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师爱和生爱的和谐共鸣,一方面要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和师德境界,从而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走进老师的世界,理解老师的甘苦和情感,从而从内心关爱尊重教师;同时,学校还应营造温暖的情感氛围,让师生共享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2.
正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窗户;如果是一艘船,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被人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幸福。而作为教师,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职业的魅力所在,更是一面直面自己内心的镜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不在乎孩子智商的高低,不在乎孩子的容貌的差别。只因为:他们是每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3.
爱生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更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关爱,赋予了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给予了每个学生最滋润的精神雨露。爱是师生和谐相处的纽带,也是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学校能打造出幸福的教师,幸福的教师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学校需要予以老师极大的人文关怀,予以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真诚关爱.当师生都能在这里自由和谐地成长、发展时,这里便是幸福之园了,这里就是真正的幸福学校了.  相似文献   

5.
陈春霞 《考试周刊》2012,(31):16-17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永恒主题,教师是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引导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会有学生"幸福地学"。教师的幸福来源于爱与被爱、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只有主观条件及客观条件达到统一,教师的幸福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应用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时常对学生倾注爱心,让爱的细流滋润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一、关爱每位学生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教师自有教师的幸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幸福。在古今中外关于教师的诸多比喻中,“蜡烛“”人梯“”园丁“”工程师”,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地奉献,在传递幸福中创造幸福,在创造幸福中升华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正是用自己的爱和热情为人类造福,让别人幸福,播种希望,开创文明。无私,才会“燃烧”,没有偏见,没有杂念,怀抱一颗赤诚之心。这是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有爱,才能“照亮”,爱生活,爱生命,爱学生,让爱在无私奉献中闪光。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人与神之间,就一而拥有作为教师的幸福。也许他并无物质的富有,却有精神的寄托;并不是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却拥有阔大的利他胸怀!反观人生,确证生命是幸福。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建者。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  相似文献   

8.
师德,是新世纪教师素质的核心,而师德的核心是爱生,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例进行反思,深刻感受到作为教师应当关爱学生,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将教师的人格风范经过由认同作用加以内化而形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了解、尊重学生;在细微中关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满天下。"师德的核心是爱幼儿。热爱幼儿是师德中至为重要的一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幼儿,这是师德的至高点,真正如陶先生那样拥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的教育就是无往而不胜的。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幼儿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幼儿的心灵教育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包括对幼儿的了解、关怀、理解、尊  相似文献   

10.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代代人民教师像红烛,像春蚕,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哺育了学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受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近年来"师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师德"的负面现象,如辱骂、体罚、收礼等,造成很坏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去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去亲近学生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爱是一把拂尘,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拂掉头脑中的尘滓;爱是春雨心田,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心。"教育是一项良心活。"只要用心地对待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获得事业的成功,感受到教师的幸福人生。关爱,架设师生沟通的桥梁!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使出浑身的力气,刮得天地间飞砂走  相似文献   

12.
阳光教育是爱智共育的教育。爱是基础,人类最重要的伦理就是相互间的关爱,关爱意味着人与人的相互扶持和信任。师生之爱,教师的作用更重要。当学生能够享受到尊重和爱护,就如同花朵受到呵护会恣意地绽放;智慧是知识和思想,学生是在知识的哺育下成长的,因为知识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只有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思想凝聚成智慧时,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阳光教育旨在通过爱和智慧的结合,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和谐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爱一切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关爱一切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产生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爱学生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一是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关爱;二是体现了教师对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认知;三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特殊感情及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这种爱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教师不但要爱“尖子生”,还要爱“后进生”,更不能歧视所谓的问题生以及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务必抛  相似文献   

14.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的信任和关爱无疑是转化学生的主要因素。老师的爱应该是闪光的爱、理性的爱。爱是老师工作的出发点,是老师良好工作方法支流产生的源泉。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老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职业;我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几年,我却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职业是充满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是一个成长平台,只有为师生创造共同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师生拥有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校以师德带生德,以师生共成长为立足点,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感悟幸福、体验成功的"幸福场"。一、师德教育"知行合一",教师有激情1.领导重视。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启动了校级师德讲堂,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杨浩 《成才之路》2020,(10):32-33
有爱才有教育,爱为师德之魂。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从而获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技巧。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但是教和学,还应该是互相的信任与关心,要做到如此,就需要不断成长,老师要做到关爱学生,一切以学生为重。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到爱的教育:对学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后进生要多关心、多了解,挖掘他们的优点,爱每一个学生,不忽略任何人。这样从爱出发,才能使教师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施教和受教育的过程中,爱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十分重要。爱是高中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爱和信任,教师要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