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古诗教学应该围绕"韵、境"进行。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只是"就诗论诗"。古诗教学呼唤以情促智、以智生情的"情智教学"。古诗情智课堂的一般模式是启动情智、萌发情智、生成情智、展现情智、发展情智。启动情智的方法有展示新知,迁移联想,启动情智等;萌发情智的方法有朗读品悟,作者突破等;生成情智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引导想象,展现情智可以吟唱古诗,辩论交流等;发展情智可以迁移拓展,写作表达。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 古诗教学说简单很简单:首先,让学生记住诗人的姓名及生活的年代;接着指导学生背会难理解的字、背熟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告诉学生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般来说,古诗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对优秀古诗文的热爱,也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短短的几句诗中所要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杨琴 《云南教育》2015,(Z1):62-63
古诗是我国浩瀚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多少文人墨客以诗明志,以诗传情,以诗写史,成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大诗人。教学古诗,要让学生会读古诗,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要让学生能正确书写诗句,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意,初步了解诗人表达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古诗的审美趣味。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出塞》这首古诗时,笔者按照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而,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中去感觉美、领悟美、表达美,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美的陶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古今语言的不同,学习古诗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理解并表达词句的意思,掌握诗的内容,体会诗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古诗的精炼、形象,以便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诗歌是我国巨大的文化宝藏。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句话概括出了诗在当时社会对人的教化作用,在当下的教育中,也要重视对于古诗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古诗学习中感受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继承者。本文围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下,在语用环境下,一些古诗教学忽视了"诗"体,所进行的"语用"训练是机械的,将原本情趣盎然、鲜活灵动的古诗肢解得支离破碎。古诗教学要坚持本色,圆融"语用"之美。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之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让学生走进古诗,感受诗意,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应该注重小学生古诗教学的策略。把古诗当作一首歌来学习,把唱歌导入古诗教学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小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可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们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故事叫《给诗加腰》,"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若在句中,各加一个字做"腰",该用什么字为好?这是苏小妹出的题。苏东坡加了"摇""映"二字,被苏小妹否定了;黄山谷又加了"舞""隐"二字,仍然被否。最后,苏小妹加了两字,成了"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个故事充分表明,诗歌语言,是极精炼形象的,用最少的笔墨,表达了多姿多彩的内容。在古代,我们是很重视"诗教"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的意思。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精炼的文笔,也能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情境和作者的感情,让他们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古诗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古诗,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引导学生驱遣想象,展开积极联想;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意境。3.品赏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在充分领悟意境的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散文。二、教学重点领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三、教学难点将古诗改写成散文。四、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我们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那琅琅上口的节奏,那抑扬顿挫的韵律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上学了,我们听过、读过、学过的诗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可以表达情感,可以观鉴世情,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表达怨愤,如果不学诗,就不能很好地言论。现在我们提倡学习古诗,把古诗作为启蒙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正是因为古诗的这些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古诗教学应追求多样化实施策略,而基于"妙语童趣"的古诗课堂的构建就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从"妙之吟与诵""诗语编春秋""诗泽润童心""诗情绘雅趣"等方面来展开趣味性教学,在"妙语童趣"中达成寓教于乐的古诗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古诗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古诗,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推敲品赏诗的语言美;引导学生驱遣想像,展开积极联想;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  相似文献   

16.
古诗作为我国的一种特定的文体,自有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点和永恒的魅力。好的古诗具有"诗中有韵""诗中有画""诗中有意"三个特点。根据这样的文体特点,古诗教学中,教者可引导学生读出古诗之"三美"——音美、形美、意美,切实提高古诗教学成效。本文以王安石《元日》教学为例,阐述了以上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走进诗歌园地,我们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古诗是语文课本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会鉴赏古诗是我们步入古典文学殿堂门槛的第一步.同时,学会鉴赏古诗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现在,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为例谈谈鉴赏古诗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探求古诗的意思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以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相似文献   

18.
诗是抒发诗人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展现出来,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古诗教学应致力于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几年来,我在古诗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绘画法苏轼曾赞王维之诗是"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19.
诗眼体现了诗歌讲求炼字、以眼传神的特点。它连缀全诗的思路与情感,具有提挈全篇的作用。据此,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核心教学内容或教学设计的主线。本次教学活动就是在这方面的一次尝试,以期实现知人论诗的教学目标。一、温习《望岳》导入《春望》师:同学们好,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望岳》这首诗吗?  相似文献   

20.
古诗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古诗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会背、会默、会理解古诗,还要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走进古诗的情境美,感悟古诗的精神美。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但是,目前的古诗教学,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能够默写古诗,能够写出古诗的诗意,而忽视了古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