文化思想,主张经济文化民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为解决政变后的政治、军事等问题,临时执政段祺瑞主张并亲自运作善后会议来解决之。由于这次会议将人民排除在外,从而招致了多方进步力量的反对。作为大革命主力军的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时开始,就以民主政治为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面对这样一次反对民主政治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不可避免地要反对和抵制它。从善后会议口号的出笼到其正式召开,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先进典型所蕴含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体现了党的政治主张、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中央苏区时期,党围绕军事斗争等中心工作,先后树立了扩红工作、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先进典型。通过富有特色的典型教育,广泛地宣传了党的基本理论和主张策略,扩大了党的影响,动员了苏区群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中,为根据地的开创、巩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中央苏区时期的典型教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宣传动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斗争的政治学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两大策略支点,也是互动的两大机制.比较而言,团结的政治学更具有中国化的意义,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和一个具有显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超大型社会来说,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友爱团结无疑是最重要的政治学,而和谐的政治学就是团结的政治学在今天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不仅从我党一党的范围,而且从敌、我、友三个方面;不仅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而且从政治和军事的整体;不仅从抗日战争一个阶段的任务,而且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全部使命,来阐释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的内核与意义。通过此种阐释,意在揭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所在.并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何以能在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抗日战争何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