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茂林 《地理教育》2015,(Z2):130-131
一、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四部分内容,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东北区域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策,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方法和原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的内容。必修3主要是区域地理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始终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本节将前面的区域农业知识落实在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上,由“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四部分组成,旨在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3.
林方明 《地理教育》2010,(10):28-29
一、教材分析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气候、水等资源密切相关。因此,本内容相关“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5.
课标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课程中"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的说明为"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变量有很多,本文以"区域农业发展"新授课为例,主要从案例教学的"学习目标""案例编辑""学法指导"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区域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偏差的表现,并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教学特点提出矫正的教学建议。一、设定学习目标的偏差及其矫正"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依托我国或世界一些典型  相似文献   

6.
作者参与了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深受启发。文章从课堂的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突出特征之一,问题式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基于区域认知的培养要求,以"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一节为例,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链条,设计案例研究,在问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相似文献   

8.
姜涛 《地理教育》2015,(3):18-20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地域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是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放在情景中,学生通过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分析信息、讨论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式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课标解读也在课堂中得到了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了解高中地理中"课标解读"中的应用要素和具体应用作用,利用"课标解读"策略在高中地理的实际应用过程进行设计并分析其中的具体内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例,具体观察解读策略的应用效果。通过本文对"课标解读"策略的初步探讨和应用,推动课标解读策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刘琴 《地理教育》2012,(6):28-29
"合理的假设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为问题解决找到一条思路。"因此,教学中有预设背景的合理角色定位可以为地理课堂开辟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在发散性的思维活动中有话可讲、有点可论、有例可引。  相似文献   

13.
黄雷 《地理教育》2010,(1):106-107
时尚一:“合作探究”热闹上市——“假” 表现新课标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以大力推广。可是,有些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却流于形式,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24-26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展示其才华的平台,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各项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科学依据,此外,教学背景分析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背景分析主要基于学生、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将介绍教学背景分析的内容,并依据"电场强度"这一节课展开教学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弊病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趋同化、浅表化、模板化,缺乏探究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境,缺乏在问题链条中挖掘思维深度,学生容易产生"课堂疲劳"。文章结合以"构建区域地理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广东省中山市第三届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竞赛,通过对不同教师决赛"同课异构"的横向对比,以及同一教师由复赛到决赛"异课同构"的纵向分析,探究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区域地理深度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中国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名学生,文章以整个区域为例,阐释网络直播云课堂的构成与功能、实施的需要、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常态应用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尝试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二、课标及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学生运用地形图、气候统计图或数据等图文资料,说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归纳区域特征的能力。作为首都,北京有自己独特的城市职能,课标要求学生运用资料(如统计数据、典型照片、音像资料、文字素材等),形成对北京的地理印  相似文献   

20.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化学课程要着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而学生思维的培养关键在课堂.基于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为例,从问题、活动以及探究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初中化学思维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