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发展历史、特殊的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使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有其共同性的同时,也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揭示这种特殊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初级文本的提供者和理论教育活动的创始人,马克思对理论教育原则和方法的论述构成了其关于理论教育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理论必须彻底、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联系实践、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立足于当今时代条件,我们既要坚持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又要注重理论教育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通过生活过程而进行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理论依据是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其现实依据是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走出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主导灌输与有机渗透相结合、方向性与多元性相协调、先进性与广泛性同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对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震撼与影响不仅是由于其对传统教育犀利的批判,更是由于作者阐发其理论时的多学科视角.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全方位的审视,连同其批判性一起,<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留给人们的是对已有教育理论的深刻反思和现实教育实践的重新评判.  相似文献   

5.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育作为一种选材典型、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重视.这种方法对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同样十分有益.何以如此呢?从教育交往理论、探究教育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这五方面来讨论德育案例教育的可行性,凸显其要义,厘清其与德育实效的关系,力求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案例教育提供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形成深受王阳明、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入手,进一步挖掘其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以期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不是"一",而是"多".因此,谈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要说明是在何种教育理论的意义上来说的.否则,谈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会造成歧见纷纭、相互攻讦,而且会带来认识上的困惑、迷惘,使本已迷惘的教育理论更加扑朔迷离.教育理论的建构应该"是其所是",使教育理论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9.
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可从教育理论的性质入手.教育理论分为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真正让"关系问题"凸显与拖沓的是哲学理论.它属于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因此,应该放入实践理性而非理论理性的视域中审查.在康德的实践理性视域中,"关系问题"体现为价值与事实的断裂.其原因是源自纯粹实践理性的哲学理论由于受到教师情感与欲望影响而无法转化为行动,故而,其解决方案在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闪烁着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中的精髓和基石,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实践的“围剿”下,教育理论陷入了“退化”的态势,形态退化、逻辑退化、功能退化是这种退化的三重表现.教育学变得越来越谦虚了,其自由、高贵的理论秉性在消逝.介入实践是拯救当代教育理论的行动,是其奋发图存的现实选择.介入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互适与互调,“接入——互摄——融合”是教育理论介入实践的“三步走”模式.促进介入,构筑有魅力、有实力、有舞台的教育学是当代教育学振兴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困境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从教育理论自身来看,其来源、类型不同,不同性质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同的,但与实践之间都存在着逻辑上的鸿沟.由于教育理论总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教育研究者大多致力于普适性的原理、规律的研究,而教育实践追求具体、个别的丰富性,教师作为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一方面对教育理论盲目崇拜;另一方面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行我素.为了摆脱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困境,提倡教师进行反思和研究,从而使教师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的普适性思想是研究者的一种下意识行为与信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最大危害在于扼杀了理论或教育研究的多元化.普适性情结来源于人们对教育理论、教育研究"形而上"的"科学"认识,体现在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的表述中,同时也体现在一些研究者的霸权行为中.实践表明,教育理论在移植过程中的扭曲及教育理论的境遇性,使教育理论的普适性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情境理性也许是我们面对教育理论的合适态度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创新,其造成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缺乏理论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对学科性质误识而产生的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的认识论困境,是导致教育社会学缺乏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在学科性质上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于规范教育学学科和社会学的纯应用型学科是制约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一个认识论瓶颈.突破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要求学界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予以正确定位,不仅要将教育社会学视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而且将其视为社会学的一个特殊理论学科.  相似文献   

15.
戴妍 《教育与经济》2021,37(5):3-10,31
教育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优化教育扶贫政策是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探寻路径的最佳战略抉择.贫困的"多维性""动态性""相对性"与"持久性"构成了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前提.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优势构成了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起点,贫困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关照揭示了其政策优化的理念探寻,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支点指明了其政策优化的价值理路,立体交融式战略格局的理论图景表达了其政策优化的发展走向.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要基于"共识""共融""共生""共建""共享"五个维度全面升级,趟出政策优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英国价值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走在全球前列.梳理英国价值教育发展历史,总结其发展特点与成功经验,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价值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英国价值教育发展历程,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特色与价值教育实践特点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价值教育研究与实践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教师与学者在研究中的密切合作,努力追求作为整体的价值教育以及为价值教育实践学校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7.
1977年哈尔西(A.H.Halsey)和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为其主编的《教育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撰写的导言已经成为窥探二战以来教育社会学理论演化的经典文献,他们把西方二战以来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归结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人力资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出现一种新型的合作教育研究形态,即"双向滋养"型合作教育研究.它是当代教育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同时态发展及突破德国与美国教育研究局限性的需要,其发展亦与介入主义兴起、中国学术传统促动及思维方式更新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以理论者与实践者为中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与转化.  相似文献   

19.
能力本位教育的四大理论支柱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能力本位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区别.它强调学生实际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能力本位教育应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其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材理论均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条主线展开.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的现实化离不开对其自身特性的探索.本文试着对教育理论的特性对其现实化的影响进行探析,认为教育理论来源的多样性影响其现实化的取向、教育理论的相对性影响其现实化的效应、教育理论的层次性影响其现实化的表现,并论述了如何利用教育理论的特性来更好地实现其现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